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物体的电气线束及用于加压气体的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7453发布日期:2023-06-15 11:1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用于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物体的电气线束及用于加压气体的储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物体的电气线束及用于加压气体的储罐。


背景技术:

1、已知制造电气线束来将一个或多个电气或电子部件与电源和/或处理单元连接起来。

2、更具体地,对于希望配备至少一个电气和/或电子部件的复合物体,已知使用电气线束来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电气和/或电子部件。

3、所述至少一个电气和/或电子部件与复合物体安装成一体,优选地嵌入复合材料中。线束将所述至少一个电气和/或电子部件连接到设置在复合材料之外的电源和/或处理单元。

4、具有这种构造的电气线束还包括:至少一个内层,该内层嵌入在复合材料中,以便到达并连接至少一个电气和/或电子部件;以及至少一个外层,该外层在复合材料之外,以便到达并连接电源和/或处理单元。

5、然而,内层和外层受到不同且有时不相容的约束。

6、因此,内层与复合材料接触,或者优选地主要嵌入复合材料中。因此,有利的是,确保对内层的外表面进行保护的材料与构成复合材料基质的材料相容,使得接触的这两种材料彼此粘附,以免在它们的界面处引起分层。有利地,内层在其被嵌入的部分中被复合材料保护免受外部环境的应力的影响。

7、另一方面,外层受到外部环境的应力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湿度和/或温度的影响。因此,外层可能需要抗湿热。根据情况,外层还受到电子器件的约束的影响,因为该外层需要容纳表面安装部件和/或集成到该层本身中的印刷电路。

8、这些约束难以协调,并且寻找相同的保护材料制造内层和外层导致较差的折衷,既不满足内部约束也不满足外部约束。


技术实现思路

1、存在很好地适应内层所受到的应力的材料和很好地适应外层所受到的应力的材料。

2、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利用两个领域(world)的优点的方案。

3、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物体的电气线束,该电气线束包括主要嵌入物体的复合材料中的第一电气层、主要位于物体的复合材料之外的第二电气层以及电气连接第一电气层和第二电气层的连接装置。

4、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的特定特征或实施方式为:

5、-第一电气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柔性导体,该第一柔性导体包封在第一柔性壳层中,第一柔性壳层由与物体的复合材料相容的塑料材料制成,例如,用玻璃或芳族聚酰胺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芳族聚酰胺或热塑性基质复合材料。

6、-第二电气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柔性导体,该第二柔性导体包封在第二柔性壳层中,第二柔性壳层由与电子器件和抗湿热的约束相容的塑料材料制成,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pet、聚乙烯或pe或聚酰亚胺,例如线性聚酰亚胺或pi、热塑性聚酰亚胺或tpi、聚双马来酰亚胺或bmi或单体反应物聚合型(polymerization of monomer reagent)聚酰亚胺或pmr,

7、-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和与第一连接器互补的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与第一电气层的至少一个第一导体连接,第二连接器与第二电气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体连接,

8、-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气层的露出至少一个第一导体的端部和第二电气层的露出至少一个第二导体的端部,使得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能够组装在一起以形成连接,

9、-连接装置嵌入在物体的复合材料中,

10、-连接装置位于物体的复合材料之外,

11、-连接装置由环氧树脂涂层和/或壳体保护,

12、-第一电气层包括从物体的复合材料中露出的至少两个端部,这两个端部优选地设置在物体的两侧上,

13、-第一电气层还包括并且还连接嵌入物体的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

14、-第二电气层还包括安装在第二电气层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

1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中,一种用于加压气体的储罐,其包括复合结构和至少一个这样的电气线束,复合物体是所述复合结构。

16、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的特定特征或实施方式为:

17、-所述至少一个电气线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气线束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气线束,第一电气线束包括并且连接储罐的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第二电气线束包括并且连接储罐的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三传感器,

18、-储罐呈现纵向延伸;第一区域覆盖储罐的左半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气线束在储罐的左端部处从所述结构的复合材料中露出,并且第二区域覆盖储罐的右半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气线束在储罐的右端部处从所述结构的复合材料中露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物体(b)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线束(1)包括主要嵌入物体(b)的复合材料中的第一电气层(2)、主要位于物体(b)的复合材料外部的第二电气层(3)以及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气层(2)和所述第二电气层(3)的连接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气层(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柔性导体(5),所述第一柔性导体(5)包封在第一柔性壳层(6)中,所述第一柔性壳层(6)由与所述物体(b)的所述复合材料相容的塑料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气层(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柔性导体(7),所述第二柔性导体(7)包封在第二柔性壳层(8)中,所述第二柔性壳层(8)由与抗湿热和电子器件的约束相容的塑料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第一连接器(9)和与柔性的所述第一连接器(9)互补的第二连接器(10),所述第一连接器(9)与所述第一电气层(2)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柔性导体(5)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10)与所述第二电气层(3)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柔性导体(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所述第一电气层(2)的露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柔性导体(5)的第一端部(11)和所述第二电气层(3)的露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柔性导体(7)的第二端部(12),使得所述第一柔性导体(5)和所述第二柔性导体(7)适合于组装在一起以形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嵌入在所述物体(b)的所述复合材料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位于所述物体(b)的所述复合材料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由环氧树脂涂层和/或壳体(15)保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气层(2)包括从物体(b)的复合材料中露出的至少两个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部设置在所述物体(b)的两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气层(2)还包括并且连接嵌入物体(b)的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1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气层(3)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气层(3)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14)。

13.一种用于加压气体的储罐(2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20)包括复合结构(21),所述储罐(20)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气线束(1),所述电气线束(1)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线束(1),其中复合物体(b)是所述复合结构(2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储罐(2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气线束(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气线束(1a)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气线束(1b),所述第一电气线束(1a)包括并且连接所述储罐(20)的第一区域(a)的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13a),所述第二电气线束(1b)包括并且连接所述储罐(20)的第二区域(b)的至少一个第三传感器(13b)。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储罐(2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20)呈现纵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区域(a)覆盖所述储罐(20)的左半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气线束(1a)在所述储罐(20)的左端部(24)处从结构(21)的复合材料中露出,并且所述第二区域(b)覆盖所述储罐(20)的右半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气线束(1b)在所述储罐(20)的右端部(25)处从结构(21)的复合材料中露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物体的电气线束及用于加压气体的储罐,电气线束(1)包括主要嵌入物体(B)的复合材料中的第一电气层(2)、主要在物体(B)的复合材料之外的第二电气层(3)和电气连接第一电气层(2)和第二电气层(3)的连接装置(4)。

技术研发人员:阿尔德里克·穆西耶,纪尧姆·托马蒂斯,恩吉·瓦尔根维茨,穆罕默德·布伊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吉亚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