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0630发布日期:2023-11-18 09:0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影响太阳能电池性能(例如光电转换效率)的原因包括光学损失以及电学损失,光学损失包括电池前表面反射损失、接触栅线的阴影损失以及长波段的非吸收损失等,电学损失包括半导体表面及体内的光生载流子复合、半导体和金属栅线的接触电阻以及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电阻等的损失。

2、太阳能电池片中通过设置副栅和主栅对电池片产生的电流的汇集和输出,并通过设置在主栅上的焊盘将电池片产生的电流传输到组件端。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对电流的收集能力较弱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至少有利于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2、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基底具有第一边缘以及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为基底沿第一方向的边缘,第二边缘为基底沿第二方向的边缘;钝化层,钝化层位于基底上;多个副电极,多个副电极在基底上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副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副电极贯穿钝化层与基底接触;至少一个主电极,主电极位于钝化层表面,主电极包括:两个靠近第二边缘的连接垫;连接线,连接线靠近第二边缘的端口闭合,连接线除端口以外的部分表面与每一连接垫接触;位于连接垫与相邻的第二边缘之间的连接线的第一截面积大于位于连接垫之间的连接线的第二截面积。

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截面积与第二截面积的差值与连接垫与相邻的第二边缘的间距大小成正比。

4、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连接垫与第二边缘之间的连接线的第一宽度大于位于连接垫之间的连接线的第二宽度。

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垫,第二连接垫位于相邻的连接垫之间;连接线与每一第二连接垫接触;对同一主电极,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垫之间的连接线的第三截面积最小。

6、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连接垫与第二连接垫之间的连接线的第四截面积大于等于第三截面积。

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垫的面积大于第二连接垫的面积。

8、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电极包括:两个第一主电极,第一主电极靠近第一边缘;至少一条第二主电极,第二主电极位于相邻的第一主电极之间,第二主电极位于钝化层表面。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电极包括:两个靠近第二边缘的第一子连接垫,第一连接线,且第一连接线靠近第二边缘的端口闭合,第一连接线除端口以外的部分表面与每一第一子连接垫接触;位于第一子连接垫与相邻的第二边缘之间的第一连接线的第五截面积大于位于第一子连接垫之间的第一连接线的第六截面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电极包括: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线靠近第二边缘的端口闭合,第一连接线的截面积大于等于第二连接线的截面积。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电极还包括:第二子连接垫,第二子连接垫靠近第二边缘,第二子连接垫与第二连接线接触;沿第二方向,第一子连接垫与第二边缘的第一距离大于第二子连接垫与第二边缘的第二距离。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的交界处具有倒角,第一主电极靠近倒角,沿第二方向,第一子连接垫位于倒角沿第二方向以外的边缘区域。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为背接触电池,副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主电极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栅线结构以及第二栅线结构,第一栅线结构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二栅线结构与第二电极电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栅线结构与第二栅线结构沿第一方向错位排布。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边缘的副电极的截面积大于远离第一边缘的副电极的截面积。

16、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串,电池串由多个如上述实施例任一项太阳能电池连接而成;封装层,封装层用于覆盖电池串的表面;盖板,盖板用于覆盖封装层远离电池串的表面。

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中,主电极包含连接垫以及连接线,可以通过设置连接线的宽度较细降低有效遮光面积,同时减少电阻损失,从而提高组件总功率。此外,由于组成主栅的连接线分布更密集,主栅和细栅之间的接触点可以更多,在硅片隐裂和微裂部位电流传导的路径更加优化,因此由于微裂造成的损失被大大减小,有利于提高产线的产量。连接垫与相邻的第二边缘之间的连接线的第一截面积大于位于连接垫之间的连接线的第二截面积,位于第二边缘以及连接垫的连接线的宽度较大,可以缓解连接垫的焊接应力,以使焊带与主电极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此外,较宽的连接线可以缓解连接垫的收集压力,提升载流子的传输能力,较宽的连接线具有较多的传输面积用于收集电流,较细的连接线可以减少遮挡面积,降低光学损失。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面积与所述第二截面积的差值与所述连接垫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边缘的间距大小成正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连接垫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所述连接线的第一宽度大于位于所述连接垫之间的连接线的第二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垫,所述第二连接垫位于相邻的所述连接垫之间;所述连接线与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垫接触;对同一所述主电极,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垫之间的所述连接线的第三截面积最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连接垫与所述第二连接垫之间的所述连接线的第四截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三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垫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垫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极包括:两个第一主电极,所述第一主电极靠近所述第一边缘;至少一条第二主电极,所述第二主电极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主电极之间,所述第二主电极位于所述钝化层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电极包括:两个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第一子连接垫,第一连接线,且所述第一连接线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端口闭合,所述第一连接线除所述端口以外的部分表面与每一所述第一子连接垫接触;位于所述第一子连接垫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第五截面积大于位于所述第一子连接垫之间的第一连接线的第六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电极包括: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端口闭合,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截面积大于等于第二连接线的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电极还包括:第二子连接垫,所述第二子连接垫靠近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二子连接垫与所述第二连接线接触;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子连接垫与所述第二边缘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子连接垫与所述第二边缘的第二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的交界处具有倒角,所述第一主电极靠近所述倒角,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子连接垫位于所述倒角沿所述第二方向以外的边缘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为背接触电池,所述副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主电极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栅线结构以及第二栅线结构,所述第一栅线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栅线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栅线结构与第二栅线结构沿第一方向错位排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一边缘的所述副电极的截面积大于远离所述第一边缘的所述副电极的截面积。

15.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伏领域,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基底具有第一边缘以及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为基底沿第一方向的边缘,第二边缘为基底沿第二方向的边缘;钝化层,钝化层位于基底上;至少一个主电极,所述主电极位于所述钝化层表面,所述主电极包括:两个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连接垫;连接线,所述连接线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端口闭合,所述连接线除所述端口以外的部分表面与每一所述连接垫接触;位于所述连接垫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所述连接线的第一截面积大于位于所述连接垫之间的连接线的第二截面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至少可以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亮,郭志球,关迎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