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磨损保护装置的电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3998发布日期:2023-03-29 14:5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具有磨损保护装置的电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磨损保护装置的电磁接触器。


背景技术:

2.需要在电源和负载之间进行连接或者断开切换时,最普遍使用的是电磁接触器或者电磁开关。电磁接触器在得电后的磁力作用下,使得移动电极向着固定电极吸合靠近,而后失电则在弹簧的作用力下释放分离,从而实现主回路的通电或是断电。
3.由于接触器必须具备绝缘性,并能承受内部及主回路产生的高温,通常采用满足条件的热固性树脂来作为零部件材料,其硬度较高,可以经受在重复通、断电中的往复移动,但极易因往复移动中的摩擦而逐渐磨损,产生粉尘,使得往复移动不畅,甚至导致主回路的移动电极与固定电极之间接触不良,严重影响接触器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具有磨损保护装置的电磁接触器,从而有效减少了磨损,从而减少了粉尘的产生,助力于提升并保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具有磨损保护装置的电磁接触器,包括基座,基座顶部安装有静触头组件;还包括相对于基座上下移动的活动支架,活动支架顶部向上延伸有穿出基座顶面的动触头座,动触头座上安装有动触头组件;所述基座内部相对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导向轨,活动支架底部两端向下延伸有支臂,支臂配装于对应的导向轨中并上下移动;单个支臂底端均包裹有防护壳,防护壳与导向轨内壁面贴合接触。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8.所述防护壳为一体式冲压件,防护壳卡装固定于相应的支臂底端。
9.所述防护壳为由竖向板和两侧侧板共同构成的u型结构,u型结构侧向包裹于支臂下部;所述竖向板上向内冲压设置有弹片,支臂上开设有凹槽,弹片伸至凹槽内并与凹槽底面相抵构成卡装结构;两侧侧板底面相向延伸形成水平翻边,水平翻边位于支臂底端下方,水平翻边与弹片共同构成防护壳相对于支臂安装后在上下方向的限位结构。
10.所述凹槽为竖向的长槽结构,弹片向下向内倾斜的底端与凹槽内底面相抵。
11.两侧侧板远离竖向板的边缘均弯折延伸形成向内收口的竖向翻边,竖向翻边与相应侧板之间构成钝角;所述支臂竖向棱边上设置为与竖向翻边相匹配的倒角。
12.所述活动支架和基座均为绝缘耐高温的热固性树脂材料,防护壳为耐磨的不锈钢材质。
13.所述基座底端配装于底板上,基座与底板之间构成安装线圈铁芯组件的空间,线圈铁芯组件中的线圈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位于基座内部的活动支架上安装有动铁芯组件,动铁芯组件间隔位于线圈铁芯组件的上方。
14.所述活动支架的各个支臂底端与下方底板之间均安装有弹性件;所述支臂底端中部向下延伸有供弹性件顶部套装定位的上凸柱,底板上向上延伸有供弹性件底部套装定位的下凸柱。
15.所述静触头组件上设置有朝上的静触头,动触头组件上设置有朝下的动触头,动触头位于对应静触头的正上方;随着活动支架相对于基座下移,动触头下行并与下方的静触头闭合;位于静触头侧向外部还设置有引弧片,引弧片间隔设置于动触头与静触头相接处的侧面。
16.所述基座顶面的静触头组件对称设置有两组,活动支架从两组静触头组件间隔之间的基座顶面穿出;单组动触头组件贯穿安装于活动支架的静触头座,动触头组件底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动触头,两个动触头与下方两组静触头组件中对称的两个静触头相配。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带有动触头组件的活动支架沿着基座向下或向上移动,使得动、静触头闭合或断开,支臂底端防护壳的设置有效减小了活动支架相对于基座移动过程中两者之间的摩擦,有效减少了磨损,从而减少了粉尘的产生,有效改善了接触器内部使用环境,助力于提升并保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
19.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优点:
20.防护壳位于活动支架与基座之间并在相对移动位置将其分隔开,有效避免了活动支架与基座之间的相对摩擦;
21.防护壳采用不锈钢材质,相较于相接触的热固性树脂材质,不锈钢的摩擦系数更低,更具有耐磨性,从而有效减少磨损和因磨损而产生的粉尘,减少对于动触头顺畅移动的影响。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支架与基座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支架与防护壳的安装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1、底板;2、基座;3、静触头组件;4、弹性件;5、防护壳;6、活动支架;7、动触头组件;8、线圈铁芯组件;
28.11、下凸柱;
29.21、静触头座;22、导向轨;
30.31、引弧片;
31.51、竖向板;52、侧板;53、竖向翻边;54、弹片;55、水平翻边;
32.61、动触头座;62、动铁芯组件;63、支臂;64、上凸柱;65、凹槽;66、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磨损保护装置的电磁接触器,包括基座2,基座2
顶部安装有静触头组件3;还包括相对于基座2上下移动的活动支架6,活动支架6顶部向上延伸有穿出基座2顶面的动触头座61,动触头座61上安装有动触头组件7;基座2内部相对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导向轨22,活动支架6底部两端向下延伸有支臂63,支臂63配装于对应的导向轨22中并上下移动;单个支臂63底端均包裹有防护壳5,防护壳5与导向轨22内壁面贴合接触。
35.本实施例中,通过带有动触头组件7的活动支架6沿着基座2向下或向上移动,使得动、静触头闭合或断开,支臂63底端防护壳5的设置有效减小了活动支架6相对于基座2移动过程中两者之间的摩擦,有效减少了磨损,从而减少了粉尘的产生,有效改善了接触器内部使用环境。
36.进一步的,防护壳5为一体式冲压件,防护壳5卡装固定于相应的支臂63底端。
37.本实施例中,防护壳5位于活动支架6与基座2之间并在相对移动位置将其分隔开,有效避免了活动支架6与基座2之间的相对摩擦。
38.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单个导向轨22由基座2内侧面上间隔布设的两个竖棱共同构成,支臂63容纳于两个竖棱之间构成滑动配装;当然,导向轨2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结构,其能够实现对于活动支架6上下移动的导向即可。
39.如图4所示,朝向竖棱和基座2内侧面的支臂63底端壁面由防护壳5包裹,从而有效避免活动支架6与基座2之间在相对移动位置处的接触或是摩擦。
40.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防护壳5为由竖向板51和两侧侧板52共同构成的u型结构,u型结构侧向包裹于支臂63下部,实现支臂63外壁面与导向轨22、基座2内侧面之间的有效隔离。
41.为了实现防护壳5在支臂63上的相对固定安装,本实施例中,在竖向板51上向内冲压设置有弹片54,支臂63上开设有凹槽65,弹片54伸至凹槽65内并与凹槽65底面相抵构成卡装结构;两侧侧板52底面相向延伸形成水平翻边55,水平翻边55位于支臂63底端下方,水平翻边55与弹片54共同构成防护壳5相对于支臂63安装后在上下方向的限位结构,从而实现防护壳5相对于支臂63在底部的可靠安装。
42.凹槽65为竖向的长槽结构,弹片54向下向内倾斜的底端与凹槽65内底面相抵。
43.本实施例中,将防护壳5从下向上向着支臂63底部套装,弹片54受到支臂63侧壁面的压力而向着竖向板51的方向形变,使得防护壳5能够顺畅地相对于支臂63向上滑动安装,直至弹片54滑动至凹槽65处,弹片54形变受力解除而恢复,弹片54伸至凹槽65中,此时,防护壳5底边缘的水平翻边55位于支臂63下方并相互靠近,完成防护壳5在支臂63上的安装。
44.本实施例中,弹片54的设置,有效限制了防护壳5相对于支臂63的向下移动脱出,水平翻边55的设置,有效限制了防护壳5相对于支臂63的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了防护壳5与支臂63之间的安装。
45.进一步地,两侧侧板52远离竖向板51的边缘均弯折延伸形成向内收口的竖向翻边53,竖向翻边53与相应侧板52之间构成钝角;支臂63竖向棱边上设置为与竖向翻边53相匹配的倒角66;竖向翻边53与倒角66的设置和相配,有效防止了防护壳5相对于支臂63的侧向脱出,使其在安装后相互贴合,助力于保证活动支架6相对于基座2上下移动的顺畅性和可靠性。
46.由于接触器必须具备绝缘性,并能承受内部及主回路产生的高温,活动支架6和基
座2均为绝缘耐高温的热固性树脂材料,防护壳5则采用耐磨的不锈钢材质。
47.防护壳5采用不锈钢材质,相较于相接触的热固性树脂材质,不锈钢的摩擦系数更低,更具有耐磨性,从而有效减少磨损和因磨损而产生的粉尘,减少对于动触头顺畅移动的影响。
48.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座2底端配装于底板1上,基座2与底板1之间构成安装线圈铁芯组件8的空间,线圈铁芯组件8中的线圈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位于基座2内部的活动支架6上安装有动铁芯组件62,动铁芯组件62间隔位于线圈铁芯组件8的上方。
49.当线圈铁芯组件8中的线圈得电时,将磁化产生磁力,而拉动上方的动铁芯组件62,活动支架6下行,使得动触头组件7随着活动支架6下行而与下方的静触头组件3靠近并接触闭合。
50.进一步地,活动支架6的各个支臂63底端与下方底板1之间均安装有弹性件4,在活动支架6下行时,弹性件4压缩储能;支臂63底端中部向下延伸有供弹性件4顶部套装定位的上凸柱64,底板1上向上延伸有供弹性件4底部套装定位的下凸柱11。
51.当线圈铁芯组件8中的线圈失电时,磁力消失,活动支架6将在弹性件4的反作用力下以导向轨22为导向而相对于基座2上行,动触头组件7随之上行而远离静触头组件3。
52.进一步地,静触头组件3上设置有朝上的静触头,动触头组件7上设置有朝下的动触头,动触头位于对应静触头的正上方;随着活动支架6相对于基座2下移,动触头下行并与下方的静触头闭合;位于静触头侧向外部还设置有引弧片31,引弧片31间隔设置于动触头与静触头相接处的侧面。
53.可以在基座2顶面的静触头组件3对称设置有两组,活动支架6从两组静触头组件3间隔之间的基座2顶面穿出;单组动触头组件7贯穿安装于活动支架6的静触头座21,动触头组件7底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动触头,两个动触头与下方两组静触头组件3中对称的两个静触头相配;也就是说,一组动触头组件7经由两端的两个动触头同时配合下方的两组静触头组件3;整体结构紧凑、合理。
54.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巧妙,在接触器通断重复操作中,有效减少了活动支架6与基座2之间往复相对移动而产生的摩擦、磨损,减少了粉尘的产生,有效改善了接触器内部使用环境,助力于提升并保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
55.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