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8967发布日期:2023-05-17 19:0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簧片端子,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


背景技术:

1、随着航天航空工程、电子通信工程等领域的发展,电连接器作为传递电信号和电能的基础元件,在系统中运用越来越广。作为连接器的关键部件,接触件的接触可靠性在实现电连接器连接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任何接触件的接触失效都会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造成影响,冠簧式插拔是常见的接触件形式之一,其插拔力较开槽式弹性插孔较轻,插拔柔和,主要用于大芯数、高密度的电连接器。

2、现有技术中,多数的簧片接触件的结构是采用簧片收腰,冠簧接触件呈腰鼓形,采用冲压簧片扭曲,两头压装成型;这种簧片与公针只有一个接触位置,且与孔壁接触为两个接触位置,载流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簧片,所述端子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簧片的卡合腔,所述簧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固定筋条连接,所述固定筋条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固定筋条之间设有间隔位;所述间隔位连接有活动筋条,所述活动筋条其中一端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活动筋条与所述固定筋条位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朝所述簧片内部凹陷的第一内凹部和第二内凹部,所述第一内凹部与所述第二内凹部交错设置。

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筋条的所述第一内凹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第一内凹部的凸起方向相反。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的凸起高度小于或者等于相邻的所述固定筋条的高度。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远离所述活动筋条的一端为弧形端。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凹部和所述第二内凹部的凹陷位置设于两端之间除中间位置以外的其他位置。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筋条不与所述固定环连接的一端朝所述簧片内腔方向弯曲形成弯折部。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筋条与所述固定筋条的内凹部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其他位置宽度。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包括顶端环和底端环,所述顶端环远离所述固定筋条的一端设有连续的锯齿状凸块。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锯齿状凸块圆弧过渡。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簧片,端子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置簧片的卡合腔,簧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固定筋条连接,固定筋条间隔设置,相邻的固定筋条之间设有间隔位;间隔位连接有活动筋条,活动筋条其中一端与固定环连接;活动筋条与固定筋条位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朝簧片内部凹陷的第一内凹部和第二内凹部,第一内凹部与第二内凹部交错设置;一条筋为断开筋,有较大的伸缩自由度,可减小插拔带来的硬摩擦;簧片断开位置公针插入时会与孔壁接触从而增加载流面积;活动筋条的第一内凹部位置反向凸块结构,在公针插入时会与孔壁接触,从而进一步增加载流面积,缩短导电距离。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本体和簧片,所述端子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簧片的卡合腔,所述簧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固定筋条连接,所述固定筋条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固定筋条之间设有间隔位;所述间隔位连接有活动筋条,所述活动筋条其中一端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活动筋条与所述固定筋条位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朝所述簧片内部凹陷的第一内凹部和第二内凹部,所述第一内凹部与所述第二内凹部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筋条的所述第一内凹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第一内凹部的凸起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凸起高度小于或者等于相邻的所述固定筋条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远离所述活动筋条的一端为弧形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凹部和所述第二内凹部的凹陷位置设于两端之间除中间位置以外的其他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筋条不与所述固定环连接的一端朝所述簧片内腔方向弯曲形成弯折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筋条与所述固定筋条的内凹部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其他位置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包括顶端环和底端环,所述顶端环远离所述固定筋条的一端设有连续的锯齿状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凸块圆弧过渡。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大载流面积簧片的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簧片,端子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置簧片的卡合腔,簧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固定筋条连接,固定筋条间隔设置,相邻的固定筋条之间设有间隔位;间隔位连接有活动筋条,活动筋条其中一端与固定环连接;活动筋条与固定筋条位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朝簧片内部凹陷的第一内凹部和第二内凹部,第一内凹部与第二内凹部交错设置;一条筋为断开筋,有较大的伸缩自由度,可减小插拔带来的硬摩擦;簧片断开位置公针插入时会与孔壁接触从而增加载流面积;活动筋条的第一内凹部位置反向凸块结构,在公针插入时会与孔壁接触,从而进一步增加载流面积,缩短导电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马青松,胡倩铷,欧阳子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赛欧端子智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