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下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0663发布日期:2023-03-24 22:2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下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下壳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应用广泛开发,纯电动车也随之广受市场的热爱。纯电动车的整体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比如,电池模组的安装稳定性。纯电动车运行过程中,车体的颠簸或者马达震动均会对电池模组造成一定的震动,若电池模组无法稳定固定,很容易导致电池模组在电池壳内发生脱线、短路等故障。
3.传统的电池壳通常采用拉铆螺母对电池模组进行固定,首先将拉铆螺母固定在底板上,再将电池模组上固定在拉铆螺母上。然而,在电池模组固定过程中,拉铆螺母很容易在底板上发生转动,导致电池模组无法进行稳定固定。同时,当拉铆螺母发生转动时,会导致整个电池壳进行返工,从而导致电池壳加工过程费时费力,制作成本增加。从而需要设置一种便于安装电池模组并能够稳固支撑电池模组的电池下壳装置,因此设计一种电池下壳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下壳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电池下壳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下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紧固杆,所述紧固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软橡胶半圆球,所述紧固杆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电池模组靠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靠中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一侧,所述弹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筒,所述下壳体靠近支撑套筒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套筒贯穿于安装框的一侧和定位孔,所述支撑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支撑套筒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
7.为了使得达到固定电池模组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下壳装置,所述紧固杆的尺寸大小与卡槽的尺寸大小相适配,所述紧固杆与卡槽呈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套筒的内直径与固定杆的外直径相适配,所述支撑套筒与固定杆呈活动连接。
8.为了使得达到连接两个移动块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下壳装置,所述移动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于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
9.为了使得达到固定移动块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下壳装置,所述限位杆的另一侧套接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与第一连接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软带。
10.为了使得达到加强下壳体底部承受能力以及避免下壳体变形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下壳装置,所述下壳体内底壁和下表面之间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底壁等距焊接有纵向加强杆,所述空腔的内壁等距固设有横向加强杆。
11.为了使得达到便于安装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下壳装置,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对称设置在下壳体的上表面。
12.为了使得达到避免尘土从支撑套筒内部进入到下壳体内部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下壳装置,所述支撑套筒远离固定块一侧的内壁插接有密封堵塞。
13.为了使得达到便于安装拆卸密封堵塞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下壳装置,所述密封堵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槽、紧固杆、移动块、螺母、弹簧和支撑套筒的设置,将卡槽对准紧固杆并向下移动,从而紧固杆移动到卡槽内并通过其外表面所设置的软橡胶半圆球增大二者之间的摩擦力,然后松开安装框内部两侧的移动块,从而弹簧伸展带动支撑套筒在固定杆的外表面移动并穿过定位孔,最后将螺母拧到两侧支撑套筒的外表面即可将支撑套筒固定,采用卡接的方式能够将电池模组稳固固定在下壳体的内部,安装方便并且能够牢固支撑电池模组。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纵向加强杆、横向加强杆、下壳体和密封堵塞的设置,纵向加强杆与横向加强杆呈垂直设置,纵向加强杆与横向加强杆的设置能够加强下壳体底部的承受能力并且能够避免下壳体变形,进而能够稳固支撑电池模组,密封堵塞的尺寸大小与支撑套筒内壁的尺寸大小相适配,将密封堵塞插入到支撑套筒的内壁从而能够避免尘土从支撑套筒的内部进入到下壳体内部造成零件的损坏,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电池下壳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电池下壳装置的螺纹孔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电池下壳装置的第二连接套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电池下壳装置的软橡胶半圆球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电池下壳装置的弹簧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电池下壳装置的空腔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拉环结构安装示意图。
24.图中:1、下壳体;2、垫片;3、紧固杆;4、软橡胶半圆球;5、电池模组;6、底板;7、卡槽;8、安装框;9、固定块;10、固定杆;11、弹簧;12、支撑套筒;13、定位孔;14、移动块;15、螺母;16、限位孔;17、限位杆;18、第一连接套;19、第二连接套;20、连接软带;21、空腔;22、纵向加强杆;23、横向加强杆;24、螺纹孔;25、密封堵塞;26、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如图1-6所示,一种电池下壳装置,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垫片2,下壳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紧固杆3,紧固杆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软橡胶半圆球4,紧固杆3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电池模组5,电池模组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6,底板6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7,电池模组5靠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8,安装框8靠中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弹簧11;
28.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固定块9的一侧,弹簧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筒12,下壳体1靠近支撑套筒12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13,支撑套筒12贯穿于安装框8的一侧和定位孔13,支撑套筒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4,支撑套筒12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5。
29.具体使用时,垫片2的设置能够保证若干个电池模组5的高度是一致的,需要将若干个独立的电池模组5安装固定到下壳体1的内底壁时,将底板6下表面所开设的卡槽7对准紧固杆3向下移动,从而紧固杆3移动到卡槽7内与电池模组5相连接,并且能够通过其外表面所设置的软橡胶半圆球4增大卡槽7与紧固杆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电池模组5稳固固定在下壳体1内,然后松开安装框8内部两侧的移动块14,从而弹簧11伸展带动支撑套筒12在固定杆10的外表面移动并穿过定位孔13,最后将螺母15拧到两侧支撑套筒12的外表面即可将支撑套筒12固定,从而将电池模组5稳固固定在下壳体1的内部,安装方便并且能够牢固支撑电池模组5。
30.在本实施例中,紧固杆3的尺寸大小与卡槽7的尺寸大小相适配,紧固杆3与卡槽7呈活动连接,支撑套筒12的内直径与固定杆10的外直径相适配,支撑套筒12与固定杆10呈活动连接。
31.具体使用时,紧固杆3的尺寸大小与卡槽7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从而能够将电池模组5固定在下壳体1的内底壁,支撑套筒12的内直径与固定杆10的外直径相适配,从而支撑套筒12能够在固定杆10的外表面移动。
32.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块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移动块14活动连接在安装框8的内部并呈对称设置,两个移动块14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孔16,限位孔16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贯穿于限位孔16,限位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18。
33.具体使用时,安装设置第一连接套18和限位杆17,第一连接套18能够起到将限位杆17支撑固定在限位孔16内壁的作用,限位杆17能够起到连接两个移动块14的作用。
34.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17的另一侧套接有第二连接套19,第二连接套19与第一连接套18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软带20。
35.具体使用时,安装设置第二连接套19和连接软带20,需要将两侧的移动块14连接固定时,双手将两侧的移动块14向固定块9一侧移动,移动块14带动支撑套筒12在固定杆10的外表面向内移动,从而将弹簧11挤压压缩,将移动块14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将限位杆17从限位孔16的一侧插入,然后将第二连接套19套接在限位杆17的一侧从而将两个移动块14连接固定,进而将支撑套筒12固定在安装框8的内部。
36.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内底壁和下表面之间开设有空腔21,空腔21的内底壁等距
焊接有纵向加强杆22,空腔21的内壁等距固设有横向加强杆23。
37.具体使用时,安装设置空腔21、纵向加强杆22与横向加强杆23,纵向加强杆22与横向加强杆23呈垂直设置,纵向加强杆22与横向加强杆23的设置能够加强下壳体1底部的承受能力,从而能够稳固支撑电池模组5,并且能够避免下壳体1变形。
38.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24,螺纹孔24对称设置在下壳体1的上表面。
39.具体使用时,安装设置螺纹孔24,将上壳体放置到下壳体1的上表面,将上壳体的螺纹孔24与下壳体1上表面的螺纹孔24相对应,然后将螺钉拧入上壳体和下壳体1的螺纹孔24内部,从而将上壳体与下壳体1相组装固定,方便安装与拆卸。
4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套筒12远离固定块9一侧的内壁插接有密封堵塞25。
41.具体使用时,安装设置密封堵塞25,密封堵塞25的尺寸大小与支撑套筒12内壁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从而密封堵塞25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尘土从支撑套筒12的内部进入到下壳体1内部造成零件的损坏。
42.工作原理:垫片2的设置能够保证若干个电池模组5的高度是一致的,需要将若干个独立的电池模组5安装固定到下壳体1的内底壁时,最初状态安装框8内部两侧的移动块14是通过连接软带20、限位杆17和第二连接套19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步将电池模组5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底板6下表面所开设的卡槽7对准紧固杆3向下移动,从而紧固杆3移动到卡槽7内与电池模组5相连接,并且能够通过其外表面所设置的软橡胶半圆球4增大卡槽7与紧固杆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电池模组5稳固固定在下壳体1内,第二步,将第二连接套19从限位杆17一侧的外表面取下,然后通过连接软带20通过第一连接套18带动限位杆17向限位孔16的外部移动,从而两侧的移动块14不在固定在一起,从而弹簧11伸展带动支撑套筒12在固定杆10的外表面移动并穿过定位孔13,最后将螺母15拧到两侧支撑套筒12的外表面即可将支撑套筒12固定,采用卡接的方式能够将电池模组5稳固固定在下壳体1的内部,安装方便并且能够牢固支撑电池模组5。
43.实施例2
44.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区别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是:密封堵塞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26。
45.具体使用时,安装设置拉环26,拉动拉环26带动密封堵塞25在支撑套筒12的内壁向外移动,从而将密封堵塞25取出清理更换即可。
46.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4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