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胶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5048发布日期:2023-04-19 09:5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胶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子器件灌胶防护,尤其涉及一种灌胶工装。


背景技术:

1、当电子器件和线路板等易受环境损坏的器件工作在恶劣环境中时,需要使用灌封胶灌封对电子器件进行防护。如果电子器件下底面不平整或者需要四周都被灌封胶体保护时,电子器件就需要悬浮在灌封胶体中,其在胶体中的相对位置就难以固定,在内部增加支撑杆或定位销等方式会使器件与灌封胶体外表面产生硬性连接或者空隙,难以达到完全防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在灌封过程中当需要被灌封的电子器件需要四周都被灌封胶体保护时,器件的悬浮和定位难以同时实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可以使被灌封器件悬浮在胶体中,也可以保证被灌封器件定位精度的灌胶工装,同时也可以减少气泡数量和较为容易地将灌封胶体脱模取出,最终制成一个电子器件完全悬浮于胶体中的灌封胶体。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灌胶工装,所述灌胶工装用于电子器件防护,所述灌胶工装包括底板、壳体、悬浮定位板和四根定位杆;

4、所述壳体为圆柱状,壳体中部开有矩形通孔,所述壳体四周设有四个定位通孔,

5、所述底板为圆饼状且与壳体直径相等,所述底板上与壳体定位通孔相同位置设有四个定位螺钉孔;

6、所述四根定位杆上部为圆柱段,下部为螺纹端,定位杆从上而下穿过定位通孔后旋入定位螺钉孔中将壳体与底板固定;

7、所述悬浮定位板上与壳体定位通孔相同位置设有四个定位u型槽,待防护电子器件放入壳体矩形通孔内且灌胶完毕后将悬浮定位板沿着定位杆放下并通过螺钉将悬浮定位板与壳体固定。

8、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表面定位止口,所述定位止口形状为矩形环形凸起,定位止口外轮廓与壳体矩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

9、进一步,所述壳体下端面外侧设有脱模楔形口。

10、进一步,所述壳体上端面矩形通孔拐角处设有出线口。

11、进一步,所述壳体上端面定位通孔处设有贯穿壳体内外表面的溢胶槽。

12、进一步,所述壳体上端面设有多个螺钉孔,悬浮定位板上设有与螺钉孔位置数量均相同的定位通孔,螺钉穿过定位通孔将悬浮定位板与壳体固定。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底板与壳体的公母工口,壳体与悬浮定位板间的定位杆和悬浮定位板与被悬浮器件间的定位标记等定位方式,使得被灌封器件既可以悬浮在胶体中,也可以保证被灌封器件的定位精度,最终制成一个被防护的电子器件完全悬浮于胶体中的灌封胶体。同时,悬浮定位板上u型槽在定位杆上滑动的设计可以避免电子器件发生不必要的横向移动,减少灌胶产生的气泡;分体式的设计和壳体底部的楔形口有利于胶体脱模。



技术特征:

1.一种灌胶工装,所述灌胶工装用于电子器件防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工装包括底板、壳体、悬浮定位板和四根定位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定位止口,所述定位止口形状为矩形环形凸起,定位止口外轮廓与壳体矩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端面外侧设有脱模楔形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面矩形通孔拐角处设有出线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面定位通孔处设有贯穿壳体内外表面的溢胶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面设有多个螺钉孔,悬浮定位板上设有与螺钉孔位置数量均相同的定位通孔,螺钉穿过定位通孔将悬浮定位板与壳体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子器件灌胶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灌胶工装,包括底板、壳体、悬浮定位板和四根定位杆;所述壳体为圆柱状,壳体中部开有矩形通孔,所述壳体四周设有四个定位通孔,所述底板为圆饼状且与壳体直径相等,所述底板上与壳体定位通孔相同位置设有四个定位螺钉孔;所述四根定位杆上部为圆柱段,下部为螺纹端,定位杆从上而下穿过定位通孔后旋入定位螺钉孔中将壳体与底板固定;所述悬浮定位板上与壳体定位通孔相同位置设有四个定位U型槽,待防护电子器件放入壳体矩形通孔内且灌胶完毕后将悬浮定位板沿着定位杆放下并通过螺钉将悬浮定位板与壳体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孙传林,易华祥,张军岭,黄涛,孙中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