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7727发布日期:2024-01-06 23:3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升,以及众多国家对于化石能源燃烧气体排放限制政策的实施,使得以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光伏行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太阳能发电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在传统能源日趋枯竭的背景下,太阳能发电越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具体来说,太阳能发电是一种利用半导体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其核心单元是光伏组件,而光伏组件在封装过程中会用到胶膜,胶膜是光伏组件的核心材料之一,在光伏组件的玻璃盖板与电池串之间贴设胶膜不但可对电池串起到黏结密封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的效率。

2、通常情况下,胶膜的成本占光伏组件总成本的4%-7%左右,如果能降低胶膜的成本,就能大大降低光伏组件的总成本,因此胶膜的降本在光伏组件的降本中尤为重要。然而,由于胶膜内部的介质具有流动性,在玻璃盖板对胶膜进行层压的过程中,胶膜内部的介质会产生流动,导致胶膜的厚度不一。随着光伏组件的降本需求日益提升,胶膜的克重也逐年降低,若想降低胶膜的克重,就要对胶膜进行减薄,从而容易造成焊带刺穿胶膜的现象发生,对胶膜的减薄及克重的降低带来较大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光伏组件在对胶膜进行减薄时容易造成焊带刺穿胶膜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胶膜进行减薄以降低成本且不会造成上述问题的光伏组件。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串模组、保护膜和盖板,所述保护膜贴合并覆盖所述电池串模组的相对两侧,所述盖板贴合于所述保护膜背离所述电池串模组的一侧,所述电池串模组包括至少两组电池组、汇流条和焊带,相邻的两组所述电池组在第一方向上通过所述汇流条相互连接,每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片电池片,且每组所述电池组的所述多片电池片在第二方向上通过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焊带相互连接;

3、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有焊带中,至少位于光伏组件边缘的所述焊带的截面积小于其余所述焊带的截面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电池组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首尾两端的所述焊带的截面积小于其余所述焊带的截面积。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带为圆丝焊带,所有所述圆丝焊带中,外径较小的所述圆丝焊带的外径比外径较大的所述圆丝焊带的外径小0mm~0.2mm。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具有至少两组,所述汇流条相应地具有多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中间的所述汇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其余所述汇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中间的所述汇流条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其余所述汇流条的厚度。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汇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4mm~8mm,所述汇流条的厚度为0.3mm~0.4mm。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电池组中,所述保护膜靠近所述盖板一侧的外表面与任一所述焊带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一安全距离。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带为圆丝焊带,所述圆丝焊带的外径为0.2mm~0.4mm。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所述焊带中,至少在靠近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焊带上具有压扁部,所述压扁部位于所述焊带的端部,并搭接在所述汇流条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所述保护膜的中部指向所述保护膜的端部的方向上,所述保护膜的厚度逐渐减小。

13、上述光伏组件,通过至少减小位于光伏组件边缘的焊带的截面积,并保持其余焊带的截面积不变,使得位于光伏组件边缘的焊带的截面积小于其余焊带的截面积,虽然在光伏组件进行层压时,盖板会使保护膜(即胶膜)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中间部分的厚度,但是由于靠近光伏组件边缘的焊带的截面积较小,在对保护膜进行减薄后,每根焊带与保护膜表面之间仍然能保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从而能够避免因保护膜减薄而造成位于光伏组件头尾两端的焊带刺破保护膜,进而能够避免导致焊带与反光膜中的金属反光层接触而导致短路的情况发生。因而,一方面,能够保证在具有安全距离的条件下减少保护膜的克重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只减小了光伏组件首尾两端焊带的截面积,使得光伏组件中电池串模组的功率并不会受到太大的衰减,从而也能够保证光伏组件在总体功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现降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串模组、保护膜和盖板,所述保护膜贴合并覆盖所述电池串模组的相对两侧,所述盖板贴合于所述保护膜背离所述电池串模组的一侧,所述电池串模组包括至少两组电池组、汇流条和焊带,相邻的两组所述电池组在第一方向上通过所述汇流条相互连接,每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片电池片,且每组所述电池组的所述多片电池片在第二方向上通过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焊带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池组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首尾两端的所述焊带的截面积小于其余所述焊带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为圆丝焊带,所有所述圆丝焊带中,外径较小的所述圆丝焊带的外径比外径较大的所述圆丝焊带的外径小0mm~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具有至少两组,所述汇流条相应地具有多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中间的所述汇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其余所述汇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中间的所述汇流条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其余所述汇流条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4mm~8mm,所述汇流条的厚度为0.3mm~0.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池组中,所述保护膜靠近所述盖板一侧的外表面与任一所述焊带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一安全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为圆丝焊带,所述圆丝焊带的外径为0.2mm~0.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焊带中,至少在靠近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焊带上具有压扁部,所述压扁部位于所述焊带的端部,并搭接在所述汇流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保护膜的中部指向所述保护膜的端部的方向上,所述保护膜的厚度逐渐减小。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串模组、保护膜和盖板,保护膜贴合并覆盖电池串模组的相对两侧,盖板贴合于保护膜背离电池串模组的一侧,电池串模组包括至少两组电池组、汇流条和焊带,所有电池组通过汇流条相互连接,每组电池组包括多片通过若干焊带相互连接的电池片;其中每组所述电池组中,至少位于光伏组件边缘的焊带的截面积小于其余焊带的截面积。使得保护膜减薄后,每根焊带与保护膜表面仍然保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从而能够避免因保护膜减薄而造成头尾两端的焊带刺破保护膜,或焊带与反光膜的金属反光层接触造成膜带短路的情况发生。并且电池串模组的功率并不会有太大衰减,从而也能够保证光伏组件在总体功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现降本。

技术研发人员:陶武松,宋以涛,彭莹莹,谢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