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连接组合及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5942发布日期:2023-07-22 11:46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导电连接组合及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导电连接器与可充电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连接组合及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的设备也越来越多。以rc遥控模型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例,这类电池配备了电连接器,并通过电连接器分别与充电设备或负载进行导电接插连接。随着rc遥控模型的性能需求的提升,消费者对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要求越来越高。

2、传统的电连接方案,主要利用阳性插头的外侧柱面与阴性插头的内侧柱面之间的配合接触。该电连接方案只有一重接触配合,约束了在放电过程中接触稳定性方面与充放电性能方面的提升。接触不稳定将导致内阻升高,导电接触面积不够也将使得接头的温度过高,继而存在损坏插头的风险。同时,较高的连接内阻将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质量,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品质,降低电池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连接组合,可实现提升相对应的一组接触端子的接触面积,从而导电连接组合使获得导电性能和接插可靠性上的提升。

2、本发明的次要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可实现电池装置所电连接的阳性端子或阴性端子,在常规接触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接触面积,同时提升接插的可靠性。

3、在主要的第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导电连接组合,包括阳性连接本体和阴性连接本体,其中,阳性连接本体包括第一绝缘基座,以及设置于第一绝缘基座的至少一阳性端子,阴性连接本体包括第二绝缘基座,以及设置于第二绝缘基座的至少一阴性端子;阳性端子的外侧壁与阴性端子的内侧壁相互接触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性端子设置有沿接插方向延伸的接插孔,所述阴性端子设置有沿接插方向延伸的接插柱,所述接插孔的内侧壁和接插柱的外侧壁相互接触配合。

4、上述导电连接组合可选的,所述接插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弹片,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呈弧形弯曲且径向朝内凸出,并与接插柱的外侧壁相互接触配合;或者,所述接插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弹片,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呈弧形弯曲且径向朝外凸出,并与接插孔的内侧壁相互接触配合。

5、上述导电连接组合可选的,所述阳性端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导电弹片,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呈弧形弯曲且径向朝外凸出,并与阴性端子的内侧壁相互接触配合;或者,所述阴性端子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导电弹片,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呈弧形弯曲且径向朝内凸出,并与阳性端子的外侧壁相互接触配合。

6、上述导电连接组合可选的,所述接插柱设置有沿接插方向延伸的分隔缝。

7、上述导电连接组合可选的,所述阳性端子与阴性端子设置有相同数量,所述阳性端子和阴性端子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

8、上述导电连接组合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基座的设置有第一阳性接插外套和第二阳性接插外套,所述第一阳性接插外套与第二阳性接插外套沿接插方向延伸并分别包围相对应的阳性端子;所述第二绝缘基座设置有第一阴性接插外套和第二阴性接插外套,所述第一阴性接插外套与第二阴性接插外套沿接插方向延伸并分别包围相对应的阴性端子;所述第一阳性接插外套与第一阴性接插外套的截面形状相互配合,所述第二阳性接插外套与第二阴性接插外套的截面形状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阳性接插外套与第二阴性接插外套截面形状差异,以使第一阳性接插外套与第二阴性接插外套接插时端部相抵触。

9、在次要的第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电连接有阳性连接器,所述阳性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基座,以及设置于第一绝缘基座的至少一阳性端子,所述第一阳性端子用于接插连接至相匹配的阴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性端子设置有沿接插方向延伸的接插孔,所述接插孔用于接插连接至相匹配的阴性端子的内设的接插柱。

10、上述电池装置可选的,所述接插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弹片,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呈弧形弯曲且径向朝内凸出。

11、在次要的第二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电连接有阴性连接器,所述阴性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基座,以及设置于第二绝缘基座的至少一阴性端子,所述阴性端子用于接插连接至相匹配的阳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性端子设置有沿接插方向延伸的接插柱,所述接插柱用于接插连接至相匹配的阳性端子的内设的接插孔。

12、上述电池装置可选的,所述接插柱设置有沿接插方向延伸的分隔缝。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发明的导电连接组合,通过在阳性连接器的阳性端子中设置阴性的接插孔,以及在阴性连接器的阴性端子中设置阳性的接插柱,使得连接器不仅能借助阳性端子和阴性端子之间的接触进行导电,还能借助阳性端子内部的接插孔和阴性端子内部的接插柱之间的接触进行导电,从而实现导电连接组合在接插配合后形成双重导电接触,不仅增加了导电面积,继而提升过流能力,同时还增加接触面积,继而提升接插可靠性。

15、(2)本发明的电池装置,通过电连接阳性连接器或阴性连接器,从而提升电池在接插过程中的导电性能和接插可靠性,综合上提升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能品质及市场竞争力。

16、(3)本发明进一步通过在阳性端子中的接插孔的内侧壁设置第一导电弹片,以及在阳性端子的外侧壁设置第二导电弹片,第一导电弹片对阴性端子内的接插柱的外侧壁形成朝外的作用力,第二导电弹片对阴性端子内侧壁形成朝内的作用力,使得阳性端子和阴性端子在各种情况都能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并提升导电面积与降低导电阻值,同时可确保阳性端子和阴性端子的接插固定牢固可靠。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电连接组合,包括阳性连接本体和阴性连接本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孔(12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弹片(121),所述第一导电弹片(121)呈弧形弯曲且径向朝内凸出,并与接插柱(220)的外侧壁相互接触配合;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性端子(1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导电弹片(111),所述第二导电弹片(111)呈弧形弯曲且径向朝外凸出,并与阴性端子(210)的内侧壁相互接触配合;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柱(220)设置有沿接插方向延伸的分隔缝(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性端子(110)与阴性端子(210)设置有相同数量,所述阳性端子(110)和阴性端子(210)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基座(130)的设置有第一阳性接插外套(131)和第二阳性接插外套(132),所述第一阳性接插外套(131)与第二阳性接插外套(132)沿接插方向延伸并分别包围相对应的阳性端子(110);所述第二绝缘基座(230)设置有第一阴性接插外套(231)和第二阴性接插外套(232),所述第一阴性接插外套(231)与第二阴性接插外套(232)沿接插方向延伸并分别包围相对应的阴性端子(210);所述第一阳性接插外套(131)与第一阴性接插外套(231)的截面形状相互配合,所述第二阳性接插外套(132)与第二阴性接插外套(232)的截面形状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阳性接插外套(131)与第二阴性接插外套(232)截面形状差异,以使第一阳性接插外套(131)与第二阴性接插外套(232)接插时端部相抵触。

7.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电连接有阳性连接器(100),所述阳性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绝缘基座(130),以及设置于第一绝缘基座(130)的至少一阳性端子(110),所述第一阳性端子(110)用于接插连接至相匹配的阴性端子(2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性端子(110)设置有沿接插方向延伸的接插孔(120),所述接插孔(120)用于接插连接至相匹配的阴性端子(210)的内设的接插柱(2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孔(12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弹片(121),所述第一导电弹片(121)呈弧形弯曲且径向朝内凸出。

9.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电连接有阴性连接器(200),所述阴性连接器(200)包括第二绝缘基座(230),以及设置于第二绝缘基座(230)的至少一阴性端子(210),所述阴性端子(210)用于接插连接至相匹配的阳性端子(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性端子(210)设置有沿接插方向延伸的接插柱(220),所述接插柱(220)用于接插连接至相匹配的阳性端子(110)的内设的接插孔(1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柱(220)设置有沿接插方向延伸的分隔缝(22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连接组合及电池装置,涉及导电连接器与可充电电池领域,旨在改善相对应的一组端子的接触性能。本发明通过在阳性连接器的阳性端子中设置阴性的接插孔,以及在阴性连接器的阴性端子中设置阳性的接插柱,使得连接器不仅能借助阳性端子和阴性端子之间的接触进行导电,还能借助阳性端子内部的接插孔和阴性端子内部的接插柱之间的接触进行导电,从而实现导电连接组合在接插配合后形成双重导电接触,不仅增加了导电面积,继而提升过流能力,同时还增加接触面积,继而提升接插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孝林,梁玉卿,吴进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