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键盘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4493发布日期:2024-03-22 10:27阅读:6来源:国知局
发光键盘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键盘及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整体发光的一致性的发光键盘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键盘的设计愈来愈多样化。使用者在选择键盘时,键盘除了应具备基本的输入功能之外,键盘的视觉效果也受到使用者的重视。目前市面上已有推出发光键盘,除了在视觉上对使用者产生吸引力外,于夜间或灯光不足的地方也可被使用。现有技术的发光键盘应用低亮度发光二极管照亮每个方形按键,因此,会产生下列问题:1)发光二极体上方的主要符号过亮,而键帽的角落符号太暗;2)键帽周围出光亮度不一致;3)单一按键与多个按键的整体发光皆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升整体发光的一致性的发光键盘及背光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用于照射至少一键帽,该背光模组包含灯板、导光板、遮光片以及突出结构。该灯板包含两条非相交导线、多个微结构区以及至少一发光单元,该至少一发光单元连接于该两条非相交导线之间,该多个微结构区与该两条非相交导线不重叠;该导光板设置于该灯板上;该遮光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上;该突出结构形成于该遮光片且朝向该灯板突出,该突出结构位于该多个微结构区之间,该突出结构扩散该至少一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以进入该导光板横向传递。

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灯板还包括第一反射层,该第一反射层围绕该至少一发光单元与该突出结构。

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板具有导光孔以容置该至少一发光单元,该第一反射层至少局部位于该导光孔内。

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反射层具有反射层孔,该第一反射层至少局部位于该反射层孔与该导光孔之间。

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遮光片包含内反射区,该内反射区与该突出结构和该第一反射层重叠。

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胶层,该胶层至少局部的围绕该突出结构。

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至少一发光单元包含至少三晶粒提供以至少三色光,该至少三晶粒以其短边对短边接续排列。

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突出结构位于该两条非相交导线之间。

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微结构区包含彼此间隔的一对内微结构区,该对内微结构区位于该突出结构的相对两侧。

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两条非相交导线包含彼此间隔的两条主导线。

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微结构区包含彼此间隔的一对内微结构区,该对内微结构区位于该两条主导线之间。

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微结构区包含彼此间隔的一对外微结构区,该对外微结构区分别位于该两条主导线之外。

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灯板具有两条子导线,该两条子导线分别电性连接该两条主导线,该多个微结构区包含彼此间隔的一对内微结构区,该对内微结构区位于该两条子导线的相对两侧。

15、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发光键盘,该发光键盘包含至少两个相邻键帽以及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位于该至少两个相邻键帽下方,该背光模组包含遮光片、灯板以及至少两个突出结构。该遮光片具有至少两个出光区,该至少两个出光区对应该至少两个相邻键帽;该灯板具有至少两个发光单元,该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分别对应该至少两个出光区;该至少两个突出结构分别形成于该遮光片的该至少两个出光区并分别朝向该灯板突出,该至少两个突出结构分别扩散该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局部光线。

1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灯板具有微结构区,该微结构区位于该至少两个突出结构之间,该微结构区跨越该至少两个相邻键帽的间隙。

1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灯板上具有一对非相交导线,该对非相交导线横跨该至少两个相邻键帽下方,且该至少两个突出结构位于该对非相交导线之间。

18、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发光键盘,该发光键盘包含至少三个相邻键帽以及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位于该至少三个相邻键帽下方,该背光模组包含遮光片、灯板以及至少三个突出结构。该灯板具有至少三个发光单元,该至少三个发光单元分别对应该至少三个相邻键帽;该至少三个突出结构分别形成于该遮光片并分别朝向该灯板突出,该至少三个突出结构分别扩散该至少三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局部光线;其中,该背光模组具有板孔和至少一微结构区,该至少一微结构区围绕该板孔,该至少一微结构区位于该板孔与该至少三个突出结构之间。

1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板孔与该至少一微结构区至少局部与该至少三个相邻键帽之间的间隙重叠。

2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胶层,该胶层围绕在该板孔周围,该至少一微结构区位于该胶层与该至少三个突出结构之间。

2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无胶区,该无胶区位于该板孔与该胶层之间。

22、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及背光模组,于两条非相交导线或多个微结构区之间形成突出结构,且突出结构的位置对应发光单元的位置,藉此,即可增加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的进光量,并利用灯板上特殊配置的微结构区回收光线或辅助出光,进而提升整体发光的一致性。

23、此外,本发明一并解决发光单元的连接稳定性问题及发光单元邻近区域出光过度集中问题。除了通过设置具有镂空区的焊盘确保发光单元在打件偏移时仍能顺利连接,还进一步利用焊盘及其镂空区搭配第一反射层形成第一均光区的光线均化设计;此外,搭配灯板在第二均光区的内微结构区、第三均光区的胶层与无胶区,本发明沿着发光单元向外的光路提供不同区块的不同均光方案以相互搭配,而能在单一按键与整盘键盘范围都达到高度均匀化。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用于照射至少一键帽,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灯板还包括第一反射层,该第一反射层围绕该至少一发光单元与该突出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具有导光孔以容置该至少一发光单元,该第一反射层至少局部位于该导光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层具有反射层孔,该第一反射层至少局部位于该反射层孔与该导光孔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片包含内反射区,该内反射区与该突出结构和该第一反射层重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胶层,该胶层至少局部的围绕该突出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发光单元包含至少三晶粒提供以至少三色光,该至少三晶粒以其短边对短边接续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突出结构位于该两条非相交导线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微结构区包含彼此间隔的一对内微结构区,该对内微结构区位于该突出结构的相对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两条非相交导线包含彼此间隔的两条主导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微结构区包含彼此间隔的一对内微结构区,该对内微结构区位于该两条主导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微结构区包含彼此间隔的一对外微结构区,该对外微结构区分别位于该两条主导线之外。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灯板具有两条子导线,该两条子导线分别电性连接该两条主导线,该多个微结构区包含彼此间隔的一对内微结构区,该对内微结构区位于该两条子导线的相对两侧。

14.一种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灯板具有微结构区,该微结构区位于该至少两个突出结构之间,该微结构区跨越该至少两个相邻键帽的间隙。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灯板上具有一对非相交导线,该对非相交导线横跨该至少两个相邻键帽下方,且该至少两个突出结构位于该对非相交导线之间。

17.一种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板孔与该至少一微结构区至少局部与该至少三个相邻键帽之间的间隙重叠。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胶层,该胶层围绕在该板孔周围,该至少一微结构区位于该胶层与该至少三个突出结构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无胶区,该无胶区位于该板孔与该胶层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及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用于照射至少一键帽,该背光模组包含灯板、导光板、遮光片与突出结构。该灯板包含两条非相交导线、多个微结构区以及至少一发光单元,该至少一发光单元连接于该两条非相交导线之间,该多个微结构区与该两条非相交导线不重叠;该导光板设置于该灯板上;该遮光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上;该突出结构形成于该遮光片并朝向该灯板突出,且该突出结构位于该多个微结构区之间,该突出结构扩散该至少一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以进入该导光板横向传递。本发明通过突出结构在初段光路扩散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以进入导光板横向传递,多个微结构区在后续光路反射回收光线,以共同提高键帽的发光均匀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蓝,何信政,黄恒仪,陈兆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