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6364发布日期:2023-04-20 02:4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需要采用连接件将配电箱连接到车辆的连接器,或者将电池包中不同的电池组之间电连接。当配电箱与车辆的连接器距离较远,或者电池包中距离较远的不同电池组之间需要通过连接件电连接时,连接件在电池包内往往需要穿过较长的距离,当电池包发生电解液泄漏或者热失控等异常情况时,存在高压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连接件,连接件的连接件本体内置于壳体本体内,不仅可以避免电池组热失控时,电解液浸泡连接件本体导致电池组发生高压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壳体的电池包。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

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壳体,所述电池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接件本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连接件本体内置于所述壳体本体内;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配电箱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适于与车辆的连接器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适于电连接电池包的不同电池组。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连接件,连接件的连接件本体内置于壳体本体内,不仅可以避免电池组热失控时,电解液浸泡连接件本体导致电池组发生高压短路的风险,且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壳体为电池包托盘。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连接件本体内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底壁内,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内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侧壁内。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配电箱电连接,所述侧壁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的位置形成有插接口,所述车辆的连接器适于设于所述电池包壳体外,所述车辆的连接器适于通过所述插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连接件本体呈长条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壳体本体的相对两侧。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壳体包括电池包上盖。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本体为绝缘件;或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本体通过绝缘层绝缘。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本体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所述连接件本体位于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外壳体、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内壳体一体成型。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外壳体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件;和/或,所述内壳体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件。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壳体;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于所述电池包壳体内。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设置上述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连接件,连接件的连接件本体内置于壳体本体内,不仅可以避免电池组热失控时,电解液浸泡连接件本体导致电池组发生高压短路的风险,且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

1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电池包,通过电池包设置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连接件,连接件的连接件本体内置于壳体本体内,不仅可以避免电池组热失控时,电解液浸泡连接件本体导致电池组发生高压短路的风险,且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壳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壳体为电池包托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内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底壁内,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内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侧壁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配电箱电连接,所述侧壁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的位置形成有插接口,所述车辆的连接器适于设于所述电池包壳体外,所述车辆的连接器适于通过所述插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呈长条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壳体本体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壳体为电池包上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为绝缘件;或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本体通过绝缘层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内壳体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件;和/或,所述内壳体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件。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及车辆,电池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以及连接在连接件本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连接件本体内置于壳体本体内;其中,第一连接端适于与电池包的配电箱电连接,第二连接端适于与车辆连接器电连接;或者,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适于电连接电池包的不同电池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壳体,连接件本体内置于壳体本体内,不仅可以避免电池组热失控时,电解液浸泡连接件本体导致电池组发生高压短路的风险,且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列群,王欢欢,黎梓骞,尹明明,赖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