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设备接线辅助线板

文档序号:33460781发布日期:2023-03-15 03:4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气设备接线辅助线板。


背景技术:

2.理解: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及其调节器。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以及汽车的照明、信号、仪表等,在强制点火发动机中还包括发动机的点火系。
3.现有技术中,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接线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将线与线之间直接用绝缘胶带缠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方法效率低,且绝缘胶带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松动,从而造成危险,连接多根线体时,线体摆放杂乱,不利于后期检修,第二,是通过接线板将需要连接的两个线体,固定在接线板上,通过接线板使两个线体相互连通,现有的接线板仅用螺栓对线路端头进行固定,容易松动,且需要将线路端头插入到接线板内,当线路端头不整齐时,很难整齐插入,线路端头插入不完全,不仅容易发生漏电,且更易使线路端头发生松脱。
4.检索:在专利库中检索该电气设备接线等相关专利,检索到有十几篇专利。其中,与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特征较为近似的有以下两篇。
5.引证:在中国专利号为202021147428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用辅助线板,包括固定基板、接线座、卡线座和上部护壳,固定基板的下部四角部位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脚,固定基板的上表面固定嵌入有绝缘内嵌板,绝缘内嵌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接线座,接线座左右两侧的绝缘内嵌板上固定连接有卡线座,固定基板的上部卡接有上部护壳。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基板上绝缘内嵌板的设置便于在线路连接后起到绝缘作用,接线座的设置便于将其线路的端头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卡线座的设置便于将线路的端头部位处限位固定住,解决了现有的线板在线路连接后,不能进行有效的固定,容易导致线路脱落,进而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断路的问题。
6.总结:对于该相关技术专利,发明人对此认为:该专利在对线体进行固定时,是将线体放置到底座上,接着盖上上部盖板,并将上部盖板的两端利用连接螺栓固定在绝缘内嵌板上,进而紧紧的限位固定住线路的端头部位,该上部盖板为整体结构,因此只能适用于同一种直径的线体,并且线体与线路端头分别需要单独操作完成固定,连接线路端头时,需要将线路端头插入到穿线孔内,线路端头不整齐时,很难完全插入。
7.引证:在中国专利号为202020228779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用辅助线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套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支撑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接线盒、转接板、连接杆、弹簧、压板、紧固杆、接线孔与底座,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可直接通过把
手拉起压板,在接线孔的内部穿入线材,然后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对穿插在接线孔内部的线材进行挤压固定,从而即可完成两个线材之间的接电工作,不仅使用方便,节约时间,而且使用工具较少,进而提高了接电效率。
8.总结:对于该相关技术专利,发明人对此认为:该专利在对线路进行固定时,仅对线路端头进行了固定,固定不牢固,同样需要拿取线材插入到穿线孔的内部,线路端头不整齐时,很难完全插入。
9.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设备接线辅助线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0.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设备接线辅助线板,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避免了线体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松脱的问题,达到了针对不同直径线体进行定位的目的,解决了线体端头不易插入穿线孔的问题。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2.一种电气设备接线辅助线板,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板,所述接线板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或滑动安装有盖板,所述接线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位于每个所述盖板下侧的接线槽,每个所述盖板的下端分别设有多个位于每个接线槽上侧的定位装置。
13.优选的,所述接线板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每个所述盖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贯通有滑槽孔,每个所述转轴分别在位于同一侧的滑槽孔内转动或滑动安装,所述固定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位于每个所述盖板下侧左右两端的l型槽,每个所述盖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型卡扣,每个所述l型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弹性卡板。
14.优选的,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别位于所述接线板前后两侧的卡线槽,每个所述盖板的下端分别上下滑动安装有多个位于每个卡线槽上侧的线体固定块。
15.优选的,每个所述定位装置分别包括上下滑动安装在盖板下端的线路定位块,每个所述线路定位块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线路斜齿条,每个所述线体固定块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线体斜齿条,每个所述盖板的下端设有多个分别位于每个所述线路定位块左侧的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位于线路定位块左侧且与线路斜齿条啮合的线路斜齿轮,每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位于线体固定块左侧且与线体斜齿条啮合的线体斜齿轮。
16.优选的,每个所述转动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条形键,每个所述转动杆上分别套装有与条形键卡接的蜗轮,每个所述盖板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蜗轮啮合的蜗杆。
17.优选的,所述接线板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分别位于前后两侧接线槽之间的连通板。
18.优选的,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上下贯通有多个定位孔。
19.本实用新型与202021147428和202020228779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将线路接头直接放入接线槽内的连通板上端,然后向下转动盖板,盖板的里侧上端面与接线板2的上端面贴合,然后向前或向后滑动盖板,使l型卡扣与弹性卡板卡接,从而对盖板进行限位,有效的解决了线体端头不易插入穿线孔的问题。
21.2、通过转动旋钮同时带动线体固定块和线路定位块向下滑动,对线体和线路端头进行固定,转动杆向后滑动时,可以带动线路定位块向下滑动,线体固定块向上滑动,使线路定位块和线体固定块存在一个高度差,可以对线体和线路端头同时进行固定,避免了线体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松脱的问题,每个线体通过单独的旋钮进行控制完成定位,避免了线体直径不同无法定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卡板的位置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固定底板;2、接线板;3、盖板;4、接线槽;5、定位装置;6、转轴;7、滑槽孔;8、l型槽;9、l型卡扣;10、弹性卡板;11、卡线槽;12、线体固定块;13、线路定位块;14、线路斜齿条;15、线体斜齿条;16、转动杆;17、线路斜齿轮;18、线体斜齿轮;19、条形键;20、蜗轮;21、蜗杆;22、连通板;2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4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30.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31.实施例一,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底板1,为了达到方便对线路端头进行插接和定位的目的,固定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接线平台,接线平台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板2,接线板2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或滑动安装有盖板3,转动或滑动是指盖板3根基实际情景可以实现转动或滑动,接线板2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位于每个盖板3下侧的接线槽4,接线槽4为两端面开放结构,方便线路端头放入,每个盖板3的下端分别设有多个位于每个接线槽4上侧的定位装置5;
32.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线路端头放入前侧的接线槽4内,此时位于前侧的接线槽4上端和前端均为开放结构,然后将前侧的盖板3向下转动,直到盖板3将接线槽4的上端覆盖,此时盖板3的里侧上端面与接线板2的上端面贴合,然后向前滑动该盖板3,通过后续结构,使该盖板3与接线平台卡接,从而对盖板3进行限位,然后通过定位装置5对该接线槽4内的线路端头进行定位即可;
33.然后向前滑动后侧的盖板3,使该盖板3与接线平台脱离卡接,然后向上转动该盖板3,并将线路端头放入上述前侧接线槽4所对照的后侧接线槽4内,然后向下转动该盖板3,并向后滑动该盖板3恢复到原始状态,然后通过定位装置5对该接线槽4内的线路端头进行定位,从而达到方便对线路端头进行插接和定位的目的。
34.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接线板2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6,每个盖板3呈u型结构倒扣在接线板2上端,且每个盖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左右贯通有滑槽孔7,每个转轴6分别在位于同一侧的滑槽孔7内转动或滑动安装,固定底板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分别位于每个盖板3下侧左右两端的l型槽8,每个盖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型卡扣9,每个l型卡扣9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凸块,每个l型槽8内分别固定安装有与弧形凸块卡接的弹性卡板10,弹性卡板10呈v型结构且一侧与l型槽8固定连接;
35.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向下转动盖板3,从而带动滑槽孔7绕转轴6转动,当盖板3里侧的上端面与接线板2的上端面贴合时,l型卡扣9刚好转动到l型槽8内,此时向前或向后滑动对应侧的盖板3,带动滑槽孔7向前或向后滑动,同时带动弧形凸块向弹性卡板10的方向滑动,从而弧形凸块向里侧挤压弹性卡板10,弹性卡板10与弧形凸块卡接,从而对盖板3进行限位。
36.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4给出,接线平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别位于接线板2前后两侧的卡线槽11,每个卡线槽11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接线槽4前后对照,每个盖板3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架,每个盖板3的下端开设有多个位于每个固定架内侧的固定滑槽,每个固定滑槽内分别上下滑动安装有位于每个卡线槽11上侧的线体固定块12,每个线体固定块12的下端为弧形结构,使每个线体固定块12对线体进行固定时,更加贴合线体表面,使固定更加牢固;
37.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线路端头放入接线槽4内,并将线体穿过位于同一侧的卡线槽11,然后控制定位装置5对线路端头进行定位时,同时带动位于同一侧的线体固定块12向下滑动,对线体进行固定,对线路端头固定的同时对线体进行二次固定可以使线路定位更加牢固,避免线路端头发生松动或滑脱。
38.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由图4给出,每个盖板3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位于每个接线槽4上侧的定位架,每个盖板3的下端开设有多个位于每个定位架内侧的定位滑槽,每个定位滑槽内分别上下滑动安装有线路定位块13,每个线路定位块13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线路斜齿条14,每个线体固定块12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线体斜齿条15,每个定位架和固定架的左侧分别前后贯通有圆形通孔,每两个位于同一侧的圆形通孔内套装有转动杆16,转动杆16可以在圆形通孔内转动和前后滑动,每个转动杆16的一端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位于线路定位块13左侧且与线路斜齿条14啮合的线路斜齿轮17,每个转动杆16的另一端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位于线体固定块12左侧且与线体斜齿条15啮合的线体斜齿轮18;
39.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顺时针转动转动杆16带动线路斜齿轮17和线体斜齿轮18转动,同时啮合着线路斜齿条14和线体斜齿条15向下滑动,从而带动线路定位块13和线体固定块12向下滑动,因为线路端头处要比线体细,因此当线体固定块12已经对线体压紧固定时,线路定位块13还未对线路端头完成定位,此时线体固定块12在线体的作用下无法继续向下滑动,仍继续转动转动杆16时,由于线路斜齿轮17和线路斜齿条14、线体斜齿轮18和线体斜齿条15均为斜齿,且转动杆16套装在圆形通孔内,因此转动杆16会在圆形通孔内左右滑动,由于转动杆16的转动方向(顺时针转动)和线路斜齿轮17的斜齿方向,转动杆16会在圆形通孔内向后滑动,从而带动线路斜齿轮17和线体斜齿轮18向后滑动,线路斜齿轮17向
后滑动时会带动线路斜齿条14向下移动,线体斜齿轮18向后滑动时会带动线体斜齿条15向上移动,这时线路定位块13和线体固定块12会形成一个高度差,继续转动转动杆16时,线体固定块12会压紧固定线体,线路定位块13会压紧定位线路端头,加入此时线路定位块13还未压紧定位线路端头,继续转动转动杆16时,会重复上述运动,知道压紧固定线路端头为止,此操作过程只需持续顺时针转动转动杆16即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线路端头和线体的固定。
40.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4给出,每个转动杆1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线路斜齿轮17和线体斜齿轮18之间的条形键19,每个转动杆16上分别套装有蜗轮20,每个蜗轮20上分别左右贯通有方形孔,条形键19在方形孔内左右滑动安装,每个盖板3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蜗轮20啮合的蜗杆21,每个蜗杆21的上端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旋钮;
41.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转动旋钮,带动蜗杆21啮合着蜗轮20顺时针转动,蜗轮20通过方形孔带动条形键19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16顺时针转动,当线体固定块12已经对线体压紧固定时,转动杆16会带动条形键19在方形孔内向后滑动。
42.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3给出,接线板2上每两个前后对照的接线槽4下端之间开有相互贯通的板孔,每个板孔内分别固定安装有连通板22,连通板22用于传递信号和电流,固定底板1的上端上下贯通有多个定位孔23,可以通过螺钉穿过定位孔23,将固定底板1进行固定;
43.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将需要连接的线路端头分别放在对照的两侧接线槽4内,且保证线路端头分别位于连通板22上端,然后对两侧的线路端头和线体进行固定即可。
44.工作原理:
4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线路端头放入前侧接线槽4内的连通板22上端,并将线体穿过该接线槽4前侧对照的卡线槽11,然后向下转动前侧的盖板3,当盖板3转动到接线板2上端面时,盖板3将接线槽4和卡线槽11的上端面覆盖,此时向前滑动该盖板3,使前侧的每个l型卡扣9与弹性卡板10卡接,然后转动位于该线体上侧的旋钮对位于前侧的线体和线路端头进行压紧固定即可,可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线体的定位,线体和线路端头的双重固定使线体安装更加牢固,避免松脱,然后向前滑动后侧的盖板3,使该盖板3下端的每个l型卡扣9与弹性卡板10脱离卡接,然后向上转动该盖板3,并将线路端头放入上述前侧接线槽4所对照的后侧接线槽4内,并使该线路端头放于连通板22上端,然后向下转动该盖板3,并向后滑动该盖板3恢复到原始状态,然后转动位于该线体上侧的旋钮对后侧的线体和线路端头进行压紧固定即可,前后两侧的线体可以通过连通板22传递信号与电流。
46.本实用新型与202021147428和202020228779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7.1、将线路接头直接放入接线槽内的连通板上端,然后向下转动盖板,盖板的里侧上端面与接线板2的上端面贴合,然后向前或向后滑动盖板,使l型卡扣与弹性卡板卡接,从而对盖板进行限位,有效的解决了线体端头不易插入穿线孔的问题。
48.2、通过转动旋钮同时带动线体固定块和线路定位块向下滑动,对线体和线路端头进行固定,转动杆向后滑动时,可以带动线路定位块向下滑动,线体固定块向上滑动,使线路定位块和线体固定块存在一个高度差,可以对线体和线路端头同时进行固定,避免了线体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松脱的问题,每个线体通过单独的旋钮进行控制完成定位,避免了
线体直径不同无法定位的问题。
49.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