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8873发布日期:2023-06-01 00:4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1、目前电连接技术领域还是使用铜材质的导体为主,价格高,重量大,基于对车辆或其他用电设备的电连接线束的降本和减重要求,越来越多的非铜材质线缆开始大范围使用,例如铝线缆。但是铝线缆与车辆或其他用电设备的电连接时,由于接触位置的材料电势电位差距较大,会产生电化学腐蚀,从而影响电连接接头的使用寿命。

2、另外,目前线缆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多采用压接或焊接,焊接的方式例如超声波焊接和旋转摩擦焊接,近期基于搅拌摩擦焊工艺的焊接方式使用在铜、铝及其合金作为金属基材的电连接焊接。搅拌摩擦焊的连接的电连接接头相比传统连接方式具有环保、节能等优势,同时搅拌摩擦焊尤其是在异种金属连接领域,具有连接可靠、性能稳定、机械性能优等优点。

3、但由于上述领域中待焊部件一般为扁带状,具有的对接焊缝短、窄、薄等特点,使得在该领域应用搅拌摩擦焊时,需要在焊接时添加焊接轨迹的引入引出板,在添加引入引出板的同时人为增添了引入引出板与母材的间隙,且此间隙不可消除,导致焊接完成后有极大概率出现界面迁移、孔洞、未熔、未填满等缺陷,而去除该缺陷会使导体截面积缩小,最终减少整个产品的载流,且形成一处相对电阻值高的点,不利于整个产品的温升、电压降等电气性能。

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适用于搅拌摩擦焊的电连接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和至少两个加强块,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两者相对的一端紧贴设置,两个所述加强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贴合处的两侧,在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贴合处,以及两个加强块上共同成型有连续设置的焊缝。

2、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装置端部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对第一凸耳,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端部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对第二凸耳,所述加强块靠近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一侧设置与所述第一凸耳数量和位置对应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凸耳数量和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耳与所述第一凹槽卡接连接,所述第二凸耳与所述第二凹槽卡接连接,从而限制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端部分离。

3、可选地,所述加强块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或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为一体结构。

4、可选地,所述加强块和与其为一体结构的所述第一导电装置或所述第二导电装置形成装配凹槽,所述装配凹槽相对的侧面设置至少一对第三凹槽,与所述加强块为分体结构的所述第一导电装置或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端部侧边设置至少一对第三凸耳,所述第三凸耳与所述第三凹槽卡接连接,从而限制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端部分离。

5、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两者其中一侧的所述加强块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为一体结构,在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两者另一侧的所述加强块与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为一体结构。

6、可选地,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一体的所述加强块内侧设置至少一个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导电装置对应一侧设置第四凸耳,所述第四凸耳与所述第四凹槽卡接连接;与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一体的所述加强块内侧设置至少一个第五凹槽,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对应一侧设置第五凸耳,所述第五凸耳与所述第五凹槽卡接连接。

7、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一者为扁形导线,另一者为片状端子。

8、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及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材质不相同。

9、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装置为铜或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其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其中的一种。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装置材质为1系铝合金、6系铝合金及8系铝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材质为1系铝合金。

11、可选地,所述焊缝的深度,占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中较薄者的厚度的50%以上。

12、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3、1、所述焊缝由搅拌摩擦焊设备的搅拌针旋转施压焊接形成的,通过搅拌针及其轴肩与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充分摩擦搅拌,从而形成具有锻造金属组织和显微晶粒细化的焊缝,上述两种组织能够有效提高焊缝的强度。

14、2、加强块设置在第一导电装置与第二导电装置连接处的两侧,搅拌针从加强块上开始搅拌,当到达第一导电装置与第二导电装置的贴合处时,通过一定距离的运行,搅拌针的焊接状态能够更加稳定,使第一导电装置和第二导电装置连接的更加稳定和牢固,连接性能更加可靠,性能稳定,机械性能优异。

15、3、当第一导电装置和第二导电装置在焊接过程中,贴合处的两侧会产生一定的缺损。通过设置加强块,能够使加强块分别与第一导电装置和第二导电装置的贴合处充分搅拌和混合,通过加强块对缺损处进行一定的补偿,减小第一导电装置和第二导电装置之间的间隙,提高焊接质量。

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和至少两个加强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两者相对的一端紧贴设置,两个所述加强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贴合处的两侧,在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贴合处,以及两个加强块上共同成型有连续设置的焊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端部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对第一凸耳,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端部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对第二凸耳,所述加强块靠近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一侧设置与所述第一凸耳数量和位置对应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凸耳数量和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耳与所述第一凹槽卡接连接,所述第二凸耳与所述第二凹槽卡接连接,从而限制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端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或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和与其为一体结构的所述第一导电装置或所述第二导电装置形成装配凹槽,所述装配凹槽相对的侧面设置至少一对第三凹槽,与所述加强块为分体结构的所述第一导电装置或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端部侧边设置至少一对第三凸耳,所述第三凸耳与所述第三凹槽卡接连接,从而限制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端部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两者其中一侧的所述加强块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为一体结构,在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两者另一侧的所述加强块与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一体的所述加强块内侧设置至少一个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导电装置对应一侧设置第四凸耳,所述第四凸耳与所述第四凹槽卡接连接;与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一体的所述加强块内侧设置至少一个第五凹槽,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对应一侧设置第五凸耳,所述第五凸耳与所述第五凹槽卡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一者为扁形导线,另一者为片状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及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材质不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为铜或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其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其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材质为1系铝合金、6系铝合金及8系铝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材质为1系铝合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的深度,占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中较薄者的厚度的50%以上。


技术总结
一种电连接组件,本发明涉及电连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和至少两个加强块,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两者相对的一端紧贴设置,两个所述加强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贴合处的两侧,在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贴合处,以及两个加强块上共同成型有连续设置的焊缝。本发明中所述焊缝由搅拌摩擦焊设备的搅拌针旋转施压焊接形成的,通过搅拌针及其轴肩与第一导电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电装置充分摩擦搅拌,从而形成具有锻造金属组织和显微晶粒细化的焊缝,上述两种组织能够有效提高焊缝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