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6605发布日期:2024-03-18 18:0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接触器,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


背景技术:

1、接触器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电流流过线圈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具有控制容量大、低电压释放保护、寿命长、能远距离控制等优点,所以在电气控制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接触器在触点分离的时候会产生电弧,对接触器的内部零部件损害非常大,因此,能越快地灭弧,对接触器的损伤就越小。现有技术中接触器仅仅是在静、动触点的上部安装灭弧罩进行灭弧,当电弧移动至灭弧罩处时,通过灭弧罩虽然能够将电弧熄灭。但是,灭弧罩是固定不动的,且没有其他结构能够加速电弧向灭弧罩移动,因此,在电弧从生成到移动至灭弧罩处这段时间内对接触器的内部还是会产生一定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触器内仅通过灭弧罩进行灭弧导致灭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铁芯、电磁线圈、衔铁、安装在壳体上的固定架、安装在固定架上的静触点、安装在衔铁上的连接架、安装在连接架上的动触点以及灭弧罩,所述静触点和动触点之间设有用于提高灭弧效果的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灭弧组件,每个所述灭弧组件均包括由绝缘材质制成的分隔罩,所述分隔罩的横截面呈l型,且分隔罩的一端与连接架铰接,当分隔罩处于灭弧位置时,分隔罩l型的折角一侧朝向静触点,所述分隔罩的两端均设有灭弧联动组件,所述灭弧联动组件用于驱动分隔罩随着衔铁的移动而转动。

3、进一步,所述灭弧联动组件包括滑动槽和限位杆,所述滑动槽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且滑动槽位于分隔罩的端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分隔罩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滑动槽内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

4、进一步,所述限位杆上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滑动槽内。

5、进一步,所述滑动槽的宽度大于滚轮的直径。

6、进一步,所述分隔罩的两端均设有端板,所述端板用于阻挡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从侧面产生电弧。

7、进一步,所述滑动槽包括竖直部和弧形部,所述弧形部设置在竖直部的上端,所述弧形部跨越的角度小于90度。

8、进一步,当两个分隔罩位于灭弧位置时,两个分隔罩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相对的两个静触点之间的距离。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发明工作中,当静触点和动触点分开的瞬间,分隔罩就转动至两者之间,一方面会提高电弧产生的难度,另一方面会使得电弧的产生需要避开分隔罩,即分隔罩的转动会加快电弧向远离衔铁的方向移动,进而缩短电弧移动至灭弧罩的路程,以实现提高灭弧效率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铁芯(2)、电磁线圈(3)、衔铁(4)、安装在壳体上的固定架(5)、安装在固定架(5)上的静触点(6)、安装在衔铁(4)上的连接架(7)、安装在连接架(7)上的动触点(8)以及灭弧罩(9),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6)和动触点(8)之间设有用于提高灭弧效果的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灭弧组件(10),每个所述灭弧组件(10)均包括由绝缘材质制成的分隔罩(101),所述分隔罩(101)的横截面呈l型,且分隔罩(101)的一端与连接架(7)铰接,当分隔罩(101)处于灭弧位置时,分隔罩(101)l型的折角一侧朝向静触点(6),所述分隔罩(101)的两端均设有灭弧联动组件(11),所述灭弧联动组件(11)用于驱动分隔罩(101)随着衔铁(4)的移动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联动组件(11)包括滑动槽(111)和限位杆(112),所述滑动槽(111)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上且滑动槽(111)位于分隔罩(101)的端部,所述限位杆(112)的一端与分隔罩(10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112)的另一端延伸至滑动槽(111)内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12)上转动设置有滚轮(12),所述滚轮(12)位于滑动槽(1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11)的宽度大于滚轮(1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罩(101)的两端均设有端板(102),所述端板(102)用于阻挡动触点(8)和静触点(6)之间从侧面产生电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11)包括竖直部(13)和弧形部(14),所述弧形部(14)设置在竖直部(13)的上端,所述弧形部(14)跨越的角度小于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当两个分隔罩(101)位于灭弧位置时,两个分隔罩(101)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相对的两个静触点(6)之间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铁芯、电磁线圈、衔铁、固定架、静触点、连接架、动触点以及灭弧罩,静触点和动触点之间设有灭弧机构,灭弧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灭弧组件,每个灭弧组件均包括由绝缘材质制成的分隔罩,当分隔罩处于灭弧位置时,分隔罩L型的折角一侧朝向静触点,分隔罩的两端均设有灭弧联动组件。本发明工作中,当静触点和动触点分开的瞬间,分隔罩就转动至两者之间,一方面会提高电弧产生的难度,另一方面会使得电弧的产生需要避开分隔罩,即分隔罩的转动会加快电弧向远离衔铁的方向移动,进而缩短电弧移动至灭弧罩的路程,以实现提高灭弧效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炉钢,端木宇翔,蔡瑜,曹文宇,顾申杰,刘正南,李冬冬,宫笑林,费国柱,陈亮,周思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苏中开关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