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9193发布日期:2023-05-19 21:2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低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1、断路器广泛用于输配电电路中,起到控制和保护电路的作用。现有的断路器多采用整体式的结构,结构简单,但后期维护困难,并不适应电力物联网以及断路器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断路器,旨在解决现有断路器后期维护困难的技术不足。

2、一种断路器,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基座、中盖和上盖;所述中盖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中盖上,并围合限定出容置空间;

4、操作结构,所述操作结构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5、第一线路板组件,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和所述中盖之间,并与所述操作结构电连接,用于采集所述操作结构的工作参数;

6、第二线路板组件,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安装于所述上盖上,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电连接;

7、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上盖上,并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电连接;以及

8、增强模块,所述增强模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中盖上,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电连接。

9、可选地,所述中盖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包括第一插排,所述第一插排嵌入所述第一插孔内;

10、所述中盖背向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一插孔连通;

11、所述增强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增强模块包括第一插针,所述第一插针插入所述第一插孔内。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纳腔具有第一腔口;所述断路器还包括透明盖,所述透明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中盖上,并盖合于所述第一腔口处;

13、所述增强模块面向所述透明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状态指示灯。

14、可选地,所述增强模块相对的两侧形成有拔插结构。

15、可选地,所述增强模块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腔壁上形成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与所述导向槽可滑动配合。

16、可选地,所述增强模块还具有插头容置槽和位于所述插头容置槽内的插头;所述透明盖上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插头容置槽和所述插头自所述第一开口露出。

17、可选地,所述操作结构包括输出端子,用于输出所述操作结构的工作参数;

18、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线路板和罩壳;所述第一线路板安装于所述罩壳内;所述罩壳安装于所述基座和/或所述中盖上;所述罩壳上开设有采集缺口,所述输出端子通过所述采集缺口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

19、可选地,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还包括侧插端子座,所述侧插端子座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上;

20、所述罩壳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基座上形成有第三开口,或者所述中盖上形成有第三开口,或者所述基座和所述中盖共同限定出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对应设置,用于暴露所述侧插端子座。

21、可选地,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还包括防尘塞,所述防尘塞套设于所述侧插端子座上。

22、可选地,所述操作结构还包括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测温线路板和测温件;所述输出端子包括测温端子;所述罩壳上开设有温度采集缺口,所述测温端子通过所述温度采集缺口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其中,所述测温端子与所述测温线路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测温件焊接于所述测温线路板上,或者所述导线穿过测温线路板上的圆孔,使测温件固定在测温线路板上。

23、可选地,所述基座背离所述中盖的一侧设置有测温孔;所述测温件伸入所述测温孔内并与所述操作结构的接线板抵接;所述测温线路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并压紧所述测温件。

24、可选地,所述断路器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基座背离所述中盖的一侧连接,所述测温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基座之间。

25、可选地,所述操作结构包括重合闸机构、脱扣器、指示机构和操作机构;

26、所述重合闸机构、所述脱扣器和所述指示机构设置于所述中盖和所述上盖限定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操作机构设置于所述中盖与所述基座限定的容置空间内;所述重合闸机构与所述操作机构的手柄配合;

27、所述指示机构与所述重合闸机构动力连接,用于指示所述重合闸机构的分合闸状态;

28、所述脱扣器设置于所述重合闸机构上,并配置为与所述操作机构的牵引杆配合;

29、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指示机构的指示缺口;

30、所述保护模块设置有对应所述牵引杆的第一按钮、对应所述重合闸机构设置的第一操作缺口和对应所述指示缺口设置的观察窗。

31、可选地,所述上盖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指示缺口连通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具有第二腔口;

32、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保护模块封盖所述第二腔口。

33、可选地,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还包括:

34、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二线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35、第二插排,所述第二插排安装于所述第二线路板上;

36、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二线路板上;所述盖板上形成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与所述第二插排对应设置,以暴露所述第二插排;

37、所述保护模块包括第二插针,所述第二插针插入所述第二插排内。

38、可选地,所述保护模块包括:

39、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固定连接,限定出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外壳设置有指示孔,所述指示孔对应所述观察窗和所述指示缺口设置;

40、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控制器包括所述第二插针;以及

41、人机交互组件,所述人机交互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人机交互组件包括用于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控制信号的第二按钮;所述观察窗设置于所述人机交互组件上。

42、可选地,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还包括连接线,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线孔;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线孔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电连接。

43、可选地,所述中盖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按钮设置的第三按钮,所述第三按钮对应所述牵引杆设置,并配置为在受到所述第一按钮的压力时触发所述牵引杆带动断路器脱扣。

44、可选地,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棘轮和主轴套;所述驱动件配置为驱动所述棘轮转动;所述主轴套具有伸缩式限位轴,所述伸缩式限位轴抵接于所述棘轮的内周面;所述主轴套与所述重合闸机构配合,以驱动所述重合闸机构实现分合闸。

45、可选地,所述增强模块与所述保护模块电连接。

4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线路板组件安装在基座和中盖之间,以采集操作结构的工作参数;保护模块通过第二线路板组件与第一线路板组件电连接,增强模块对应第一线路板组件并与第一线路板组件进行电连接。增强模块和保护模块均分别可拆卸安装在中盖和上盖上,使得断路器附加功能模块后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且能够在出现故障时或者根据实际需要时带电插拔,利于更换或者维修;而且在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线路板组件安装在基座和中盖之间,因而可以通过测试筛选后将可靠性强的电子元器件集中设置到第一线路板组件内,保证一二次侧寿命同期,为机电分离提供充分条件。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断路器在出现故障后,能够快速地通过拆卸和更换保护模块和增强模块,降低其后期维修和维护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断路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