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6627发布日期:2023-04-19 12:3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开发具有更长循环寿命、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也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2、现有的电池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活性材料会消耗正极活性材料中的锂源而在负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形成一层固态电解质膜(sei膜),造成不可逆的电池容量损失,影响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同时随着电池的充放电循环使用,sei膜会逐渐增厚甚至破损修复,进一步消耗正极活性材料中的活性锂,导致电池的容量衰减及循环寿命减少,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因此,如何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以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及电解液,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负极极片、隔膜及正极极片;

4、其中,所述隔膜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陶瓷复合层、第一导电层及补锂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陶瓷复合层与所述补锂层之间,且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陶瓷复合层的其中一个表面上。

5、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陶瓷复合层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黏合层、基膜、陶瓷层及第二黏合层;

6、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黏合层背离所述基膜一侧的表面上以致于第一导电层及补锂层朝向所述负极极片;或者,

7、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黏合层背离所述基膜一侧的表面上以致于第一导电层及补锂层朝向所述正极极片。

8、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厚度为h1μm,满足:5μm≤h1≤40μm。

9、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补锂层的厚度为h2μm,满足:1μm≤h2≤20μm。

10、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补锂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宽度。

11、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还包括:至少一层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布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朝向所述补锂层一侧的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补锂层沿宽度方向的外侧;

12、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为h3μm,满足:1μm≤h3≤20μm。

13、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电极组件采用热压的方式以致于补锂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负极极片之间形成电子导电通路;或者

14、所述电极组件采用热压的方式以致于补锂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正极极片之间形成电子导电通路。

15、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基膜的厚度为h4μm,满足:5μm≤h4≤30μm;和/或,

16、所述陶瓷层的厚度为h5μm,满足:1μm≤h5≤10μm;和/或,

17、所述第一黏合层的厚度为h6μm,满足:1μm≤h6≤10μm;和/或,

18、所述第二黏合层的厚度为h7μm,满足:1μm≤h7≤10μm。

19、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

20、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厚度为haμm,满足:5μm≤ha≤30μm;和/或

21、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hbμm,满足:10μm≤hb≤100μm;

22、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

23、所述负极集流体的厚度为hcμm,满足:1μm≤hc≤20μm;和/或

24、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hdμm,满足:20μm≤hd≤140μm。

25、另一方面,本申请进一步公开了一种用电设备,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作为所述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

26、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隔膜中设置补锂层,以利用补锂层对电池进行预锂化,同时,本申请还在隔膜中设置第一导电层,以使得补锂层、第一导电层及负极极片之间或者补锂层、第一导电层及正极极片之间形成电子导电通路,以增加电池中的电子导电通路的数量,从而避免补锂层和负极极片之间或者补锂层和正极极片之间的电子导电通路减弱时电池预锂化不充分,提高电池预锂利用率及预锂化效率,提高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提升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最终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及电解液,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负极极片、隔膜及正极极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复合层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黏合层、基膜、陶瓷层及第二黏合层;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厚度为h1μm,满足:5μm≤h1≤40μm。

4.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层的厚度为h2μm,满足:1μm≤h2≤20μm。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层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布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朝向所述补锂层一侧的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补锂层沿宽度方向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采用热压的方式以致于补锂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负极极片之间形成电子导电通路;或者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的厚度为h4μm,满足:5μm≤h4≤30μm;和/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作为所述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


技术总结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其中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及电解液,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负极极片、隔膜及正极极片;其中,所述隔膜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陶瓷复合层、第一导电层及补锂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陶瓷复合层与所述补锂层之间,且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陶瓷复合层的其中一个表面上。根据本申请,其利用补锂层对电池进行预锂化,同时使得补锂层、第一导电层及负极极片之间或者补锂层、第一导电层及正极极片之间形成电子导电通路,以增加电池中的电子导电通路的数量,提高电池预锂利用率及预锂化效率,提高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提升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最终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李云明,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张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