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7854发布日期:2023-04-19 04:2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电池通常包括壳体、端盖和电芯,壳体用于放置电芯,端盖设置在壳体端部用于将电池进行封闭。在现有技术中,电池的端盖通常采用平板结构,平板端盖的结构强度较低,并且在端盖上通常还需单独设置注液孔以及电极柱,开孔较多使端盖的结构强度降低,在电池发生碰撞时容易发生损坏,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的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开孔较少,结构强度较高,安全性高。

2、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端盖组件的电池单体。

3、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的储能装置。

4、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储能装置的用电设备。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盖板和电极柱。所述盖板的相对两侧为盖内侧和盖外侧,所述盖板在所述盖内侧和所述盖外侧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为环形,所述凸部环绕区域为凹部,所述盖板上设有沿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贯通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位于所述凹部内;所述电极柱密封连接在所述注液孔内。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设置于电池的端部,盖板朝向电池外侧的一侧为盖外侧,盖板朝向电池内侧的一侧为盖内侧,在盖板上设置有凸部,并且凸部环绕的区域构成凹部,凸部与凹部分别设置在盖内侧和/或盖外侧的表面,可增加盖板的结构强度,使盖板在遭受冲击时不易变形。电池通过注液孔注入完电解液后,可通过电极柱将注液孔进行密封,电极柱作为密封件的同时可完成电池的电流导通工作,可使盖板上的开孔较少,进而增加盖板的结构强度。由此,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凸部以及减少开孔,可增加盖板的结构强度,进而使端盖组件更可靠,提高安全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部通过一体冲压形成在所述盖板上;且所述凸部由所述盖板的一部分,从所述盖内侧和所述盖外侧的其中一侧,向所述盖内侧和所述盖外侧中的另一侧凸出而成。通过一体冲压,可降低盖板的加工成本。

8、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为圆形板,所述凸部为圆环形,所述注液孔位于所述凹部的中心处。由此,可降低盖板的加工难度,进而降低加工成本。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的端盖组件还包括套在所述盖板边缘上的密封环。密封环可在盖板与电池的壳体之间形成密封,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10、可选地,所述盖板为金属板,所述密封环为绝缘件。密封环可防止盖板与壳体之间发生短路,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1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边缘为边缘部,所述边缘部环绕所述凸部设置,所述密封环设在所述边缘部上。端盖组件可通过盖板的边缘部与电池的壳体进行连接,进而使电池壳体形成绝缘密封。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卷芯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的端盖组件,所述壳体具体开口;所述卷芯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端盖组件覆盖所述开口,所述盖板的所述盖内侧朝向所述卷芯设置,所述电极柱与所述卷芯连接导通。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单体,通过将上述端盖组件安装于电池单体上,可在增加电池单体结构强度的同时,使电池单体的结构更简单,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14、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集流盘,所述集流盘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集流盘位于所述卷芯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集流盘内或者所述集流盘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储气腔,所述集流盘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气腔的通孔。在电池单体内的电解液发生泄露时,可通过集流盘上的通孔流入储气腔内,从而防止电解液对外界环境造成破坏,提高安全性。

15、可选地,所述集流盘为导体件,所述电极柱位于所述盖内侧的一端与所述集流盘连接导通。电极柱与集流盘连接可使电池形成通路,使电池完成充放电。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的储能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电池单体,有利于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的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储能装置。

1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电设备,通过采用上述的储能装置,增加了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13)通过一体冲压形成在所述盖板(10)上;且所述凸部(13)由所述盖板(10)的一部分,从所述盖内侧(11)和所述盖外侧(12)的其中一侧,向所述盖内侧(11)和所述盖外侧(12)中的另一侧凸出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为圆形板,所述凸部(13)为圆环形,所述注液孔(14)位于所述凹部(15)的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所述盖板(10)边缘上的密封环(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为金属板,所述密封环(30)为绝缘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的边缘为边缘部(16),所述边缘部(16)环绕所述凸部(13)设置,所述密封环(30)设在所述边缘部(16)上。

7.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盘为导体件,所述电极柱(20)位于所述盖内侧(11)的一端与所述集流盘连接导通。

10.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1)。

11.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盖板和电极柱。盖板的相对两侧为盖内侧和盖外侧,盖板在盖内侧和盖外侧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凸部,凸部为环形,凸部环绕区域为凹部,盖板上设有沿盖板厚度方向贯通的注液孔,注液孔位于凹部内;电极柱密封连接在注液孔内。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凸部、凹部以及减少开孔,可增加盖板的结构强度,进而使端盖组件更可靠,提高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亮,熊永锋,阳明,徐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