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7137发布日期:2023-05-06 22:2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电芯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及电池。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变得日益重视。同时,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对于能源动力发展日益扩大,促使人们开发更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

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铝壳方型电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电芯极组采用卷绕形式,另一种电芯极组采用叠片形式。叠片和卷绕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的焊接一般最多不超过70层,限制了正极和负极的叠片和卷绕层数,从而限制了电芯能量密度的提升。

3、因此,亟需一种电芯及电池,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能够增加叠片的层数,从而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电芯,所述电芯由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堆叠而成,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正极片以及第二正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一负极片以及第二负极片,所述第一正极片上凸设有第一正极耳,所述第二正极片上凸设有第二正极耳,所述第一正极耳以及所述第二正极耳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的相邻两个侧面;

4、和/或,所述第一负极片上凸设有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二负极片上凸设有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一负极耳以及所述第二负极耳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的相邻两个侧面。

5、作为电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正极耳以及所述第二正极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负极耳以及所述第二负极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

6、作为电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正极耳凸出所述第一正极片的高度为a1,所述第二正极耳凸出所述第二正极片的高度为a2,a1和a2的取值范围均为15mm-30mm;

7、和/或,所述第一负极耳凸出所述第一负极片的高度为b1,所述第二负极耳凸出所述第二负极片的高度为b2,b1和b2的取值范围均为15mm-30mm。

8、作为电芯的一种优选方案,a1和a2的取值范围均为19mm-23mm,b1和b2的取值范围均为17mm-23mm。

9、作为电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芯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5mm-100mm。

10、作为电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芯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8mm-70mm。

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1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3、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电芯。

14、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还包括正极连接片、正极极柱、负极连接片以及负极极柱,所述正极连接片与所述正极极柱以及所述正极片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与所述负极极柱以及所述负极片电连接。

15、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连接片包括弯折型正极连接片和平板型正极连接片,所述弯折型正极连接片与第一正极耳以及所述正极极柱均电连接,所述平板型正极连接片与第二正极耳以及所述正极极柱均电连接;

16、和/或,所述负极连接片包括弯折型负极连接片和平板型负极连接片,所述弯折型负极连接片与第一负极耳以及所述负极极柱均电连接,所述平板型负极连接片与第二负极耳以及所述负极极柱均电连接。

17、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连接片包括第一正连接部、第二正连接部和第三正连接部,所述第一正连接部与第一正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二正连接部与第二正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三正连接部与所述正极极柱电连接;

18、和/或,所述负极连接片包括第一负连接部、第二负连接部和第三负连接部,所述第一负连接部与第一负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二负连接部与第二负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三负连接部与所述负极极柱电连接。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电芯由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堆叠而成,正极片包括第一正极片以及第二正极片,负极片包括第一负极片以及第二负极片,第一正极片上凸设有第一正极耳,第二正极片上凸设有第二正极耳,第一正极耳以及第二正极耳分别设置在电芯的相邻两个侧面,和/或,第一负极片上凸设有第一负极耳,第二负极片上凸设有第二负极耳,第一负极耳以及第二负极耳分别设置在电芯的相邻两个侧面。由于第一正极片的第一正极耳与第二正极片的第二正极耳没有设置在同一处,且设置在电芯的不同侧面,当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的堆叠层数均达到限制时,正极片的整体层数将是现有电芯的两倍,对于负极片而言亦是如此。所以,该电芯能够增加叠片的层数,从而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电芯,该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由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堆叠而成,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正极片以及第二正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一负极片以及第二负极片,所述第一正极片上凸设有第一正极耳(11),所述第二正极片上凸设有第二正极耳(12),所述第一正极耳(11)以及所述第二正极耳(12)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1)的相邻两个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正极耳(11)以及所述第二正极耳(1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负极耳(13)以及所述第二负极耳(1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耳(11)凸出所述第一正极片的高度为a1,所述第二正极耳(12)凸出所述第二正极片的高度为a2,a1和a2的取值范围均为15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a1和a2的取值范围均为19mm-23mm,b1和b2的取值范围均为17mm-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5mm-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8mm-70mm。

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正极连接片、正极极柱(21)、负极连接片以及负极极柱(22),所述正极连接片与所述正极极柱(21)以及所述正极片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与所述负极极柱(22)以及所述负极片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片包括弯折型正极连接片(3)和平板型正极连接片(4),所述弯折型正极连接片(3)与第一正极耳(11)以及所述正极极柱(21)均电连接,所述平板型正极连接片(4)与第二正极耳(12)以及所述正极极柱(21)均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片包括第一正连接部、第二正连接部和第三正连接部,所述第一正连接部与第一正极耳(11)电连接,所述第二正连接部与第二正极耳(12)电连接,所述第三正连接部与所述正极极柱(21)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该电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堆叠而成,正极片包括第一正极片和第二正极片,负极片包括第一负极片和第二负极片,第一正极片上凸设有第一正极耳,第二正极片上凸设有第二正极耳,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分别设置在电芯的相邻两个侧面,和/或,第一负极片上凸设有第一负极耳,第二负极片上凸设有第二负极耳,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分别设置在电芯的相邻两个侧面。由于第一正极耳与第二正极耳设置在电芯的不同侧面,极耳的层数一致时,该电芯的正极片的层数将是现有电芯的两倍,对于负极片而言亦是如此。所以该电芯能够增加叠片的层数,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芯。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