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1422发布日期:2023-04-20 00:0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及助力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多数电池包体积大或者装取不便,使得车架管径很粗,在外观上有明显的不协调性。如何重新排布电池空间,让电池包直径细长来减少车架管的直径并且实现装取方便正是本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车架管体积、方便拆装电池组的内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结构,包括车架管以及设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组件,车架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组件的容纳腔以及可以将电动自行车刹车线、变速管线及电缆封装在车架管内部的遮线板,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盒、设置在电池盒内的电池组,电池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池盒上盖和电池盒下盖,电池盒上盖与电池盒下盖分别通过防水圈与电池组连接,容纳腔中靠近车架管下盖处设置有若干个能够顶起电池盒的弹簧柱塞,车架管上设置有电池锁,电池锁包括能够伸入伸出电池盒下盖卡槽中的电池锁舌,车架管上还设置有能够阻挡电池盒完全脱离容纳腔的安全锁。

3、优选的,所述安全锁包括设置在车架管下盖中的弹簧、安全锁舌以及扳手,所述安全锁舌的一端插入到弹簧中,另一端能够伸出车架管并抵接电池盒,锁舌伸出部分呈圆弧状,当电池组安装时圆弧面受力后锁舌自动收回,所述扳手穿设过车架管并插入到安全锁舌内,扳动扳手能够使得安全锁舌远离电池盒。

4、优选的,所述电池盒下盖上设置有放电插头母端,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放电插头公端,所述车架管上设置有贯穿至电池盒下盖的充电口。

5、优选的,所述车架管上在充电口处设置有防水盖。

6、优选的,所述车架管内部有凸起筋形成一个半开放的夹层空间,所述遮线板固定于凸起筋内与车架管形成一个容纳空间。

7、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特点在于电池包内部电芯排布合理,减少空间浪费,大大减少了电池包的体积;电池采取下取式设计,只需打开钥匙和安全锁即可取下电池组,电池既可以在车上充电,也可以取下来充电,增加安全锁,当电池安装在整车底部时,打开电池锁,电池不会立即掉落,当安全锁打开时才能完全取出电池。电池组嵌入车架管内,既可以保护电池又可以使外观更协调。车架管内部设置有固定遮线板的卡位,能够使整车线缆在管内通过。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管以及设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组件,车架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组件的容纳腔以及可以将电动自行车刹车线、变速管线及电缆封装在车架管内部的遮线板,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盒、设置在电池盒内的电池组,电池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池盒上盖和电池盒下盖,电池盒上盖与电池盒下盖分别通过防水圈与电池组连接,容纳腔中靠近车架管下盖处设置有若干个能够顶起电池盒的弹簧柱塞,车架管上设置有电池锁,电池锁包括能够伸入伸出电池盒下盖卡槽中的电池锁舌,车架管上还设置有能够阻挡电池盒完全脱离容纳腔的安全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包括设置在车架管下盖中的弹簧、安全锁舌以及扳手,所述安全锁舌的一端插入到弹簧中,另一端能够伸出车架管并抵接电池盒,锁舌伸出部分呈圆弧状,当电池组安装时圆弧面受力后锁舌自动收回,所述扳手穿设过车架管并插入到安全锁舌内,扳动扳手能够使得安全锁舌远离电池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下盖上设置有放电插头母端,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放电插头公端,所述车架管上设置有贯穿至电池盒下盖的充电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管上在充电口处设置有防水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管内部有凸起筋形成一个半开放的夹层空间,所述遮线板固定于凸起筋内与车架管形成一个容纳空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架管以及设置在车架管内的电池组件,车架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组件的容纳腔以及可以将电动自行车刹车线、变速管线及电缆封装在车架管内部的遮线板,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盒、设置在电池盒内的电池组,电池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池盒上盖和电池盒下盖,电池盒上盖与电池盒下盖分别通过防水圈与电池组连接,容纳腔中靠近车架管下盖处设置有若干个能够顶起电池盒的弹簧柱塞,车架管上设置有电池锁,电池锁包括能够伸入伸出电池盒下盖卡槽中的电池锁舌,车架管上还设置有能够阻挡电池盒完全脱离容纳腔的安全锁。本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降低车架管体积、方便拆装电池组。

技术研发人员:丁鸣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雷森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