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主机连接器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3555发布日期:2023-08-21 11:3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车载主机连接器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器元件辅助装置,尤其涉及车载主机连接器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1、车载控制器是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各类控制器分布在车辆的多个位置,控制着各类功能;作为独立总成,各类控制器与整车线束通过电器连接器连接,从而实现与其他器件的联通。

2、在日常车辆研发过程中,车载控制器的连接器会经常面临插拔的工况,很多连接器配合较为紧凑,拔出力普遍偏大,虽然连接器的技术标准会限定连接器的拔出力,但如果遇到塑料毛刺、灰尘、污垢等进入连接器的公头母头之间的表面,或者多次插拔后形状磨损、变形,都会导致拔出力会异常增大;其次,操作人员的手通常会比连接器体积要大很多,遇到多个连接器紧密排布的控制器的时候,插拔某个连接器会比较困难,无法有效施力,很多情况下操作人员会直接拉拽线束,继而会损伤到线束的连接点,对后续工作造成一定隐患;再者,控制器通常布置在车辆的内部狭小空间,操作空间狭小,既要对连接器的卡点进行解锁(该解锁力垂直于连接器轴向方向),又要施加垂直方向的力进行拔出操作,所以人手对连接器的拔出操作都会比较困难;综合以上问题,拔出力增大,人手直接依靠夹持的方式,无法有效提供拔出力,而连接器的边缘、棱角一般都比较平整、尖锐,工程师经常会遇到拔出困难而导致自己手指受伤、疼痛的情况。

3、因此,如何让工程师在拔连接器时有效地施力,并能有效避免连接器拔出时对手指的伤害,是提高日常效率、加强精益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

4、cn200720140321.7公布了一种拉拔工具,采用剪刀状的结构,两个支臂通过转轴实现工具的张开和闭合,转轴前方采用弹簧作为工具的复位元件,转轴后方的限位块作为工具的限位结构,防止弹簧脱落,工具前端的l型结构用于支撑连接器的凸缘,操作人员施拉力后,l型结构端头的卡掣块带动凸缘拔出拔出连接器;该结构适用于简单的无锁止的连接器,对于带有锁止卡点的连接器,不能完成解锁和拔出操作,适用范围较小;另外,该方案采用的剪刀式结构,多数情况下不能保持两支臂平行,继而l型结构在夹持时也会呈现出一定角度,而非平直状态,不利于卡掣块插入相应的凸缘缝隙;如果因连接器尺寸稍大,两支臂会呈现出前侧开口大、后侧开口小的状态,人手在捏紧两支臂后施加拉力时,会因为两支臂的负角度而无法施加拉拔力;一般连接器后方都会连接线束,该结构极其容易与线束产生干涉,从而导致无法使用该工具。

5、cn201010609111.4公布了一种水晶头拔出辅助装置及水晶头组合,主要是针对外置锁止手柄的连接器,该类型连接器锁止手柄外置,一般情况下操作人员手捏该锁止手柄即可解锁,并且可同时施加拔出力,实现拔出连接器的目的,此方案不适用车载电器中普遍存在的内置型锁止卡点的连接器。

6、车载控制器通常采用的时带有锁止卡点的连接器,用于汽车线束和各类控制器之间的连接,且锁止卡点一般都是在轮廓内,以保证不会误触碰以致解锁失效;此类连接器在日常车辆使用过程中,不存在大量的插拔情况,但在研发工程师的工作中,会存在频繁的插拔情况;通产情况下,由于解锁力和拔出力的方向相互垂直,操作人都需使用一只手对卡点进行解锁,另一只手施加拔出力,方能完成连接器的拔出操作,通常需要借助针状工具进行解锁,同时施加拔出力,以完成拔出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车载主机连接器拆卸工具,其用于辅助操作人员对车载控制器的连接器进行拔出操作,该装置易于操作,方便人手夹持,可以快速定位锁止点位置和连接器公头凸缘,在单手解锁卡点的同时,即可施加拉力将连接器拔出。

2、本发明提出车载主机连接器拆卸工具,包括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

3、第一操作臂悬设于第二操作臂上方后端,且第一操作臂与第二操作臂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弹性支撑连接件弹性连接;

4、第一操作臂上端水平延伸有水平面,该水平面的右端与第二操作臂右端对应部位分别设有直角结构的第一卡拔爪和第二卡拔爪,第一卡拔爪和第二卡拔爪的作用是用于卡住连接器公头的凸缘以方便施加拔出力;

5、靠近第二卡拔爪的第二操作臂上端面上设有悬臂梁结构的解锁手柄压头,其作用是当向第一操作臂与第二操作臂施加压力,第一卡拔爪和第二卡拔爪相互靠近,第二卡拔爪附近的解锁手柄压头用于按压连接器公头上的解锁手柄,使连接器公头上与解锁手柄连接的锁止倒钩脱离连接器母头上的锁止卡点有效解锁;采用悬臂梁结构,具备一定的弹性,在压头接触连接器锁止手柄后,压头悬臂会根据不同的解锁行程,受力变形弹起,避免卡拔爪被解锁手柄压头限位而无法接触到连接器公头凸缘,既保证了有效解锁,也保证了卡拔爪能有效接触连接器凸缘,继而在施力后卡拔爪能推动公头的凸缘后退,减少了拔除公头施加的拔出力;

6、第一操作臂的水平面、第一操作臂的内侧壁和对应的第二操作臂上端面之间构成公头线束容置空间,以便当第一卡拔爪和第二卡拔爪对应靠近连接器公头的凸缘时,连接器公头后部的线束可不受影响的容置于该公头线束容置空间内,避免插拔操作弯折线束对连接器公头的电连接造成损伤,公头线束容置空间有效避开了连接器所带线束的干扰,第一卡拔爪和第二卡拔爪的设计也完全避免直接拉拽线束导致的断路等情况的发生,本专利可实现单手解锁卡点的同时施加拔出力进行拔出操作,大大降低拆卸连接器的难度。

7、所述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之间通过两个弹性支撑连接件弹性连接,每个弹性支撑连接件包括弹簧,弹簧设置的目的是使拆卸工具复位到最大开度,弹簧的上下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操作臂下端面以及对应位置的第二操作臂上端面,两个弹簧将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弹性连接,通过弹簧和限位结构,可通过手施加不同压力,实现开口大小的伸缩变化,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连接器插头。

8、所述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之间通过两个弹性支撑连接件弹性连接,每个弹性支撑连接件包括弹簧、支撑导杆以及限位螺钉;第一操作臂上端面的长度方向上垂向设有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两个弹性支撑连接件的支撑导杆下端分别固定于第二操作臂的上端面上,两个弹性支撑连接件的支撑导杆上端分别滑动套接于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的下部孔内,两个弹性支撑连接件的弹簧分别套接于支撑导杆上,且两个弹簧的上下端分别触接于对位的第一台阶孔下端外缘和第二台阶孔下端外缘,两个限位螺钉分别容置于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的上部孔内并分别与两个支撑导杆上端面螺合,两个限位螺钉的钉帽分别限位触接于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的上部孔和下部孔的连接环面处,通过两个支撑导杆和对应其的台阶孔,保证了本专利的两个操作臂始终保持平行,也就保证了两侧的卡拔爪始终保持平行相对而不出现倾斜,本专利通用性强,对于内置卡点的车载连接器,基本都能适用,对于外置锁止方式的车载连接器也能适用,对于无锁止的连接器插头,亦可以完成拔出操作。

9、所述第二台阶孔的上部孔和下部孔的横截面形状均为长椭圆形孔,长椭圆形孔的长轴方向与第一操作臂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台阶孔内的限位螺钉的钉帽外径小于第二台阶孔上部孔的长椭圆形孔的短轴长度且第二台阶孔内的限位螺钉的钉帽外径大于第二台阶孔下部孔的长椭圆形孔的短轴长度;第二台阶孔的长椭圆形孔的设计是为了充分考虑到产品制造的公差,避免设置于第二操作臂上的支撑导杆由于制造公差无法滑动套接于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内导致零件的浪费。

10、直角结构的所述第一卡拔爪和第二卡拔爪的垂向部分均为下端为尖端的楔形结构,利于卡拔爪挤入连接器公头和母头之间的缝隙,有助于连接器公头和母头的分离。

11、靠近第二卡拔爪的第二操作臂上端面上设有长条状避让孔,解锁手柄压头设置于该长条状避让孔内,解锁手柄压头的固定端一体固定于长条状避让孔的左侧端壁上,解锁手柄压头的自由端临接于第二卡拔爪的垂向部分。

12、第一操作臂右侧壁上端的水平面设有第一缺失避让部,与第一缺失避让部对应位置的第二操作臂端面设有第二缺失避让部,缺失避让部的设置目的之一是节省产品材料,降低整体重量,节约成本;缺失避让部的设置目的之二是减少产品占用空间,方便操作人员在狭小空间内手持操作。

13、所述第一操作臂上端面和第二操作臂下端面分别设有防滑纹路,所述防滑纹路是横线纹、交叉线纹或波浪线纹,可有效提供手指与工具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拉拔方便,减小操作力。

14、所述第一操作臂上端面或/和第二操作臂下端面设有助拔凹槽,凹槽空间用于容纳手指,方便手指施加拔出力,本专利的尺寸小,且实现了操作人员的单手操作,适用于各类狭小空间,极大方便了各类连接器的拆解工作;如果采用设置凹槽的方式,可进一步减少人手手持后的横向尺寸,进而增加适用性。

15、所述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的材质均是工程塑料。

16、有益效果

17、本发明用于辅助操作人员对车载控制器的连接器进行拔出操作,该装置易于操作,方便人手夹持,可以快速定位锁止点位置和连接器公头凸缘,在单手解锁卡点的同时,即可施加拉力将连接器拔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