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5319发布日期:2023-03-22 08:2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安装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


背景技术:

2.夹具是指用来固定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引线夹具是一种常用的电力金具,主要结构包括上线夹、下线夹以及螺栓组件,其工作原理是,将主线穿入到引线夹具中一个夹线孔中,将分流线穿入到另一个夹线孔中,通过螺栓组件、上线夹与下线夹将主线与分流线夹紧,而上线夹与下线夹线本身具备导电性能,这样引线夹具不仅实现主线与分流线在空间上的合并,还实现了两者的电能传递,现有的电力安装引线夹具大多为双孔或三孔,如若遇到多股线时,需要重新固定另一个夹具,并且现有的引线夹具孔内直径多为固定,无法适应不同粗细的线缆进行灵活使用,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的左端转动连接有下底板,所述上底板的底端左右两侧与下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设置有方形滑槽,所述方形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一,所述方形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下底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下底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外部设置有复位弹簧二,所述上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复位弹簧一的一端与方形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一的另一端与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复位弹簧二的一端与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二的另一端与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卡板的另一端位于安装槽的内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卡板的另一端与贯穿孔内部相卡合。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上底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卡
箍,所述下卡箍的左端转动连接有上卡箍,所述上卡箍的右端与下卡箍的右端通过拧紧螺栓一相连。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上卡箍的顶端内壁与下卡箍的底端内壁均设置有防滑垫,所述上底板的右端与下底板的右端通过拧紧螺栓二相连。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中,在方形滑槽、复位弹簧一、滑块、夹持块、卡槽的相互配合下,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粗细的线缆进行夹持固定,继而使其对线缆的固定更加紧固,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19.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槽、把手、复位弹簧二、卡板、限位板、腔体的相互配合下,实现了多个装置之间进行拼接,连接方便,方便对多股线缆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的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的上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的下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例说明:
24.1、上底板;2、下底板;3、卡槽;4、方形滑槽;5、复位弹簧一;6、滑块;7、夹持块;8、腔体;9、限位板;10、卡板;11、复位弹簧二;12、把手;13、安装槽;14、固定块;15、贯穿孔;16、衔接块;17、下卡箍;18、上卡箍;19、防滑垫;20、拧紧螺栓一;21、拧紧螺栓二。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包括上底板1,上底板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下底板2,上底板1的底端左右两侧与下底板2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槽3,卡槽3的内壁设置有方形滑槽4,方形滑槽4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一5,方形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6,滑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7,将线缆放置在卡槽3中,通过拧紧螺栓二21对上底板1和下底板2进行固定,线缆带动夹持块7运动,通过夹持块7带动滑块6在方形滑槽4内壁滑动,并压缩复位弹簧一5,在复位弹簧一5的反作用力下,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粗细的线缆进行夹持固定,继而使其对线缆的固定更加紧固,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使用灵活性,下底板2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槽13,下底板2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腔体8,腔体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9,限位板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卡板10,卡板10的外部设置有复位弹簧二11,上底板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15,拉动把手12,此时在把手12的作用下带动卡板10运动,通过卡板10带动限位板9运动,继而压缩复位弹簧二11,将另一个装置的固定块14插入下底板2底端的安装槽13内部,当卡板10与贯穿孔15相对齐时,松开把手12,此时在复位弹簧二11的反作用
下,将卡板10与贯穿孔15紧密卡合,继而实现了多个装置之间的组装,连接方便,方便对多股线缆进行使用。
27.复位弹簧一5的一端与方形滑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一5的另一端与滑块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一5的反作用力下,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粗细的线缆进行夹持固定,继而使其对线缆的固定更加紧固,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复位弹簧二11的一端与腔体8的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二11的另一端与限位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二11的反作用下,将卡板10与贯穿孔15紧密卡合,继而实现了多个装置之间的组装,连接方便,方便对多股线缆进行使用,卡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2,卡板10的另一端位于安装槽13的内部,卡板10的另一端与贯穿孔15内部相卡合,拉动把手12,此时在把手12的作用下带动卡板10运动,通过卡板10带动限位板9运动,继而压缩复位弹簧二11,将另一个装置的固定块14插入下底板2底端的安装槽13内部,当卡板10与贯穿孔15相对齐时,松开把手12,此时在复位弹簧二11的反作用下,将卡板10与贯穿孔15紧密卡合,继而实现了多个装置之间的组装,上底板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6,衔接块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卡箍17,下卡箍17的左端转动连接有上卡箍18,上卡箍18的右端与下卡箍17的右端通过拧紧螺栓一20相连,通过下卡箍17和上卡箍18将整体装置装在圆柱体上,并通过拧紧螺栓一20对下卡箍17和上卡箍18进行固定,上卡箍18的顶端内壁与下卡箍17的底端内壁均设置有防滑垫19,上底板1的右端与下底板2的右端通过拧紧螺栓二21相连。
28.工作原理:首先通过下卡箍17和上卡箍18将整体装置装在圆柱体上,并通过拧紧螺栓一20对下卡箍17和上卡箍18进行固定,此时将线缆放置在卡槽3中,通过拧紧螺栓二21对上底板1和下底板2进行固定,线缆带动夹持块7运动,通过夹持块7带动滑块6在方形滑槽4内壁滑动,并压缩复位弹簧一5,在复位弹簧一5的反作用力下,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粗细的线缆进行夹持固定,继而使其对线缆的固定更加紧固,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拉动把手12,此时在把手12的作用下带动卡板10运动,通过卡板10带动限位板9运动,继而压缩复位弹簧二11,将另一个装置的固定块14插入下底板2底端的安装槽13内部,当卡板10与贯穿孔15相对齐时,松开把手12,此时在复位弹簧二11的反作用下,将卡板10与贯穿孔15紧密卡合,继而实现了多个装置之间的组装,连接方便,方便对多股线缆进行使用。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