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6999发布日期:2023-10-21 23:0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具体为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


背景技术:

1、电力电缆时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按电压等级可分为中、低压电力电缆(35千伏及以下)、高压电缆(110千伏以上)、超高压电缆(275~800千伏)以及特高压电缆(1000千伏及以上),此外,还可按电流制分为交流电缆和直流电缆,电流电缆的主要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电力系统:采用的电线电缆产品主要有架空裸电线、汇流排(母线)、电力电缆(塑料线缆、油纸力缆(基本被塑料电力电缆代替)、橡套线缆、架空绝缘电缆)、分支电缆(取代部分母线)、电磁线以及电力设备用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等;2、信息传输:用于信息传输系统的电线电缆主要有市话电缆、电视电缆、电子线缆、射频电缆、光纤缆、数据电缆、电磁线、电力通讯或其他复合电缆等;3、仪表系统:此部分除架空裸电线外几乎其他所有产品均有应用。

2、核电站电缆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按功能分,包括测量电缆、通信电缆、仪表电缆、防火电缆(硅绝缘电缆)等;另一种是按安全级别分,核电站用电缆的安全级别属于ie级,同时应具有4o年以上的使用寿命,ie级核电站电缆又分为k1、k2和k3,3个安全等级。

3、现有核电站所采用的电缆存在如下诸多不足:

4、一、核电站线缆应用极为重要,而现有的电缆在出现如摩擦、被火源灼烧等情况导致破损时,无法及时的发现修补,有极大的可能导致线缆故障,而导致核电站其他设备受损,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

5、二、现有低压线缆内部为了固定电缆的线芯,多会借助缠绕丝带的方式,而高压电缆则会借助树脂填充物来填满空隙,但由于线缆的长度较长因而导致树脂填充物的消耗量较大,从而导致电缆生产成本较高;

6、三、核电站对线缆的屏蔽性能要求较高,而现有的线缆多数仅具备单层的屏蔽层,并不能很好的起到屏蔽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核电站电缆存在诸多不足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包括护套、塑钢带、屏蔽层、定位层、若干绝缘护套及若干pbt套管,所述护套的内部呈环形开设有三个填充槽一,三个所述填充槽一相互之间均通过护套内部开设的若干连通槽相连通,若干所述连通槽同样呈环形设置有三组,每组由若干个竖向垂直排列的连通槽构成,所述靠近护套端部末尾的连通槽及填充槽一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填充槽一的内部设置有膨胀泡沫,所述密封块用于对填充槽一两端位置进行密封。

5、优选的,所述塑钢带设置于护套的内部,所述塑钢带的外部开设有缠绕槽,所述缠绕槽的内部设置有钢丝,所述塑钢带具备防潮、防生锈、防水、抗腐蚀功能。

6、优选的,所述屏蔽层设置于塑钢带的内部,所述屏蔽层由双层结构组成,其中外层为铜网编制,内层为铝箔织造构成,所述屏蔽层用于减少电磁场对电源或通信线路的影响。

7、优选的,所述定位层设置于屏蔽层的内部,所述定位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定位凸块,若干所述定位凸块为内部中空的半圆弧形块,所述定位凸块的内部开设有填充槽二,所述填充槽二用于填充树脂起到绝缘作用,同时通过定位凸块限制内部线路稳定性。

8、优选的,若干所述pbt套管设置于定位层的内部,若干所述pbt套管的内部均用于包裹光纤,若干所述pbt套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线缆填充油膏材料。

9、优选的,若干所述绝缘护套均设置于定位层的内部,且与若干pbt套管共同呈环形排列,若干所述绝缘护套用于包裹电源线。

10、优选的,所述定位层的内部且位于若干绝缘护套及若安pbt套管相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强芯,所述加强芯为金属材料制作。

11、优选的,所述护套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

12、优选的,所述护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连接环,若干组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螺母槽,所述连接环的顶部与底部且位于螺母槽的边缘处均设置有若干防护片,每组连接环由两个相同间距的连接环构成,若干所述防护片采用橡胶材质倾斜连接,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各防护片保持朝向中心的聚拢状态。

13、优选的,所述护套的外部且位于一组连接环之间设置有若干定位套,若干所述定位套的内部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套材料与护套相同。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设置护套的内部呈环形开设三个填充槽一,同时借助三个填充槽一相互之间均通过护套内部开设的若干连通槽相连通,并于填充槽一的内部填充膨胀泡沫,同时通过连通槽传导使整个护套的内部充满膨胀泡沫,同时于靠近护套端部末尾的连通槽及填充槽一的内部设置密封块,密封填充槽一的两端,避免内部填充料泄露,从而使得当电缆外表出现破损时,能够借助膨胀泡沫及时进行密封填充,以避免电缆破损进一步扩大,同时具备颜色的膨胀泡沫的溢出,使得电缆破损处更加显眼,以使人员及时发现电缆破损,及时进行修补,从而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失发生,极大的提高了电缆使用的安全性能。

17、2、通过于电缆内部添加定位层,并借助定位层内设置的弧形定位凸块的设置,代替完全依靠填充料的填充方式,从而减少了树脂填充料的使用,以节省线缆的制造成本,同时定位凸块的使用相较于填充料更加稳定,不易松动或受挤压而位移。

18、3、通过设置屏蔽层,同时屏蔽层由双层结构组成,其中外层为铜网编制,内层为铝箔织造构成,以减少电磁场对电源或通信线路的影响,防止线路向外辐射电磁能,同时双层的屏蔽结构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电缆的屏蔽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包括护套(1)、塑钢带(4)、屏蔽层(7)、定位层(8)、若干绝缘护套(13)及若干pbt套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的内部呈环形开设有三个填充槽一(3),三个所述填充槽一(3)相互之间均通过护套(1)内部开设的若干连通槽(2)相连通,若干所述连通槽(2)同样呈环形设置有三组,每组由若干个竖向垂直排列的连通槽(2)构成,所述靠近护套(1)端部末尾的连通槽(2)及填充槽一(3)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块(11),所述填充槽一(3)的内部设置有膨胀泡沫(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钢带(4)设置于护套(1)的内部,所述塑钢带(4)的外部开设有缠绕槽(5),所述缠绕槽(5)的内部设置有钢丝(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7)设置于塑钢带(4)的内部,所述屏蔽层(7)由双层结构组成,其中外层为铜网编制,内层为铝箔织造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层(8)设置于屏蔽层(7)的内部,所述定位层(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定位凸块(9),若干所述定位凸块(9)为内部中空的半圆弧形块,所述定位凸块(9)的内部开设有填充槽二(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pbt套管(14)设置于定位层(8)的内部,若干所述pbt套管(14)的内部均用于包裹光纤(15),若干所述pbt套管(14)的内部均设置有填充物(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绝缘护套(13)均设置于定位层(8)的内部,且与若干pbt套管(14)共同呈环形排列,若干所述绝缘护套(13)用于包裹电源线(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层(8)的内部且位于若干绝缘护套(13)及若安pbt套管(14)相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强芯(18),所述加强芯(18)为金属材料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连接环(19),若干组所述连接环(19)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22),所述连接槽(22)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螺母槽(23),所述连接环(19)的顶部与底部且位于螺母槽(23)的边缘处均设置有若干防护片(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的外部且位于一组连接环(19)之间设置有若干定位套(20),若干所述定位套(20)的内部均开设有定位槽(2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涉及电缆领域。该核电站用高屏蔽性的复合型电缆,包括护套、塑钢带、屏蔽层、定位层、若干绝缘护套及若干PBT套管,所述护套的内部呈环形开设有三个填充槽一,三个所述填充槽一相互之间均通过护套内部开设的若干连通槽相连通,若干所述连通槽同样呈环形设置有三组,每组由若干个竖向垂直排列的连通槽构成,所述靠近护套端部末尾的连通槽及填充槽一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块。通过设置的护套内部呈环形开设三个填充槽一,并于填充槽一的内部填充膨胀泡沫,使得当电缆外表出现破损时,能够借助膨胀泡沫及时进行密封填充,以避免电缆破损进一步扩大,提示人员及时发现电缆破损,及时进行修补。

技术研发人员:韩俊宝,朱元忠,夏候东,郑斌,李志轩,徐晓丽,周俊,朱道进,高美玲,陶恒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