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0208发布日期:2023-01-06 22:5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母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


背景技术:

2.母排是指供电系统中,电柜中总制开关与各分路电路中的开关的连接铜排或铝排,表面有做绝缘处理,主要作用是做导线用。母排是一种由t2紫铜制作并在其表面做绝缘处理的连接排,其中的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用来连接各种电容或igbt等电子元器件。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连接电容或igbt等电子元器件
3.在复合母排行业中,母排结构越来越紧凑,使得母排上的产品安装孔离折弯线越来越近。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复合母排的结构示意图,复合母排中的导电板1上设置绝缘膜2,绝缘膜2上设置绝缘膜孔3,为了避免靠近所述导电板1的折弯线的绝缘膜孔3受折弯应力影响,会在绝缘膜孔一侧设置方孔,通过方孔切除较大的绝缘面积防止脱胶开裂,但此结构则需要使用额外的绝缘措施增加电气间隙保证安规,并且开方孔切除的绝缘面积使得离导电排侧边较近的位置覆膜面积过小,热压时会有较大的偏膜,影响搭接面大小,成品率较低,整体大幅增加制造成本与加工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满足折弯与绝缘的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以满足工业需求。
5.一种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包括一个导电板,一个设置在所述导电板一侧的外绝缘膜。所述导电板包括一个导电板主体,一个设置在所述导电板主体一侧的折弯区,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折弯区的安装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电板主体与所述折弯区之间的折弯线。所述外绝缘膜包括一个外绝缘膜主体,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外绝缘膜主体上的绝缘孔。任意一个所述绝缘孔皆与一个所述安装通孔对应。所述绝缘孔包括一个绝缘孔主体,以及一个连接于所述绝缘孔主体一侧的卸力槽。所述卸力槽设置于所述绝缘孔主体朝向所述折弯线一侧,所述卸力槽的外轮廓成v字型,且所述卸力槽穿过所述折弯线,以释放导电板折弯时延展产生的张力。
6.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孔主体与所述折弯线之间间距小于10mm。
7.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孔主体的外轮廓为圆形,所述卸力槽的两侧边延伸方向皆相切于所述外绝缘孔主体。
8.进一步地,所述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导电板背向所述外绝缘膜一侧的内绝缘膜。
9.进一步地,所述内绝缘膜包括一个内绝缘膜主体,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内绝缘膜主体上的内绝缘孔,任意一个所述内绝缘孔皆与一个所述安装通孔对应。
10.进一步地,所述内绝缘膜、所述外绝缘膜的外轮廓与所述导电板的外轮廓形状一
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通过在所述外绝缘膜上设置绝缘孔,所述绝缘孔包括一个绝缘孔主体,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绝缘孔主体朝向所述折弯线一侧的卸力槽。所述卸力槽的外轮廓成v字型,且所述卸力槽穿过所述折弯线,以释放所述导电板折弯时延展产生的张力,避免折弯后所述绝缘孔脱胶及拉裂。并且卸力槽的外轮廓成v字型,还可增大对导电板绝缘覆盖区域,对覆膜后的偏移量有效控制,同时增加安规距离,可有效减少额外的绝缘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现有技术中复合母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5.如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包括一个导电板10,一个设置在所述导电板10一侧的外绝缘膜20。所述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组装组件等等,其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16.所述导电板10包括一个导电板主体11,一个设置在所述导电板主体11一侧的折弯区12,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折弯区12的安装通孔13,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电板主体11与所述折弯区12之间的折弯线14。在加工过程中,将导电板胚料(图未示)沿所述折弯线14弯折,使所述折弯区12与所述导电板主体11之间的夹角为90度,其中所述安装通孔13用于连接其他产品。所述导电板主体11、所述折弯区12、所述安装通孔13、以及所述折弯线14皆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17.所述外绝缘膜20包括一个外绝缘膜主体21,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外绝缘膜主体21上的外绝缘孔22。任意一个所述外绝缘孔22皆与一个所述安装通孔13对应,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外绝缘孔22沿所述安装通孔13边缘设置。
18.所述外绝缘孔22包括一个外绝缘孔主体221,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外绝缘孔主体221朝向所述折弯线14一侧的卸力槽2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孔主体221与所述折弯线14之间间距小于10mm。
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孔主体221的外轮廓为圆形,所述卸力槽222的外轮廓成v字型,所述卸力槽222的两侧边延伸方向皆相切于所述外绝缘孔主体222,所述外绝缘孔22的外轮廓成水滴状。
20.由于所述卸力槽222的外轮廓成v字型,且所述卸力槽222穿过所述折弯线14,在导电板胚料折弯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张力沿着卸力槽222传导,从而通过卸力槽222释放所述导电板10折弯时延展产生的张力,避免折弯后所述绝缘孔22脱胶及拉裂。另外,所述卸力槽222的外轮廓成v字型,还可增大所述外绝缘膜20对导电板10绝缘覆盖区域,从而对覆膜后的偏移量有效控制,同时增加安规距离,可有效减少额外的绝缘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
21.所述内绝缘膜30包括一个内绝缘膜主体31,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内绝缘膜主体31上的内绝缘孔32。所述内绝缘膜20、所述外绝缘膜30的外轮廓与所述导电板10的外轮廓形状一致,所述内绝缘膜20、所述外绝缘膜30分别设置在所述导电板10两侧,以使所述导电板10两侧导电。
22.任意一个所述内绝缘孔32皆与一个所述安装通孔13对应,并且所述任意一个所述外绝缘孔22皆与一个所述安装通孔13对应,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安装通孔13、所述外绝缘孔22、以及所述内绝缘孔32之间相互导通,以便于所述安装通孔13与其他产品之间的安装。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新型绝缘膜孔的复合母排结构通过在所述外绝缘膜20上设置绝缘孔22,所述绝缘孔22包括一个绝缘孔主体221,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绝缘孔主体221朝向所述折弯线14一侧的卸力槽222。所述卸力槽222的外轮廓成v字型,且所述卸力槽222穿过所述折弯线14,以释放所述导电板10折弯时延展产生的张力,避免折弯后所述绝缘孔22脱胶及拉裂。并且卸力槽222的外轮廓成v字型,还可增大对导电板10绝缘覆盖区域,对覆膜后的偏移量有效控制,同时增加安规距离,可有效减少额外的绝缘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