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9700发布日期:2023-05-15 02:3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能源产业中,电池技术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影响电池的结构强度和能量密度,进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如何提升电池的性能,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能够提升电池的结构强度和能量密度,从而能够提升电池的性能。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箱体;多个电池单体列,容纳于所述箱体,所述电池单体列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列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设置有电极端子;连接条,所述连接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列中的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壁连接。

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连接条与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列中的多个电池单体的设置有电极端子的第一壁连接,通过连接条将多个电池单体连接成整体,这种情况下,电池内可以不再设置侧板,也可以不需要再设置梁等结构,可以较大限度地提升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提升电池的结构强度和能量密度。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电池的性能。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条包括中部连接条,所述中部连接条与所述电池单体列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壁连接。

5、中部连接条连接电池单体列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的第一壁,从而将电池单体列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连接,提高电池单体列的结构强度。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条包括端部连接条,所述端部连接条与所述电池单体列中在所述第一方向端部的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壁连接。

7、端部连接条与电池单体组中在第一方向端部的电池单体的第一壁连接,以提高电池单体组中位于第一方向端部的电池单体的结构强度,提高电池的结构强度。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部连接条设置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端子之间。

9、中部连接条与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的第一壁连接,第一壁上设置有电极端子,因此将连接条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的相邻的两个电极端子之间,以避免连接条在连接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时覆盖电极端子,避免影响电池的电连接。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条为金属材料板。这样可以保证连接条的强度。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条表面设置有绝缘层。通过在连接条表面设置绝缘层,可以使得连接条的与第一壁连接的表面为绝缘表面。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条为非金属材料板。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条内部设置有空腔。第一空腔可以在保证连接条的强度的同时减轻连接条的重量。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腔用于容纳换热介质以给所述电池单体调节温度,这样可以有效地管理电池单体的温度。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条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t为0.5~30mm,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6、当连接条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t过小时,连接条的刚度差,不能有效提高电池的结构强度,当连接条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t过大时,会占据电池内部过多的空间,不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设置连接条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t为0.5~30mm,这样既可以保障电池的能量密度,又可以提高电池的结构强度。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条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t与所述电池单体的重量m满足:0.05mm/kg<t/m≤50mm/kg,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8、当t/m过大时,电池会损失重量能量密度,因此设置连接条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t与电池单体的重量m满足0.05mm/kg<t/m≤50mm/kg,以保证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0.05mm/kg<t/m≤30mm/kg,以进一步提升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第二壁,所述第二壁为所述电池单体中表面积最大的壁,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壁。

21、电池单体中表面积最大的第二壁与多列电池单体的排列方向垂直,与每列电池单体中的多个电池单体的排列方向平行,即每列电池单体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排列时,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的表面积较小的面相对排列,多列电池单体排列时,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的表面积最大的第二壁相对排列,该种排列方式便于多列电池单体与电池中的其他部件的组装布局。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箱体,以固定连接条。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条包括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壁连接,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电池的箱体连接,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24、连接条的第一面与第一壁连接,连接条的第二面与箱体连接,从而使电池单体通过连接条与箱体连接,可以固定电池单体,提高电池的结构强度。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包括固定壁,所述固定壁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列中的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三壁连接,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一壁沿第三方向分隔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26、固定壁与电池单体的第三壁连接,以固定电池单体,提高电池的结构强度。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电池设置于用电设备时,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电池单体下方,所述固定壁用于挂载所述电池单体。

28、连接条位于电池单体下方,即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朝下,在第三方向上,电池单体的第一壁在第三壁的下方,固定壁与第三壁连接,以挂载电池单体。该种情况下,电极端子朝向的壁不是受力壁,不需要与电极端子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以节省电池空间,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电池设置于用电设备时,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电池单体上方,所述固定壁用于支撑所述电池单体。

30、连接条位于电池单体上方,即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朝上,在第三方向上,电池单体的第一壁在第三壁的上方,固定壁与第三壁连接,以支撑电池单体,提高电池的结构强度。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条与所述第一壁粘接。通过粘接的方式将连接条与第一壁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组装。

3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33、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将连接条与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的设置有电极端子的第一壁连接,通过连接条将多个电池单体连接成整体,这种情况下,电池内可以不再设置侧板,也可以不需要再设置梁等结构,可以较大限度地提升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提升电池的结构强度和能量密度。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电池的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