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0759发布日期:2023-05-27 14:3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元器件,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


背景技术:

1、随着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装置变的越来越复杂,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而电子元器件在安装过程中,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元器件本体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端,元器件本体在电路板上呈单处独立式设置,或组合连接排列式设置。

2、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圆柱形的电容电子元器件,通过底部的引线与电路板进行连接,完成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但是这种电子元器件的引线为直接固定安装在金属外壳内部的电容内,无法进行拆卸,而外露的引线细长,在折断后,只能进行更换新的电容元器件,此种引线与电容连接的方式容易造成了电容元器件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器件,包括,

3、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正极引线和第二负极引线;

4、电容本体,所述电容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层;

5、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组件;

6、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分别包括连接头和连接帽,两个所述连接帽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头的外壁。

7、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壁的四周与电容本体外壁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层的底端与空腔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电容本体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正极引线和第一负极引线,所述第一正极引线和第一负极引线的底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帽的顶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密封层顶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圆槽,两个所述连接帽分别穿插固定连接在两个圆槽内。

10、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帽的底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壁的四周分别开设有第二螺纹。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正极引线和第二负极引线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头,两个所述连接头外壁的四周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组件、电容本体、第一正极引线、第二正极引线、第一负极引线和第二负极引线的设计,通过连接头与连接帽形成连接,使第一正极引线和第二正极引线、第一负极引线和第二负极引线可以保持通路,在第二正极引线和第二负极引线被折断的时候,仅需要进行更换第二正极引线和第二负极引线即可,无需对元器件本体进行整体更换,极大节约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元器件,包括金属外壳(1),所述金属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正极引线(5)和第二负极引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壁的四周与电容本体(2)外壁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层(3)的底端与空腔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本体(2)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正极引线(4)和第一负极引线(6),所述第一正极引线(4)和第一负极引线(6)的底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帽(9)的顶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3)顶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圆槽,两个所述连接帽(9)分别穿插固定连接在两个圆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帽(9)的底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壁的四周分别开设有第二螺纹(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极引线(5)和第二负极引线(7)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头(8),两个所述连接头(8)外壁的四周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元器件,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正极引线和第二负极引线,电容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层,金属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组件,两个连接组件分别包括连接头和连接帽,两个连接帽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头的外壁;本技术利用连接组件、电容本体、第一正极引线、第二正极引线、第一负极引线和第二负极引线的设计,通过连接头与连接帽形成连接,使第一正极引线和第二正极引线、第一负极引线和第二负极引线可以保持通路,在第二正极引线和第二负极引线被折断的时候,仅需要进行更换第二正极引线和第二负极引线即可,无需对元器件进行整体更换,极大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杨纪新,陈梓颖,杨东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新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