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极片、卷芯及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6446发布日期:2023-06-08 13:3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极片、卷芯及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极片、卷芯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1、锂电池是市场上使用的主流电池类型,随着对产品性能要求的提升,目前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获得更高的空间填充活性材料,除了选用厚度较薄的基材外,正负极片的压实密度也越来越大,所采用的卷绕结构决定了负极片端部包含一段单面料区,其中,单面料区的宽度和电池的宽度密切相关。

2、当负极压实密度很高(比如1.78~1.82),同时电池宽度很大时,负极片端部单面料区宽度会变大,较宽的单面料区同时配合较高的压实密度,制片卷绕时负极片两侧存在的内应力不同,且两侧的厚度差异明显,不对称的内应力释放会造成负极片弯折、打皱并影响卷绕效果,进而影响生产优率和产品品质。同时锂离子电池在工作时负极片的极耳处的电流密度较大,流过极耳位置处电流产生的温度也会堆积在电池的内部。这些特点使得负极片端部电解液消耗的较快。循环后期,负极片端部会因为电解液的消耗而首先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片、卷芯及锂电池,能够提升负极片卷绕时的优率和产品品质,并缓解负极片端部电解液的消耗。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负极片,包括铜箔,所述铜箔一侧面上包括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所述第一涂覆区上设置有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二涂覆区上设置有化工海绵层,其中,所述第一涂覆区和所述第二涂覆区在所述铜箔上并排设置。

4、可选地,所述铜箔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且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在铜箔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涂覆区和所述第二涂覆区重合。

5、可选地,所述铜箔上还设置有负极耳,所述负极耳位于所述铜箔设置所述化工海绵层的外边沿。

6、可选地,所述化工海绵层的空隙率≤95%。

7、可选地,所述铜箔的厚度为4μm至12μm。

8、可选地,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和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50μm至100μm。

9、可选地,所述化工海绵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

10、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卷芯,包括正极片、隔膜,以及如上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负极片,其中,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

11、可选地,所述负极片的第二涂覆区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卷芯的内圈的周长。

12、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卷芯。

13、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负极片,通过在铜箔的第一涂覆区上设置有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并在第二涂覆区上设置有化工海绵层,在进行后期的转绕过程中,与现有技术的形式相比,消除了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处的厚度差,可以改善辊压时因厚度差造成的弯折、打皱等问题。通过将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在铜箔上并排设置,有利于后期正常的卷绕成型,以保证使用时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化工海绵层自身的属性,可以在使用时吸收多余的电解液,并在后期负极片端部电解液不足时释放补充。采用上述形式,能够提升负极片卷绕时的优率和产品品质,并缓解负极片端部电解液的消耗。



技术特征: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箔,所述铜箔一侧面上包括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所述第一涂覆区上设置有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二涂覆区上设置有化工海绵层,其中,所述第一涂覆区和所述第二涂覆区在所述铜箔上并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且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在铜箔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涂覆区和所述第二涂覆区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上还设置有负极耳,所述负极耳位于所述铜箔设置所述化工海绵层的外边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海绵层的空隙率≤95%。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的厚度为4μm至12μ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和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50μm至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海绵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

8.一种卷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隔膜,以及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负极片,其中,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的第二涂覆区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卷芯的内圈的周长。

10.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卷芯。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极片、卷芯及锂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负极片包括铜箔,所述铜箔一侧面上包括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所述第一涂覆区上设置有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二涂覆区上设置有化工海绵层,其中,所述第一涂覆区和所述第二涂覆区在所述铜箔上并排设置。采用上述形式,能够提升负极片卷绕时的优率和产品品质,并缓解负极片端部电解液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戈崇永,韩晓辉,廖兴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