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29935发布日期:2023-04-19 22:0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能源产业中,电池技术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性能外,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电池的安全问题不能保证,那该电池就无法使用。因此,如何增强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能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多个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n列电池单体,所述n列电池单体中的每列电池单体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n列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电池模块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相邻的所述电池模块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n为大于1的整数;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用于阻止颗粒从所述第一间隙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进入所述第一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多列电池单体,相邻的电池模块之间的第一间隙设置有阻挡部件,该阻挡部件能够在第一间隙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阻挡颗粒进入第一间隙。这样,可以防止颗粒进入第一间隙后刺破电池单体的绝缘层而导致的短路,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部件包括第一阻挡条,所述第一阻挡条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在所述第一端处封堵所述第一间隙的所述开口。通过设置第一阻挡条封堵第一间隙,可以防止颗粒从第一端进入第一间隙,避免颗粒刺破电池单体的绝缘层造成短路;同时,第一阻挡条还可以抑制电池单体的顶盖与电池单体的壳体的连接部分的变形,即限制该连接部分的膨胀空间,避免该连接部分的开裂。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部件还包括第二阻挡条,所述第二阻挡条设置于第二端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在所述第二端封堵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阻挡条用于阻止所述第二端处的粘接剂进入所述第一间隙;其中,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分别为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的两端。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防止粘接剂从第二端处进入第一间隙而导致的析锂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了电池容量的下降,同时也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第一间隙中未被第一阻挡条和第二阻挡条填充的部分给电池单体提供了膨胀空间。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部件还包括第三阻挡条,所述第三阻挡条设置于第三端和第四端并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以在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封堵所述第一间隙;其中,所述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为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端。通过设置第三阻挡条,可以从第三端和第四端封堵第一间隙,以防止颗粒从第三端和第四端进入第一间隙。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部件还包括第四阻挡条,所述第四阻挡条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并连接所述第一阻挡条和所述第二阻挡条。这样,第一阻挡条,第二阻挡条和第四阻挡条连接形成框架结构,进一步增强了阻挡部件的结构稳定性。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阻挡条设置于每列电池单体中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的第二间隙处,所述第四阻挡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在同一列电池单体中,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通过将第四阻挡条设置在第二间隙处并且设置第四阻挡条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可以防止颗粒从第二间隙处进入第一间隙,同时也可以防止粘接剂从第二间隙处进入第一间隙。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部件包括阻挡板,所述阻挡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填充所述第一间隙。这样,可以防止颗粒及粘接剂进入第一间隙,避免了短路及析锂现象的发生。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板为第一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例如,所述阻挡板为水冷板,用于为电池单体降温或加热。再如,所述阻挡板为隔热板,用于隔离相邻的电池模块之间的温度。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n-1个隔板,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设置于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之间,所述隔板与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电池单体固定连接。这样,隔板与每个电池单体固定连接,同一电池模块中的所有电池单体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电池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隔板还可以防止颗粒及粘接剂进入相邻两列电池单体之间的间隙。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块的箱体。这样,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单体都被隔板和固定结构固定于箱体,因而每个电池单体能够将其载荷传递到箱体,保障了电池的结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电池模块外侧可以不再设置侧板,箱体中部也不需要再设置梁等结构,可以较大限度地提升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从而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隔板的所述端部固定连接,且与位于所述隔板的所述端部的电池单体固定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对电池单体的固定效果。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模块中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热管理部件,所述第二热管理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例如,该第二热管理部件可以为水冷板,通过在同一个电池模块中的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中设置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水冷板,可以快速高效地冷却或加热电池单体。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部件与所述电池单体的表面积最大的壁抵接。这样,阻挡部件可以阻止颗粒进入第一间隙,防止颗粒刺破电池单体的表面积最大的表面而导致的短路等现象。

1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17、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电池的方法,包括:提供多个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n列电池单体,所述n列电池单体中的每列电池单体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n列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电池模块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相邻的所述电池模块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n为大于1的整数;提供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用于阻止颗粒从所述第一间隙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进入所述第一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8、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电池的设备,包括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的模块。

1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多列电池单体,相邻的电池模块之间的第一间隙设置有阻挡部件,该阻挡部件能够在第一端处阻挡颗粒进入第一间隙。这样,可以防止颗粒进入第一间隙后刺破电池单体的绝缘层而导致的短路,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