一种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1660发布日期:2023-01-03 21:1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陶瓷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


背景技术:

2.陶瓷电容器又称为瓷介电容器或独石电容器。顾名思义,瓷介电容器就是介质材料为陶瓷的电容器。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低频陶瓷电容器和高频陶瓷电容器两类。按结构形式分类,又可分为圆片状电容器、管状电容器、矩形电容器、片状电容器、穿心电容器等多种。
3.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是由印好内电极的陶瓷介质膜片以错位的方式叠合起来,经过一次性高温烧结形成陶瓷芯片,再在芯片的两端封上端电极。在使用时增加了散热结构会延长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使用寿命。
4.目前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如公开号cn210743797u的专利所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端电极,内电极与陶瓷介质,所述陶瓷介质上下两端设置有绝缘陶瓷层,所述上端绝缘陶瓷层上还设置有石墨烯层,所述下端绝缘陶瓷层外侧贴含有氧化铝层,所述陶瓷介质层内设置有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包裹有绝缘陶瓷层。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散热效果更加优异,运行更加稳定。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和其他部件的连接结构不明显,使得使用者不能清楚的知道该结构是如何进行安装和拆卸的,于是需要设计一款具有安装组件的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该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安装的问题。
7.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氧化铝层和陶瓷介质,所述陶瓷介质的上下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绝缘陶瓷层,所述氧化铝层固定连接在绝缘陶瓷层的底端,所述陶瓷介质的表面设置有两组内电极,所述陶瓷介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端电极,所述陶瓷介质的顶端和表面皆设置有石墨烯层,所述端电极的外表面焊接有四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端电极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物连接杆,所述连接板靠近固定物连接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远离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立杆,所述螺纹槽的两侧设置有连接组件;
9.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螺纹槽两侧和限位立杆相缠绕的铜丝,所述铜丝远离螺纹槽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和固定物连接杆相套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个端部皆固定连接有变形板。
10.可选的,所述氧化铝层设置有两层,所述氧化铝层靠近绝缘陶瓷层的一层和绝缘陶瓷层固定连接,所述氧化铝层远离绝缘陶瓷层的一侧呈齿轮状凸起设计,所述氧化铝层
凸起的高度端电极相同。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整个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使用时的散热功能。
12.可选的,所述陶瓷介质顶端石墨烯层的两侧和端电极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陶瓷介质表面的两个石墨烯层被包裹于绝缘陶瓷层的内部,所述陶瓷介质表面的两个石墨烯层在陶瓷介质的竖向中轴线上呈对称分布。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石墨烯层的设计能够加强对该陶瓷电容器的散热效果。
14.可选的,所述固定物连接杆靠近连接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尺寸和螺纹槽的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螺纹杆和螺纹槽螺纹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螺纹杆和螺纹槽的螺纹配合,可以实现端电极的拆卸更换以及维修。
16.可选的,所述限位板呈弧形设计,所述限位板的弧形尺寸和固定物连接杆的外部尺寸相适配,所述固定物连接杆的横截面为圆形设计,所述变形板为可塑性金属材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对固定物连接杆加强连接的功能,降低固定物连接杆出现自转的可能,进一步的对陶瓷电容器的连接稳固性加强。
18.可选的,每组所述内电极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根,两组所述内电极分布在石墨烯层两侧的陶瓷介质表面。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首先,在端电极的后方设置有连接板、固定物连接杆、螺纹杆、螺纹槽、限位立杆、连接组件,使用时螺纹杆和螺纹槽螺纹配合,可以将端电极的位置进行限定,其次,连接组件包括铜丝、限位板和变形板,使用时限位板会和固定物连接杆卡接,此时按动变形板,使得限位板和固定物连接杆抵接,降低螺纹杆和螺纹槽脱落的概率,同时铜丝可以更具使用者的需要,在限位立杆的表面进行缠绕,控制铜丝的长度。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氧化铝层;2、陶瓷介质;3、连接板;4、固定物连接杆;5、螺纹杆;6、连接组件;61、铜丝;62、限位板;63、变形板;7、内电极;8、石墨烯层;9、端电极;10、绝缘陶瓷层;11、螺纹槽;12、限位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参照图1和图2,一种便于散热
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氧化铝层1和陶瓷介质2,陶瓷介质2的上下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绝缘陶瓷层10,绝缘陶瓷层10会对整个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绝缘效果增加。氧化铝层1固定连接在绝缘陶瓷层10的底端,氧化铝层1设置有两层,氧化铝层1靠近绝缘陶瓷层10的一层和绝缘陶瓷层10固定连接,氧化铝层1远离绝缘陶瓷层10的一侧呈齿轮状凸起设计,凸起的氧化铝层1会增加氧化铝层1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强氧化铝层1的散热效果,氧化铝层1的主要作用是将接触到的热量进行快速挥散,增加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散热效果,延长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29.参照图1,陶瓷介质2的表面设置有两组内电极7,每组内电极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根,两组内电极7分布在石墨烯层8两侧的陶瓷介质2表面。陶瓷介质2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端电极9,氧化铝层1凸起的高度端电极9相同,两个端电极9底端相对的端部会和氧化铝层1相连接,陶瓷介质2的顶端和表面皆设置有石墨烯层8。陶瓷介质2顶端石墨烯层8的两侧和端电极9的端部固定连接,陶瓷介质2表面的两个石墨烯层8被包裹于绝缘陶瓷层10的内部,陶瓷介质2表面的两个石墨烯层8在陶瓷介质2的竖向中轴线上呈对称分布,使用时,石墨烯层8和氧化铝层1会和绝缘陶瓷层10、端电极9以及陶瓷介质2相连接,同时内电极7的内部还设置有石墨烯层8,会使得其导热效果更佳,增加运行的稳定性。
30.参照图1-图4,端电极9的外表面焊接有四个连接板3,四个连接板3分为两组,在端电极9的背面两两分布,连接板3远离端电极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物连接杆4,固定物连接杆4的横截面为圆形设计,连接板3靠近固定物连接杆4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1。固定物连接杆4靠近连接板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外部尺寸和螺纹槽11的内部尺寸相适配,螺纹杆5和螺纹槽11螺纹连接。使用时,将端电极9外侧连接板3内部的螺纹槽11和固定物连接杆4表面的螺纹杆5相对接,再转动固定物连接杆4,此时螺纹杆5会和螺纹槽11拧紧,对端电极9的位置进行限定。
31.参照图1-图4,螺纹槽11远离连接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立杆12,螺纹槽11的两侧设置有连接组件6。
32.参照图1-图4,连接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螺纹槽11两侧和限位立杆12相缠绕的铜丝61,由于铜丝61可以进行变形,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塑形功能,使用时,将铜丝61与限位立杆12缠绕,控制铜丝61的长度,对固定物连接杆4进行牵扯,进行进一步限定固定物连接杆4的位置,铜丝61远离螺纹槽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和固定物连接杆4相套接的限位板62,限位板62呈弧形设计,限位板62的弧形尺寸和固定物连接杆4的外部尺寸相适配,限位板62的两个端部皆固定连接有变形板63,变形板63为可塑性金属材质。使用时,将限位板62和固定物连接杆4相套接,再通过外力的钳子,按动变形板63,此时变形板63会和固定物连接杆4相连接,同时在变形板63按动时,可按动多个棱角,降低固定物连接杆4出现自转的可能。
33.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实施原理为:
34.首先,使用该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时,将端电极9外侧连接板3内部的螺纹槽11和固定物连接杆4表面的螺纹杆5相对接,再转动固定物连接杆4,此时螺纹杆5会和螺纹槽11拧紧,对端电极9的位置进行限定,其次,将限位板62和固定物连接杆4相套接,再通过外力的钳子,按动变形板63,此时变形板63会和固定物连接杆4相连接,同时在变形板63按动时,可按动多个棱角,降低固定物连接杆4出现自转的可能,由于铜丝61可以进行变形,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塑形功能,使用时,将铜丝61与限位立杆12缠绕,控制铜丝61的长度,对固定物
连接杆4进行牵扯,进行进一步限定固定物连接杆4的位置。
35.最后使用时,凸起的氧化铝层1会增加氧化铝层1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而氧化铝层1的主要作用是将接触到的热量进行快速挥散,增加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散热效果,延长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最终完成工作。
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