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8895发布日期:2023-05-14 18:2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膜电极,具体地,涉及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


背景技术:

1、燃料电池电堆的堆芯通常由双极板和膜电极重复堆叠而成,外侧通过端板等辅件施加一定载荷后通过一定方式固定而成,因此堆芯部分始终存在一定的压力,在膜电极边框内边缘与质子膜交界处因存在断差,在电堆受挤压力时极容易使该位置的质子膜存在剪切应力从而导致膜电极的质子膜损坏并漏气,从而引发电堆氢空互串导致电堆性能低下,甚至损坏电堆。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

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包括ccm、边框、gdl以及双极板,ccm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边框,ccm另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gdl,gdl与双极板的凹槽内壁匹配连接,且边框插入gdl中形成过渡区,过渡区位于双极板内部。

3、优选的,gdl的外壁与双极板凹槽边缘重叠。

4、优选的,gdl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连接第二段,第一段与双极板凹槽适配连接,第二段位于双极板凸起内。

5、优选的,第一段外壁与双极板凹槽边缘重叠。

6、优选的,第二段位于双极板凸起的中间位置。

7、优选的,第二段连接边框。

8、优选的,第二段的截面呈棱台状。

9、优选的,双极板呈台阶状。

10、优选的,边框与双极板之间设有密封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2、本发明把膜电极结构中gdl与边缘重叠,且过渡区放置在极板的槽的中间位置,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膜电极在该区域不受压,从而避免该位置的因挤压导致膜电极损坏,可以有效的避免膜电极该位置的损坏漏气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cm(1)、边框(2)、gdl(3)以及双极板(4),所述ccm(1)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边框(2),所述ccm(1)另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gdl(3),所述gdl(3)与所述双极板(4)的凹槽内壁匹配连接,且所述边框(2)插入所述gdl(3)中形成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双极板(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gdl(3)的外壁与所述双极板(4)凹槽边缘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gdl(3)包括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所述第一段(31)连接所述第二段(32),所述第一段(31)与所述双极板(4)凹槽适配连接,所述第二段(32)位于所述双极板(4)凸起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31)外壁与所述双极板(4)凹槽边缘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32)位于所述双极板(4)凸起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32)连接所述边框(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32)的截面呈棱台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4)呈台阶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与所述双极板(4)之间设有密封条(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膜电极技术领域的防止膜电极漏气的极板和膜电极匹配结构,包括CCM、边框、GDL以及双极板,CCM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边框,CCM另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GDL,GDL与双极板的凹槽内壁匹配连接,且边框插入GDL中形成过渡区,过渡区位于双极板内部。本发明把膜电极结构中GDL与边缘重叠,且过渡区放置在极板的槽的中间位置,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膜电极在该区域不受压,从而避免该位置的因挤压导致膜电极损坏,可以有效的避免膜电极该位置的损坏漏气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陆佳斌,王同俊,申欣明,杨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文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