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2851发布日期:2023-08-09 15:4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具体为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在公开号为cn114864163a的一种耐高温阻燃电缆,包括线芯、隔离层、绝缘层、耐高温层、防水层和阻燃外护套;其在制造过程中物料需要挤出造粒,而得到的物料颗粒之间容易相互团聚,在公开号为cn217670376u的一种耐高温的电缆护套料加工装置,包括筛选底板,筛选底板顶部设有固定板和收集台面,该装置可以对结成团状的原料进行打散,并且通过收集槽和出料口的作用下使得打散后的原料掉入收集槽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至出料口处,方便对打散后的原料进行收集,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上述加工装置虽然可以对物料颗粒的团聚进行打散,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缺陷:

3、1)、首先,该装置对团聚颗粒进行打散时,存在搅拌摩擦,容易导致物料颗粒升温熔融化,导致物料颗粒之间不易被打散,以及容易粘黏在装置内部,同时分离筒和分离圆台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容易导致物料升温熔融化;

4、2)、其次,该装置只能对团聚的物料颗粒进行打散,但是物料颗粒在挤出造粒之后、收集储存以及打散过程中,容易掺杂外界的颗粒杂质以及粉尘,该设备无法有效对杂质进行去除,从而影响物料颗粒熔融塑形后的质量,进而影响成型电缆的品质,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

5、因此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及其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耐高温电缆护套料加工装置对团聚物料打散时,容易导致物料颗粒升温熔融化,从而使得打散效果较差,且熔融化物料容易粘结在装置内部,同时该装置也无法对物料颗粒掺杂的杂质进行清理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s1、原料制备:将电缆制备所需要的材料按照配比混合,并通过螺旋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然后对冷却固型后的物料颗粒进行收集以及储存;

4、s2、原料清洁:在电缆制备过程时,将收集储存的物料颗粒取出,通过进料管加入箱体内部的滤筒内部,然后转动电机通过转板带动滤筒转动,使之运动至上下盖体之间,然后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得滑块通过连杆带动上下盖体互相靠近,并对圆套以及滤筒进行包裹,且使得搅拌轴进入滤筒内部,随之外部液态水通过一侧波纹管进入圆套内部,并通过另一侧波纹管排出,同时搅拌轴转动对物料颗粒进行打散以及清理,然后滤筒运动至另一组盖体之间,并再次被盖体包裹,随之外部风机通过波纹管向圆套内部吹入空气,并对物料颗粒进行风干;

5、s3、出料制备:物料颗粒被风干后,滤筒转动使之运动至料槽正上方,随之旋转气缸通过支杆带动圆套径向转动,圆套则通过固柱带动滤筒跟随转动,滤筒转动开口朝向料槽,从而使得内部物料颗粒落入料槽内部,并通过斜板导流使得物料颗粒由出料管排出,然后将物料颗粒加入制造设备内部,并通过制造设备包覆在电缆内芯或者电缆内芯组的外表。

6、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滤筒,所述滤筒在箱体的内部转动,所述滤筒的外部套设有圆套,所述圆套的内部通过固柱与滤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套的外部设置有转运组件,所述圆套外表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外部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圆套的外表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与密封槽的内部活动连接,一侧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侧盖体的本体贯穿转动连接,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与滤筒的内部活动连接,另一侧所述盖体的本体贯穿固定连接有两个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内部与圆套的内部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外表面与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表面与盖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滑块的本体贯穿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转运组件包括料槽和转动电机,所述料槽设置在滤筒的正下方,所述料槽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料槽的内部贯穿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表面与箱体的本体贯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转动电机的外表面与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外表面与圆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支杆的外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处于滤筒的正上方,所述进料管的外表面与箱体的本体贯穿固定连接。

12、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由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13、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及其加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设置清理机构,通过将物料颗粒分批加入滤筒内部,方便了物料的快速打散、清理以及风干,通过盖体设置有两组,可一边对物料颗粒进行打散和清理,一边对物料颗粒进行风干,实现物料颗粒的连续处理,从而提升了物料颗粒的处理效率,以提升了物料颗粒处理后的品质。

16、(2)通过设置夹持组件,伺服电机通过丝杆带动滑块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运动,从而通过连杆带动两侧盖体跟随运动,使得盖体可与圆套相互贴合,并使密封圈与密封槽相结合提升连接的密封性,从而可通过搅拌轴以及波纹管,对滤筒内部的物料颗粒进行连续加工。

17、(3)通过设置转运组件,通过在转板外侧设置多个滤筒,可对物料颗粒进行分批量处理,并配合转板的转动,以及进料管和料槽以及出料管之间的配合,可对物料颗粒进行连续处理,从而提升处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滤筒(2),所述滤筒(2)在箱体(1)的内部转动,所述滤筒(2)的外部套设有圆套(3),所述圆套(3)的内部通过固柱(4)与滤筒(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套(3)的外部设置有转运组件(5),所述圆套(3)外表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盖体(6),所述盖体(6)的外部设置有夹持组件(7),所述盖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8),所述圆套(3)的外表面开设有密封槽(9),所述密封圈(8)的外表面与密封槽(9)的内部活动连接,一侧所述盖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10),所述搅拌电机(10)的输出端与一侧盖体(6)的本体贯穿转动连接,所述搅拌电机(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1),所述搅拌轴(11)的外表面与滤筒(2)的内部活动连接,另一侧所述盖体(6)的本体贯穿固定连接有两个波纹管(12),所述波纹管(12)的内部与圆套(3)的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7)包括竖板(71),所述竖板(71)的外表面与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板(71)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72),所述滑槽(72)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3),所述滑块(7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74),所述连杆(74)的外表面与盖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7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75),所述伺服电机(7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76),所述丝杆(76)的外表面与滑槽(72)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76)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滑块(73)的本体贯穿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组件(5)包括料槽(51)和转动电机(52),所述料槽(51)设置在滤筒(2)的正下方,所述料槽(5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板(53),所述料槽(51)的内部贯穿连通有出料管(54),所述出料管(54)的外表面与箱体(1)的本体贯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52)的外表面与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5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板(55),所述转板(5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56),所述旋转气缸(5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杆(57),所述支杆(57)的外表面与圆套(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57)的外部设置有进料管(58),所述进料管(58)处于滤筒(2)的正上方,所述进料管(58)的外表面与箱体(1)的本体贯穿固定连接。

8.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航空航天电缆及其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制备:将电缆制备所需要的材料按照配比混合,并通过螺旋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然后对冷却固型后的物料颗粒进行收集以及储存;S2、原料清洁:在电缆制备过程时,将收集储存的物料颗粒取出,通过进料管加入箱体内部的滤筒内部,然后转动电机通过转板带动滤筒转动,使之运动至上下盖体之间,然后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耐高温电缆护套料加工装置对团聚物料打散时,容易导致物料颗粒升温熔融化,从而使得打散效果较差,且熔融化物料容易粘结在装置内部,同时该装置也无法对物料颗粒掺杂的杂质进行清理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石学军,朱卫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鸿海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