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密封结构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4947发布日期:2023-11-17 14:5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径向密封结构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径向密封结构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1、对于连接器中的密封结构,无论是电机还是控制器部件,在保证常规密封性能及低成本的前提下,对径向密封中密封结构的适配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传统密封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密封圈16的整体结构呈环形,安装于对应密封槽内。该传统密封结构中,如若密封区域的尺寸较大,该处胶质密封圈16在与插件配合安装过程中,极易出现密封圈16堆积、扭曲变形等问题,且与插件配合安装后,密封圈16结构多被产品外壳包裹,密封圈16堆积、扭曲变形等问题不易被及时察觉。因此,就会造成密封效果差,连接器故障率高等问题。

2、当径向密封区域尺寸较大时,为了解决常规密封圈16装配后易堆积、易扭曲变形等密封缺陷问题,现有技术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3、法一、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将产品密封结构注塑固定于特定位置,如图2、图3所示,图中的注塑密封胶圈17均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固定在密封槽内。

4、法二、采用胶水对常规密封圈16进行固定,以增加常规密封圈16密封的稳定性。

5、上述两种方法主要存在以下显著缺点:

6、法一、二次注塑法需要增加特定的橡胶注塑模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还受产品结构的影响较大,很多时候实施难度较高或根本无法实施。

7、法二、胶水增固法要额外增加胶水等生产材料的消耗,还会增加点胶等相关生产工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

8、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密封结构进行结构改进,使其密封效果好,且结构稳固,对于提高密封效果,节约生产成本来说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为:设计并制备一种径向密封结构及连接器,以解决常规径向密封过程中,密封胶圈在外力作用下易堆积和扭曲变形的问题,实现提高密封效果,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目的。

2、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径向密封结构,其安装在待密封件上,包括沿待密封部位周向卡箍设置的密封胶圈主体,以及跨设在密封胶圈主体上的固定隔筋,所述的密封胶圈主体和固定隔筋均贴合于待密封件的外表面设置。

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隔筋的高度为高于密封胶圈主体的高度、低于密封胶圈主体的高度和等于密封胶圈主体的高度中的至少一种。

4、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隔筋跨设在环状密封胶圈主体的长侧边之间,或跨设在环状密封胶圈主体上易偏移变形的部位。

5、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隔筋呈门字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隔筋突出于密封胶圈主体设置,且固定隔筋呈与密封胶圈主体多点连接的爪状结构。

7、进一步的,在固定隔筋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钩挂固定于待密封件上结构的钩挂孔。

8、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隔筋突出于密封胶圈主体设置,且固定隔筋呈朝向环状密封胶圈主体内侧开口的l型结构,l型结构固定隔筋的一端与密封胶圈主体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钩挂固定于待密封件上结构的钩挂孔。

9、进一步的,该径向密封结构还包括配合设置在固定隔筋外侧的定位压板,定位压板的内侧壁贴合于固定隔筋的外壁面设置,在定位压板的开口端内侧还设置有侧压斜面,该侧压斜面与固定隔筋连接密封胶圈主体部位的连接部斜面贴合设置,用于避免密封缺陷。

10、进一步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以及设置在连接器主体上的屏蔽组件、电控侧密封组件和变速箱侧密封组件,连接器主体包括绝缘体部件以及镶设在绝缘体部件上的多个连接铜排,连接铜排延伸出绝缘体部件的上下两端设置,在绝缘体部件上还开设有隔筋槽;

11、所述的电控侧密封组件包括配合设置在连接器主体上端的径向密封结构和压铆螺母,压铆螺母配合设置在连接铜排上,径向密封结构包括沿绝缘体部件上部周向卡箍设置的密封胶圈主体、跨设在环状密封胶圈主体两条长侧边之间的多个固定隔筋,以及配合设置在固定隔筋外侧的电控侧压板,所述的多个固定隔筋左右间隔设置在每相邻两个连接铜排之间,并与绝缘体部件上开设的隔筋槽一一配合设置,电控侧压板的内侧壁贴合于固定隔筋的外壁面设置,在电控侧压板的开口端内侧还设置有侧压斜面,该侧压斜面与固定隔筋连接密封胶圈主体部位的连接部斜面贴合设置;

12、所述的变速箱侧密封组件包括配合设置在连接器主体下端的密封单元和压铆螺母,压铆螺母配合设置在连接铜排上,密封单元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界面防油胶圈、多个铜排胶圈和变速箱侧压板,界面防油胶圈卡箍设置在绝缘体部件的下部周向上,多个铜排胶圈一一配合套设在多个连接铜排上,变速箱侧压板的内侧壁贴合于铜排胶圈的外壁面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组件包括设置在绝缘体部件上的长屏蔽、端屏蔽和金属外壳,长屏蔽和端屏蔽相互配合围设在绝缘体部件的周向上,金属外壳套设在绝缘体部件的外侧。

14、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的一种径向密封结构及连接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密封效果好。径向密封结构中跨设在密封胶圈主体上的固定隔筋能够对密封胶圈主体上强度较低、易受外界影响使自身状态发生偏移的部位间进行相互牵引、固定,以增加整体密封结构的强度,避免环状密封胶圈在外力作用下堆积、扭曲变形等问题的发生,进而提升密封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密封结构和方法来说,本发明一种径向密封结构,无需外加特定的橡胶注塑模具,也无需额外增加胶水等生产耗材,更不必增加点胶等相关生产工序,从而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径向密封结构本身受产品结构影响小,安装使用便捷,且结构稳固,使用后可大大提升密封效果,实用效果好。

16、2、本发明的一种径向密封结构及连接器,将密封胶圈主体上的固定隔筋设置成了“门”字型结构,该“门”字型固定隔筋结构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外部形态特点设计为方形结构、圆弧状结构,或其他产品随形相似结构。该固定隔筋的设置方式可以对大跨度的密封胶圈主体结构起到分段固定的作用。通过在装配过程中对较长或易变形位置的牵引,避免密封胶圈堆积变形,从而保证配合公差,改善密封效果。

17、3、本发明的一种径向密封结构及连接器,跨设在密封胶圈主体上,起牵引作用的固定隔筋部分可高于或低于沿周密封胶圈主体的高度,用以减小连接器密封区域的产品结构限制,满足具有不同高度落差的密封需求。

18、4、本发明的一种径向密封结构及连接器,在固定隔筋的上部还设置有定位压板,该压板可通过端部的斜角及其他部位的平面对固定隔筋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当密封胶圈放置在连接器上时,“门”型固定隔筋进入对应的隔筋槽中,通过装配压板后,限制密封胶圈主体结构在挤压受力后的移位;压板内侧壁会贴合固定隔筋外侧壁装配,为增加对密封胶圈的进一步限位,在压板端部内侧增加斜面,压板斜面对胶圈主体与固隔筋连接位置斜面施加侧向压力进行限位,进一步避免密封胶圈受力超出配合位置,造成密封缺陷。定位压板整体可循序推动密封胶圈主体和固定隔筋到达设定位置,且保证固定隔筋与压板、连接器平面的充分接触,保证其密封性能。

19、5、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在与固定隔筋相配合的连接器主体上,位于绝缘体部件部位间增设有隔筋槽,可有效提高与径向密封结构相配合的,绝缘体部件零件的抗变形能力,进而改善产品主体的成型及尺寸配合状态。

20、附图说明

21、图1为传统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传统注塑密封的结构示意图1;

23、图3为传统注塑密封的结构示意图2;

24、图4为本发明的径向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径向密封结构在连接器上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图8的a处剖开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图8的b处剖开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爆炸图;

36、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连接器的装配示意图;

37、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连接器装配后的剖切示意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