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2255发布日期:2023-04-21 15:3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基本电器元件,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


背景技术:

1、光伏行业的发展迅速,若要赢得市场,需要不断地降低生产成本,提供高转换效率的电池片。一般晶硅太阳电池的制备工艺有如下几个步骤:清洗制绒、扩散制结、湿法刻蚀、表面镀膜、印刷电极、烧结。印刷电极、烧结的步骤就是为了使电池片内部的光生载流子通过印刷的电极收集并引出。一般电池片印刷电极正面(光吸收面)分为副栅和主栅,副栅收集电荷,汇集到主栅,再由主栅连接外部电路,将电池片形成的电荷输出。

2、授权公告号为cn217468449u的中国专利文件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包括主栅和细栅线,主栅线包括两侧主栅以及位于两侧主栅中间的中间区域主栅,细栅线包括位于两侧主栅外侧的两侧区域细栅线和位于两侧主栅中间的中间区域细栅线,其中,两侧主栅的栅线线宽宽于中间区域主栅的栅线线宽,两侧区域细栅线的栅线线宽宽于中间区域细栅线的栅线线宽。针对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片栅线大部分为简单的条形结构,这样遮光面积较大,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化效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为此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

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包括光伏基板,所述光伏基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主栅线和副栅线,且主栅线和副栅线之间电性连接设置,所述主栅线的表面设置有光照增强组件,所述副栅线表面贯通开设有光照孔。

4、进一步地,所述光照增强组件包括c形区,每个所述主栅线表面c形区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c形区在主栅线的左右侧面对称设置,所述c形区的下方设置有下镜面层,所述c形区的上方设置有上镜面层,所述上镜面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四十五度。

5、进一步地,所述下镜面层和上镜面层均为亚克力镜面板材质。

6、进一步地,所述主栅线整体为工字形结构,所述主栅线的上侧宽度为二十微米,所述主栅线的下侧宽度为二十五至三十五微米,所述主栅线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7、进一步地,所述副栅线的数量至少为七个,每个所述副栅线表面光照孔的数量至少为六个,每两个所述主栅线之间光照孔的数量为三个。

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副栅线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主栅线的间距。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通过光伏基板进行光电转化,通过主栅线和副栅线收集光伏基板产生的电子,通过主栅线表面设置的光照增强组件可加强光伏基板表面光照,从而补偿被主栅线遮挡的光照面积,通过光照孔可增大光伏基板表面的光照面积,在使用中实现了便于减少太阳能电池片表面遮光面积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光照效果,从而保证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实用性较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基板(1),所述光伏基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主栅线(2)和副栅线(3),且主栅线(2)和副栅线(3)之间电性连接设置,所述主栅线(2)的表面设置有光照增强组件(4),所述副栅线(3)表面贯通开设有光照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增强组件(4)包括c形区(401),每个所述主栅线(2)表面c形区(40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c形区(401)在主栅线(2)的左右侧面对称设置,所述c形区(401)的下方设置有下镜面层(402),所述c形区(401)的上方设置有上镜面层(403),所述上镜面层(40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四十五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镜面层(402)和上镜面层(403)均为亚克力镜面板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线(2)整体为工字形结构,所述主栅线(2)的上侧宽度为二十微米,所述主栅线(2)的下侧宽度为二十五至三十五微米,所述主栅线(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栅线(3)的数量至少为七个,每个所述副栅线(3)表面光照孔(5)的数量至少为六个,每两个所述主栅线(2)之间光照孔(5)的数量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副栅线(3)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主栅线(2)的间距。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涉及基本电器元件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光伏基板,所述光伏基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主栅线和副栅线,且主栅线和副栅线之间电性连接设置,所述主栅线的表面设置有光照增强组件,所述副栅线表面贯通开设有光照孔,所述光照增强组件包括C形区,每个所述主栅线表面C形区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C形区在主栅线的左右侧面对称设置,所述C形区的下方设置有下镜面层,所述C形区的上方设置有上镜面层,所述上镜面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四十五度,在使用中实现了便于减少太阳能电池片表面遮光面积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光照效果,从而保证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实用性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马泉慧,季军义,吴栋,孙志伟,王伟伟,冯东弟,顾丽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潞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