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隔离下断路器的联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4203发布日期:2023-05-14 16:0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隔离下断路器的联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上隔离下断路器的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1、箱型固定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xgn),作为新一代小型化模块式开关设备,以三工位开关及断路器等主开关构成各功能单元和密封气箱。为实现小型化、高可靠性、智能化以及免维护等要求,开关采用上隔离下断路器的结构布局,其中,隔离装置采用一种直动式三工位隔离开关结构。

2、现有的上隔离下断路器环网柜中,采用的结构布局是上侧设置三工位开关,下侧设置断路器,在上隔离下断路器环网柜中,送电的操作顺序为:关门、断路器分闸、接地开关分闸、隔离开关合闸、断路器合闸;断电的操作顺序为:断路器分闸、隔离开关分闸、接地开关合闸、断路器合闸。

3、现有的上隔离下断路器环网柜的联锁机构并不完整,往往会因误操作而导致操作无效或重复操作,严重可能造成危险。例如,在送电操作时可能出现的误操作有:在对隔离开关合闸之前对断路器合闸,则无法通过对隔离开关进行合闸操作以完成送电,需要先将断路器分闸再对隔离开关进行合闸,因此造成了对隔离开关及断路器的反复操作。再如,在断电操作时可能出现的误操作有:在对接地开关合闸前先对断路器合闸,同样会造成反复操作;在打开电缆室柜门后,因误操作对断路器进行分闸而导致操作人员发生触电危险。

4、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靠的机械联锁,以有效防止误操作和重复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上隔离下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可有效防止误操作和重复操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隔离下断路器的联锁装置,该上隔离下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包括隔离机构和断路器以及传动设置在隔离机构和断路器之间的联锁机构,所述联锁机构包括:

3、第一联锁件,滑动设置在所述隔离机构的隔离面板上,所述隔离面板上设置有可供接地和/或合闸操作的隔离操作结构,所述第一联锁件包括隔离操作互锁结构,所述隔离操作互锁结构适于在所述第一联锁件移动的过程中与所述隔离操作结构相配合,以实现对隔离机构的接地操作与合闸操作进行互锁;

4、第二联锁件,其一端与第一联锁件上下联动配合,另一端适于在第一联锁件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锁定或释放断路器的断路合闸操作单元,以禁止或允许所述断路器的合闸操作;

5、第三联锁件,包括设于所述隔离面板和第一联锁件之间的隔离操作挡板、以及设置在隔离操作挡板和所述断路器之间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断路器联动配合,适于在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和分闸操作时随之上下运动,并带动所述隔离操作挡板运动以打开或遮挡所述隔离操作结构;

6、第四联锁件,其一端与第一联锁件上下联动配合,另一端设有适于与柜门插接配合的第一门锁插舌组件,所述第一门锁插舌组件具有常态下伸出锁定柜门的锁定状态和在隔离机构接地且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时回缩的解锁状态;

7、第五联锁件,其一端设有适于可伸缩地弹性止抵在柜门上的第二门锁插舌组件,另一端适于在第二门锁插舌组件伸缩移动过程中锁定或释放断路器的断路分闸操作单元,以禁止或允许断路器的分闸操作。

8、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操作结构包括上下间隔且错位设置在所述隔离面板上的隔离合闸操作孔和隔离接地操作孔;

9、第一联锁件水平滑动限位在所述隔离面板上并与所述隔离机构的三工位状态配合联动,所述第一联锁件可在水平滑动过程中通过所述隔离操作互锁结构与所述隔离操作结构相配合,实现对隔离机构的接地操作与合闸操作进行互锁,所述第一联锁件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

10、当隔离机构处于中位状态时,第一联锁件移动至隔离操作互锁结构分别打开隔离合闸操作孔和隔离接地操作孔的第一位置;

11、当隔离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时,第一联锁件移动至隔离操作互锁结构打开隔离合闸操作孔、并遮挡隔离接地操作孔的第二位置;

12、当隔离机构处于接地状态时,第一联锁件移动至隔离操作互锁结构遮挡离合闸操作孔、并打开隔离接地操作孔的第三位置。

13、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操作互锁结构包括与所述隔离面板相对设置的互锁板体、以及对应所述隔离合闸操作孔和隔离接地操作孔设置在所述互锁板体上的隔离合闸操作避让槽和隔离接地操作避让槽,所述互锁板体可沿隔离面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及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横向移动;

14、其中,在第一联锁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隔离合闸操作避让槽与隔离合闸操作孔相对应重合以打开隔离合闸操作孔,所述隔离接地操作避让槽与隔离接地操作孔相对应重合以打开隔离接地操作孔;

15、在第一联锁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隔离合闸操作避让槽与隔离合闸操作孔相对应重合以打开隔离合闸操作孔,所述隔离接地操作避让槽与隔离接地操作孔相错开以遮挡隔离接地操作孔;

16、在第一联锁件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隔离合闸操作避让槽与隔离合闸操作孔相错开以遮挡隔离合闸操作孔,所述隔离接地操作避让槽与隔离接地操作孔相对应重合以打开隔离接地操作孔。

17、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合闸操作孔在互锁板体上的投影可落入到隔离合闸操作避让槽内;和/或,

18、所述隔离接地操作孔在互锁板体上的投影可落入到隔离接地操作避让槽内。

19、可选地,所述隔离合闸操作孔和隔离接地操作孔均为圆孔;

20、所述隔离合闸操作避让槽和隔离接地操作避让槽均为横向延伸的腰形孔。

21、可选地,所述第一联锁件还包括:

22、弯折引导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互锁板体的底部边沿上,所述弯折引导板沿所述互锁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弯折引导板具有至少两个弯折部,所述第二联锁件与第四联锁件的一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弯折引导板的两个弯折部上,所述第二联锁件与第四联锁件适于在所述互锁板体横向移动时在所述弯折引导板的弯折部的引导下上下运动。

23、进一步地,所述断路器包括:

24、断路器面板,其上设置有所述断路合闸操作单元和断路分闸操作单元;

25、断路器拐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断路器面板上,所述断路器拐臂与所述断路合闸操作单元和断路分闸操作单元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断路器拐臂适于在断路合闸操作单元产生触发操作时正向转动、以及在断路分闸操作单元产生触发操作时反向转动;

26、所述断路器拐臂在正向或反向转动时,可带动第二伸缩杆向下或向上运动,以带动所述隔离操作挡板运动以遮挡或打开所述隔离操作结构。

27、可选地,所述第二联锁件包括:

28、第一伸缩杆,可沿纵向伸缩地设置在断路器面板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弯折引导板的顶壁滑动配合;

29、断路合闸止挡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所述第一伸缩杆适于在弯折引导板的带动下上下伸缩运动,并可通过带动所述断路合闸止挡件运动对所述断路合闸操作单元进行锁定或释放。

30、可选地,所述断路合闸操作单元包括:

31、断路合闸按钮,适于通过按压操作实现所述断路器的合闸操作,所述断路合闸按钮的操作轴上固定安装有适于与所述断路合闸止挡件限位配合的合闸止挡配合件;

32、所述断路合闸止挡件在第一伸缩杆带动上下运动过程中,断路合闸止挡件可与合闸止挡配合件抵挡配合或脱离配合,以限制或允许断路合闸按钮沿按压方向运动。

33、可选地,所述第二伸缩杆沿纵向可伸缩地设置在断路器面板上,第二伸缩杆受到趋于向下运动的偏压力;所述第三联锁件还包括:

34、第一联动配合部,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杆上,第一联动配合部的底壁可与断路器拐臂抵挡配合,第一联动配合部适于在所述断路器拐臂反向转动带动下向上运动,并通过带动隔离操作挡板向上运动以实现隔离操作挡板打开隔离操作结构;断路器拐臂在正向转动时可释放对所述第一联动配合部底壁的抵挡,隔离操作挡板可在第二伸缩杆的带动下向下复位运动以遮挡隔离操作结构。

35、可选地,所述第二伸缩杆上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适于向第二伸缩杆施加趋于向下运动的偏压力;和/或,

36、所述第一联动配合部为一弯折板,所述第一联动配合部一端与隔离操作挡板安装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所述断路器拐臂的方向延伸以供与所述断路器拐臂配合,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联动配合部上靠近中部位置。

37、可选地,所述隔离操作挡板包括上下间隔分布的隔离合闸操作遮挡部和隔离接地操作遮挡部,所述隔离合闸操作遮挡部可与隔离合闸操作孔相对应重合以遮挡隔离合闸操作孔,所述隔离接地操作遮挡部可与隔离接地操作孔相对应重合以遮挡隔离接地操作孔;

38、所述隔离操作挡板上形成有避让槽孔,所述避让槽孔适于在所述隔离操作挡板上下运动时与隔离合闸操作孔或隔离接地操作孔相对应重合以打开隔离合闸操作孔和隔离接地操作孔。

39、可选地,所述第四联锁件具有适于在隔离机构处于接地状态下可与断路器联动配合的第二联动配合部,所述第二联动配合部可由第四联锁件带动向下或向上运动以进入或脱离所述断路器拐臂的作用路径;

40、当所述第二联动配合部向下运动并进入所述断路器拐臂的作用路径时,所述断路器拐臂可在正向转动时下压第二联动配合部,以带动第四联锁件继续向下运动触发所述第一门锁插舌组件进入回缩的解锁状态。

41、可选地,所述第四联锁件包括:

42、第三伸缩杆,沿纵向可伸缩地设置在断路器面板上,第三伸缩杆受到趋于向上运动的偏压力,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上端止抵在所述弯折引导板的底壁上,下端与第一门锁插舌组件活动连接;

43、所述第二联动配合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伸缩杆上,第三伸缩杆适于在第一联锁件横向移动时在所述弯折引导板的引导作用下向下移动,以带动第二联动配合部进入到所述断路器拐臂的作用路径上,并适于复位时向上运动以带动第二联动配合部脱离所述断路器拐臂的作用路径。

44、可选地,所述第五联锁件包括:

45、第四伸缩杆,沿纵向可伸缩地设置在断路器面板上,第四伸缩杆受到趋于向上运动的偏压力,下端与所述第二门锁插舌组件活动连接;

46、断路分闸止挡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伸缩杆上端,用于在对所述断路合闸操作单元进行锁定或释放;

47、所述第二门锁插舌组件适于在柜门打开时带动第四伸缩杆向下运动,带动断路分闸止挡件向下运动至对所述断路分闸操作单元的锁定位置;所述第二门锁插舌组件并适于在第四伸缩杆向上复位运动至对所述断路分闸操作单元解锁位置。

48、可选地,所述断路分闸操作单元包括:

49、断路分闸按钮,适于通过按压操作实现所述断路器的分闸操作,所述断路分闸按钮的操作轴上固定安装有适于与所述断路分闸止挡件限位配合的分闸止挡配合件;

50、所述断路分闸止挡件在第四伸缩杆带动上下运动过程中,断路分闸止挡件可与分闸止挡配合件抵挡配合或脱离配合,以限制或允许断路分闸按钮沿按压方向运动。

5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离机构具有合闸、分闸或接地的三个工位状态,可通过分别对隔离机构和断路器进行相应操作可得到如下五个状态,五组联锁件可在各状态下进行相应的联锁:

53、状态一、隔离机构、断路器均分闸状态:

54、①该状态下的联锁:第二联锁件移动至锁定断路器的断路合闸操作单元,以禁止断路器的合闸操作;第四联锁件移动至使第一门锁插舌组件与柜门插接配合,以对电缆室柜门进行锁定,此时不能打开柜门。

55、②该状态下可执行的操作:可利用隔离面板上的隔离操作结构对隔离机构进行合闸操作,即可进入到下述状态二;亦或,对隔离机构进行接地操作,即可进入到下述状态四。

56、状态二、隔离机构合闸、断路器分闸状态:

57、①该状态下的联锁:隔离操作互锁结构在第一联锁件移动带动下与隔离操作结构相配合,以锁定并禁止隔离机构的接地操作;第二联锁件移动至释放断路器的断路合闸操作单元,以允许断路器的合闸操作;第四联锁件使第一门锁插舌组件保持在与柜门插接配合的位置上,以对电缆室柜门进行锁定,此时不能打开柜门。

58、②该状态下可执行的操作:操作断路合闸操作单元以对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即可进入到下述状态三以进行送电;亦或,可利用隔离面板上的隔离操作结构对隔离机构进行分闸操作,即可进入上述状态一。

59、状态三、隔离机构、断路器均合闸状态:

60、①该状态下的联锁:第三联锁件的隔离操作挡板在第二伸缩杆的带动下,移动至遮挡隔离操作结构的位置上,以禁止对隔离操作结构进行操作。

61、②该状态下可执行的操作:操作断路分闸操作单元以对断路器进行分闸操作,即可进入到上述状态二。

62、状态四、隔离机构接地、断路器分闸状态:

63、①该状态下的联锁:在第一联锁件移动带动下,隔离操作互锁结构与隔离操作结构相配合以锁定并禁止隔离机构的合闸操作;第二联锁件移动至释放断路器的断路合闸操作单元,以允许断路器的合闸操作;第四联锁件使第一门锁插舌组件保持在与柜门插接配合的位置上,以对电缆室柜门进行锁定,此时不能打开柜门。

64、②该状态下可执行的操作:操作断路合闸操作单元以对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即可进入到下述状态五以进行有效接地;亦或,可利用隔离面板上的隔离操作结构对隔离机构进行分闸操作,即可进入上述状态一。

65、状态五、隔离机构接地、断路器合闸状态:

66、①该状态下的联锁:第三联锁件的隔离操作挡板在第二伸缩杆的带动下,移动至遮挡隔离操作结构的位置上,以禁止对隔离操作结构进行操作;第四联锁件带动第一门锁插舌组件回缩以对柜门进行解锁,此时可打开柜门。该状态下,电缆室柜体处于有效接地状态,以对开关柜进行有效放电,防止电缆室内的感应电和残留的高压电造成人员触电,从而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67、若进一步打开柜门,可伸缩地弹性止抵在柜门上的第二门锁插舌组件由于不再受到柜门限制而伸出,并带动第五联锁件运动至锁定断路器的断路分闸操作单元,以禁止断路器的分闸操作,避免在隔离机构处于接地状态下因对断路器进行分闸误操作而对操作人员造成触电危险;直至关闭柜门后,第二插舌622组件受到柜门的限制而回缩,并带动第五联锁件运动至释放断路器的断路分闸操作单元,以允许断路器的分闸操作。

68、②该状态下可执行的操作:打开柜门进行维修等操作;亦或,操作断路分闸操作单元以对断路器进行分闸操作,即可进入到上述状态四。

6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隔离机构、断路器和电缆室柜门之间设置五组联锁件,能够对电缆室柜门进行上述五个状态下的联锁,即“五防”联锁,可防止电气操作中出现的误分合断路器、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带电挂接地线、合接地开关、带接地线合开关以及误入带电间隔等错误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