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8987发布日期:2023-09-09 01:3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圆柱动力电池包多趋于ctp方向发展,电池能量密度大,生产效率高。常规的电池包中,将一定数量和排列方式分布的单体电池划分为一个电池模组,而电池包内通常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同时该电池包还包括ccs组件,用以将各电池模组内的单体电池串、并联,而电池模组之间则通过加厚加长的铜排进行串联。

2、然而,长铜排在电池包内难以走线和布局,一般沿电池包内侧面的周向延伸设置,占用空间大,铜排存在着安装困难和电池包受挤压后容易导致电池包短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其方便在电池包内走线和布局,占用空间小。

2、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其安全性高。

3、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汇流排组件,包括:连接排,所述连接排设置于一个电池模组上,用于在第一方向上串联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单体电池,以及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并联沿第二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单体电池;串联排,铺设于所述连接排上侧,用于串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构成电池组;正极排,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端,所述正极排铺设于所述电池组的顶部;以及负极排,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负极输出端,所述负极排铺设于所述电池组的顶部。

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处于所述串联排、所述正极排以及所述负极排和与其各自对应的所述连接排之间。

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绝缘层为塑胶绝缘板,所述串联排、所述正极排和所述负极排均铺设与所述塑胶绝缘板的上表面。

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不大于2mm。

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注胶口,所述第一注胶口和与其对应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电池之间的间隙连通。

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汇流排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贴合设置于所述连接排上、下两侧面,用于将同一个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所有所述连接排固定,或者用于将所有所述电池模组对应所述所有所述连接排固定;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开设有操作孔,所述连接排至少部分通过所述操作孔外露以连接至与其对应的所述单体电池。

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极排和所述负极排的厚度不大于1mm。

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极排和所述负极排为板材排。

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极排和所述负极排为铝板材排或者铜板材排。

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极排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输入端配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配置有第一正极部,所述第一正极部连接至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端的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端。

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贯穿设置有第一弱化孔。

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负极排包括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输入端配置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部配置有第一负极部,所述第一负极部连接至所述电池组的负极输出端的所述单体电池的负极端。

1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贯穿设置有第二弱化孔。

1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串联排、所述正极排和所述负极排外侧均包覆有第三绝缘层;所述串联排、所述正极排和所述负极排各自的连接端均露出于所述第三绝缘层。

1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极排和所述负极排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注胶口对应连通的第二注胶口;所述连接排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注胶口对应连通的第三注胶口。

1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排上设置有溢胶孔;所述正极排和负极排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溢胶孔对应连通的孔洞结构。

20、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汇流排组件。

21、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2、本发明的正极排和负极排以及串联排均处于连接排的上侧,正极排和负极排在电池组的顶端走线,可实现从电池组的正、负极输出端直接输出至电池包的高压连接器处,如此设置,一方面由于电池组的顶部空间大,便于正极排和负极排走线和布局;另一方面可释放电池组周侧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传动电池包受挤压时挤压到高压铜排的导致电池包短路的问题;同时在同等空间的电池包箱体的前提下,应用该汇流排组件的电池包具有更大的受挤压缓冲空间,安全性高;同时,由于正极排和负极排设置于连接排或者电池组的顶部,正极排和负极排在纵向上能够被连接排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有利于保证正极排和负极排分别与电池组之间连接结构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层(203),所述第一绝缘层(203)处于所述串联排(204)、所述正极排(205)以及所述负极排(206)和与其各自对应的所述连接排(20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203)为塑胶绝缘板,所述串联排(204)、所述正极排(205)和所述负极排(206)均铺设与所述塑胶绝缘板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203)的厚度不大于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203)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注胶口(207),所述第一注胶口(207)和与其对应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电池(102)之间的间隙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层(201),所述第二绝缘层(201)贴合设置于所述连接排(202)上、下两侧面,用于将同一个所述电池模组(101)对应的所有所述连接排(202)固定,或者用于将所有所述电池模组(101)对应所述所有所述连接排(202)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排(205)和所述负极排(206)的厚度不大于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排(205)和所述负极排(206)为板材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排(205)和所述负极排(206)为铝板材排或者铜板材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排(205)包括第一主体(2054),所述第一主体(2054)的输入端配置有第一延伸部(2052),所述第一延伸部(2052)的端部配置有第一正极部(2051),所述第一正极部(2051)连接至所述电池组(100)的正极输出端的所述单体电池(102)的正极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2052)上贯穿设置有第一弱化孔(205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排(206)包括第二主体(2065),所述第二主体(2065)的输入端配置有第二延伸部(2062),所述第二延伸部(2062)的端部配置有第一负极部(2061),所述第一负极部(2061)连接至所述电池组(100)的负极输出端的所述单体电池(102)的负极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2062)上贯穿设置有第二弱化孔(2063)。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排(204)、所述正极排(205)和所述负极排(206)外侧均包覆有第三绝缘层;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排(205)和所述负极排(206)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注胶口(207)对应连通的第二注胶口(208);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排(202)上设置有溢胶孔(2027);

17.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其中,汇流排组件,包括连接排,所述连接排设置于一个电池模组上,用于在第一方向上串联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单体电池,以及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并联沿第二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单体电池;串联排,铺设于所述连接排上侧,用于串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构成电池组;正极排,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端,所述正极排铺设于所述电池组的顶部;以及负极排,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负极输出端,所述负极排铺设于所述电池组的顶部。本发明能够通过将正极排和负极排以及串联排设置在电池模组的顶部的方式,方便正极排和负极排走线布局,占用空间小,安装稳定性高,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朝举,陆君高,张国江,江吉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