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70966发布日期:2023-11-09 11:3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讯,尤其涉及一种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射频器件产生的电磁信号会相互干扰。尤其是相距较近的情况下,信号传输线会依次经过多个射频器件,这就对信号传输线的隔离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介质材料对信号传输线内的电磁信号进行防护,可以起到较好地隔离作用。但是也进一步提高了信号传输线的插入损耗,使得电磁信号受到衰减。如何在保证隔离度的前提下,降低电磁信号的衰减,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及电子设备,利用与带状传输线耦合的信号隔离部,对导行电磁波进行隔离和引导。提高了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了电磁信号的损耗。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包括:

3、带状传输线;

4、介质部,设有第一布设层,第二布设层和位于第一布设层和第二布设层之间的第三布设层;以及

5、信号隔离部,与带状传输线耦合并包括第一带体和与第一带体电性连接的第二带体,第一带体布设于第一布设层,第二带体布设于第二布设层,带状传输线布设于第三布设层;

6、第一带体包括多个第一微带线和多个第二微带线,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沿第一带体的延伸方向交替地排列形成波导体,第一带体开设多个第一窗口,多个第一窗口沿带状传输线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相邻的两个第一窗口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微带线,在第一带体的宽度方向上,第一窗口的两侧形成两个第二微带线。

7、进一步地,第一窗口为矩形窗,矩形窗的长边与第一带体的延伸方向垂直,多个矩形窗的短边对齐。

8、进一步地,矩形窗短边的边长小于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工作波长的十分之一,且相邻的两个矩形窗相对侧边缘大于预定距离。

9、进一步地,信号隔离部还包括:

10、两个第三带体,布设于第三布设层且间隔设置于带状传输线的两侧;

11、第三带体同时与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的部分区域对应并电性连接。

12、进一步地,带状传输线沿预定方向延伸;

13、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两个第三带体沿带状传输线的延伸方向并排延伸。

14、进一步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延伸方向的中心线与带状传输线对应;

15、两个第三带体相对于带状传输线对称设置。

16、进一步地,第二带体包括多个第一微带线和多个第二微带线,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沿第二带体的延伸方向交替地排列形成波导体,第二带体开设多个第二窗口,多个第二窗口沿带状传输线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两个第二窗口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微带线,在第一带体宽度方向上,第二窗口的两侧形成两个第二微带线。

17、进一步地,在第一带体的厚度方向上,多个第二窗口的排列方向与多个第一窗口的排列方向重合并与带状传输线对应,且第一带体的边缘和第二带体的边缘重合。

18、进一步地,在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交替地间隔排列。

19、进一步地,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均为矩形窗且形状相同,矩形窗的邻边不等长,多个第一窗口和多个第二窗口的长边垂直于第一带体的延伸方向;

20、在第一带体的厚度方向上,第二窗口与相邻的两个第一窗口的距离相同,多个第一窗口的短边与多个第二窗口同侧的短边对齐。

21、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第一窗口相对侧的长边间距大于或等于第一窗口短边长度的两倍,且相邻的两个第二窗口相对侧的长边间距大于或等于第二窗口短边长度的两倍。

22、进一步地,两个第三带体至带状馈电的距离相同;

23、第一窗口同时与带状传输线和两个第三带体相对侧的边缘对应。

24、进一步地,信号隔离部包括多个电性连接件,多个电性连接件一端与第一带体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三带体与第二带体连接;

25、多个电性连接件布设于第一窗口的两侧并沿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

26、进一步地,多个电性连接件组成多对电性连接件,各对电性连接件相对于第一带体延伸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27、各对电性连接件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带体延伸方向垂直,在第一带体的延伸方向上,多个电性连接件的间距相同。

28、进一步地,第一带体包括两个第一延伸段和位于两个第一延伸段之间的第一区间;

29、在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的边缘重合;

30、多个第一窗口均开设于第一区间,多对电性连接件沿第一带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31、进一步地,第一带体还具有多个第三窗口,第一窗口和第三窗口均为矩形窗,第一窗口的长边与第一带体的延伸方向垂直;

32、多个第三窗口与多个第一窗口一一对应地交叉形成十字窗口。

33、进一步地,介质部包括堆叠设置的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第三布设层形成于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之间,第一布设层形成于第一介质板背离第二介质板的一侧,第二布设层形成于第二介质板背离第一介质板的一侧。

34、进一步地,第一介质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介质板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第二通孔一一对应;

35、信号隔离部包括与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电性连接件,电性连接件为形成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壁的导电层。

36、进一步地,带状传输线的长度方向上包括多个延伸段,多个延伸段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中间段,中间段与全部第一窗口对应设置,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设置于中间段的两端,中间段的宽度被配置为小于第一段且大于第二段,或同时大于第一段和第二段。

37、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

38、根据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

39、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及电子设备,将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设置在带状传输线的两侧,并将信号隔离部与带状传输线耦接。由此,在带状传输线传导导行电磁波时,由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形成的波导体,其延伸方向与带状传输线的长度方向一致,可以便于带状传输线上的导行电磁波耦合至第一带体上。提高了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传输性能,降低了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插入损耗。另一方面,在第一带体上开设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窗口,以在第一带体上形成波导体。同时还能减少甚至避免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隔离度变差,保证了设置在电子设备内部时,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抗干扰能力。再一方面,第一带体上的波导体还可以匹配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阻抗,进一步了提升传输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41)为矩形窗,所述矩形窗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带体(11)的延伸方向垂直,多个所述矩形窗的短边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窗短边的边长小于所述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工作波长的十分之一,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矩形窗相对侧边缘大于预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隔离部(1)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传输线沿预定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1)和所述第二带体(12)延伸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带状传输线(3)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12)包括多个第一微带线(51)和多个第二微带线(52),所述第一微带线(51)和所述第二微带线(52)沿所述第二带体(12)的延伸方向交替地排列形成波导体,所述第二带体(12)开设多个第二窗口(42),多个所述第二窗口(42)沿所述带状传输线(3)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两个所述第二窗口(42)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第一微带线(51),在所述第一带体(11)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窗口(42)的两侧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微带线(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带体(11)的厚度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窗口(42)的排列方向与多个所述第一窗口(41)的排列方向重合并与所述带状传输线(3)对应,且所述第一带体(11)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带体(12)的边缘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窗口(41)与所述第二窗口(42)交替地间隔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41)和所述第二窗口(42)均为矩形窗且形状相同,所述矩形窗的邻边不等长,多个所述第一窗口(41)和多个所述第二窗口(42)的长边垂直于所述第一带体(11)的延伸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窗口(41)相对侧的长边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窗口(41)短边长度的两倍,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窗口(42)相对侧的长边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窗口(42)短边长度的两倍。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带体(13)至所述带状传输线(3)的距离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隔离部(1)包括多个电性连接件(16),多个所述电性连接件(16)一端与所述第一带体(1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带体(13)与所述第二带体(12)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性连接件(16)组成多对所述电性连接件(16),各对所述电性连接件(16)相对于所述第一带体(11)延伸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1)包括两个第一延伸段(17)和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段(17)之间的第一区间(14);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1)还具有多个第三窗口(43),所述第一窗口(41)和所述第三窗口(43)均为矩形窗,所述第一窗口(41)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带体(11)的延伸方向垂直;

17.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部(2)包括堆叠设置的第一介质板(24)和第二介质板(25),所述第三布设层(23)形成于所述第一介质板(24)和所述第二介质板(25)之间,所述第一布设层(21)形成于所述第一介质板(24)背离所述第二介质板(25)的一侧,所述第二布设层(22)形成于第二介质板(25)背离所述第一介质板(24)的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板(24)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41),所述第二介质板(25)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51),多个所述第一通孔(241)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251)一一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传输线(3)的长度方向上包括多个延伸段,多个所述延伸段包括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中间段(33),所述中间段(33)与全部所述第一窗口(4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段(31)和所述第二段(32)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段(33)的两端,所述中间段(33)的宽度被配置为小于所述第一段(31)且大于所述第二段(32),或同时大于所述第一段(31)和所述第二段(32)。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磁信号传输结构及电子设备,将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设置在带状传输线的两侧,并将信号隔离部与带状传输线耦接。由此,在带状传输线传导导行电磁波时,由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形成的波导体,其延伸方向与带状传输线的长度方向一致,可以便于带状传输线上的导行电磁波耦合至第一带体上。提高了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传输性能,降低了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插入损耗。另一方面,在第一带体上开设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窗口,以在第一带体上形成波导体。同时还能减少甚至避免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隔离度变差,保证了设置在电子设备内部时,电磁信号传输结构的抗干扰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郭星宇,付荣,吴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