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1618发布日期:2023-11-17 17:5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车辆、通信设备、不间断电源等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加,对于配套使用的继电器需求大增,同时对继电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要求继电器具备大电流载流能力和直流负载切换能力。

2、公告号为cn108550503b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一种直流接触器,采用了双线圈直流接触器;包括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两个线圈,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的切换是由辅助静触头和辅助动触头的配合来实现,而辅助静触头和辅助动触头是与动触头和静触头设置在同一侧并通过滑动架的凸起部进行拨动;二组触头设置在同一侧,结构复杂且容易相互干扰。同时,如该专利文献的图7所示,为了让位辅助静触头和辅助动触头,对上方的导磁的安装板进行镂空设计,如此,也会降低安装板的导磁效率。而且,现有设计将二组触头设置在同一侧,这样设计在磁路部分与接触部分装配完,产品实际实现功能后,无法对辅助触点进行检测,如果要对辅助触点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拆解产品,但拆解产品也就对产品产生了结构上的破坏,无法对产品进行准确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继电器,通过对结构的优化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继电器,包括基座以及分别装配于基座上下两侧的接触部分和电磁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包括静触头和位于静触头上方的动触头,所述电磁部分包括线圈组件、静铁芯、动铁芯、复原弹簧和推杆,所述动铁芯位于静铁芯上方并连接所述动触头,所述复原弹簧设置在静铁芯和动铁芯之间,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具有启动和保持两种工作模式的线圈以及用于切换线圈的工作模式的辅助触头,所述辅助触头设置在电磁部分的底部,所述推杆装配于动铁芯上,其尾部穿过静铁芯并对应所述辅助触头。

4、如此设置,通过静铁芯、动铁芯和推杆的布局设置,将接触部分与辅助触头分布在上下两侧,线圈通电驱动动铁芯的下移而使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同时通过推杆触发辅助触头,使线圈由驱动模式切换至保持模式。上下分布的结构,避免接触部分与辅助触头位置靠近而相互干扰,也不需要在导磁的安装板上进行大面积镂空来进行让位。

5、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部分还包括线圈架、u型磁轭和导磁的安装板,所述线圈架具有上凸缘、下凸缘和位于上凸缘和下凸缘之间的绕线轴,所述线圈缠绕于绕线轴上,所述静铁芯、动铁芯、复原弹簧和推杆位于绕线轴的中心通孔内,所述u型磁轭的底板设置于下凸缘上,其二个侧板分别位于绕线轴的两侧,所述安装板设置在上凸缘上并与u型磁轭的二个侧板相连接;所述安装板固定于基座上并开设有供动铁芯活动的上通孔,所述u型磁轭的底板上开设有供推杆活动的下通孔。

6、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触头包括相配合的辅助动簧和辅助静簧,所述辅助动簧和辅助静簧均装配在线圈架的下凸缘上并延伸至u型磁轭的底板的下方位置,所述推杆的尾部对应所述辅助动簧。

7、进一步的,所述线圈架的上凸缘和下凸缘均装配有一组连接线圈的端子,装配在上凸缘的端子为线圈端子,用于外接电路;装配在下凸缘的端子为辅助端子,一组辅助端子分别连接所述辅助动簧和辅助静簧。

8、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动簧和辅助静簧均具有插入部和端子连接部,所述插入部固定插设于下凸缘上,所述端子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辅助端子穿设于连接孔内并与端子连接部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头部设置有抵接帽,所述抵接帽的上端面抵接在动铁芯上,所述复原弹簧套设于推杆上,其上端抵接在抵接帽的下端面上,其下端抵接在静铁芯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让位通孔,所述让位通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位动铁芯上移的限位台阶,所述动铁芯的上端固定有绝缘框架,所述动触头装配于绝缘框架内,且动触头与绝缘框架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对动触头施加一个向下的弹力。

11、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位于让位通孔外围并向上延伸的二个限位柱,二个限位柱对立设置,所述绝缘框架可上下活动的限制在二个限位柱之间。

12、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静铁芯、动铁芯和推杆的布局设置,将接触部分与辅助触头分布在上下两侧,线圈通电驱动动铁芯的下移而使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同时通过推杆触发辅助触头,使线圈由驱动模式切换至保持模式。接触部分与辅助触头上下分布的结构,避免接触部分与辅助触头位置靠近而相互干扰,也不需要在导磁的安装板上进行大面积镂空来进行让位。在布局上,可装配及实现工艺简便,且磁轭利用率高。

14、2.辅助触头设置在电磁部分20的底部,使其外露,能够在产品完成装配实现功能时,仍然可以对辅助触点的接触状态进行检测,同时,产品分析时也可以在不破坏产品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分析,更能够准确的分析到失效原因。

15、3.让位通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位动铁芯上移的限位台阶,如此,动触头部分的上移范围由基座的限位台阶与动铁芯的限位来实现,无需在基座的上侧设置限高结构,进一步的简化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继电器,包括基座以及分别装配于基座上下两侧的接触部分和电磁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包括静触头和位于静触头上方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部分包括线圈组件、静铁芯、动铁芯、复原弹簧和推杆,所述动铁芯位于静铁芯上方并连接所述动触头,所述复原弹簧设置在静铁芯和动铁芯之间,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具有启动和保持两种工作模式的线圈以及用于切换线圈的工作模式的辅助触头,所述辅助触头设置在电磁部分的底部,所述推杆装配于动铁芯上,其尾部穿过静铁芯并对应所述辅助触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部分还包括线圈架、u型磁轭和导磁的安装板,所述线圈架具有上凸缘、下凸缘和位于上凸缘和下凸缘之间的绕线轴,所述线圈缠绕于绕线轴上,所述静铁芯、动铁芯、复原弹簧和推杆位于绕线轴的中心通孔内,所述u型磁轭的底板设置于下凸缘上,其二个侧板分别位于绕线轴的两侧,所述安装板设置在上凸缘上并与u型磁轭的二个侧板相连接;所述安装板固定于基座上并开设有供动铁芯活动的上通孔,所述u型磁轭的底板上开设有供推杆活动的下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触头包括相配合的辅助动簧和辅助静簧,所述辅助动簧和辅助静簧均装配在线圈架的下凸缘上并延伸至u型磁轭的底板的下方位置,所述推杆的尾部对应所述辅助动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的上凸缘和下凸缘均装配有一组连接线圈的端子,装配在上凸缘的端子为线圈端子,用于外接电路;装配在下凸缘的端子为辅助端子,一组辅助端子分别连接所述辅助动簧和辅助静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动簧和辅助静簧均具有插入部和端子连接部,所述插入部固定插设于下凸缘上,所述端子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辅助端子穿设于连接孔内并与端子连接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头部设置有抵接帽,所述抵接帽的上端面抵接在动铁芯上,所述复原弹簧套设于推杆上,其上端抵接在抵接帽的下端面上,其下端抵接在静铁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让位通孔,所述让位通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位动铁芯上移的限位台阶,所述动铁芯的上端固定有绝缘框架,所述动触头装配于绝缘框架内,且动触头与绝缘框架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对动触头施加一个向下的弹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位于让位通孔外围并向上延伸的二个限位柱,二个限位柱对立设置,所述绝缘框架可上下活动的限制在二个限位柱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基座以及分别装配于基座上下两侧的接触部分和电磁部分,接触部分包括静触头和位于静触头上方的动触头,电磁部分包括线圈组件、静铁芯、动铁芯、复原弹簧和推杆,动铁芯位于静铁芯上方并连接动触头,复原弹簧设置在静铁芯和动铁芯之间,线圈组件包括具有启动和保持两种工作模式的线圈以及用于切换线圈的工作模式的辅助触头,辅助触头设置在电磁部分的底部,推杆装配于动铁芯上,其尾部穿过静铁芯并对应辅助触头。接触部分与辅助触头上下分布的结构,避免位置靠近而相互干扰,也不需要在导磁的安装板上进行大面积镂空来进行让位。在布局上,可装配及实现工艺简便,且磁轭利用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朱艺青,刘新宇,谭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