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78802发布日期:2023-10-21 14: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层用于提供高电平,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提供低电平,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所述第一配向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配向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对应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配向辅助体和第二配向辅助体,所述第一配向辅助体设于所述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配向辅助体设于所述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以在施加电场和光照时,所述第一配向辅助体与所述第一配向层匹配对接,所述第二配向辅助体与所述第二配向层匹配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辅助体包括正电荷控制剂层,所述正电荷控制剂层设于所述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以在施加电场时,所述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向所述第一电极层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辅助体和第二配向辅助体均包括感光分子,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均为有机高分子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有多个,一所述第一电极层对应一所述第二电极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层的覆盖面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覆盖面内,所述第一配向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边缘间隔设置,以显露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层的表面;

6.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层用于提供高电平,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提供低电平,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所述第一配向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配向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对应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配向辅助体和第二配向辅助体,所述第一配向辅助体设于所述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配向辅助体设于所述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的负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电场的步骤,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电场的步骤之前,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辅助体包括正电荷控制剂层,所述正电荷控制剂层设于所述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配向辅助体包括负电荷控制剂层,所述负电荷控制剂层设于所述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的负极;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阵列基板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若干线路层,若干所述线路层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线路层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极层提供高电平,并用于向所述第二电极层提供低电平。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同层设置,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第一配向层设于第一电极层,第二配向层设于第二电极层,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对应设置,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配向辅助体和第二配向辅助体,第一配向辅助体设于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第二配向辅助体设于纳米棒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施加电场和光照时,第一配向辅助体与第一配向层匹配对接,第二配向辅助体与第二配向层匹配对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纳米棒发光二极管排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整个显示器的亮度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然龙,谢俊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