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压结构及防爆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3946发布日期:2024-01-16 11:3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卸压结构及防爆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爆阀,特别涉及一种卸压结构及防爆阀。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电池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电池内装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混合气体,从而是密封腔体内部气体聚集膨胀,如果压力没有得到及时释放,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严重情况会发生爆炸。因此现有的电池密封腔通常采用防爆阀进行内外气压平衡,通过打开防爆阀上的活塞进行快速卸压或快速充气,但是这类防爆阀平衡内外气压的方式单一,每次调节压差都要通过人为打开活塞,使用时极为不便。

2、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压结构及防爆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防爆阀平衡内外气压的方式单一,每次调节压差都要通过人为打开活塞,使用时极为不便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卸压结构,包括:

4、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第一气孔,第一气孔贯穿活塞两端,且活塞一端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

5、压片,所述压片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上,且压片上设有第一通孔;

6、端盖,所述端盖内置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侧设有贯穿所述端盖的第二通孔,且端盖内置容纳腔的一端伸入所述活塞设有第一环形槽的一端内并固定连接;

7、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两端分别与容纳腔的底侧及压片抵接;

8、t型内塞、压环及第二弹性件,所述t型内塞包括内塞杆及设于内塞杆一端的内塞头,所述内塞头设于活塞内且一侧与所述压片抵接,所述内塞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入容纳腔中,所述内塞杆的杆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压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塞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内塞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环及压片抵接。

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活塞包括头部及杆部,所述杆部的前端与所述头部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气孔贯穿所述杆部两端及头部两侧,所述第一环形槽设于所述杆部后端的内壁上,所述端盖内置容纳腔的一端伸入所述杆部后端内并固定连接。

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卸压结构中,还包括:

11、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压片背离所述内塞头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靠近所述压片的一端及第二弹性件靠近所述压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垫片抵接。

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内塞头与所述内塞杆相接一侧的周边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压片抵接且抵接时密封。

13、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爆阀,其包括防爆阀本体及上述中所述的卸压结构,所述防爆阀本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有贯穿所述防爆阀本体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中设有支架,所述活塞的头部设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头部的一侧与所述容纳槽及所述支架抵接且密封所述第二气孔,所述杆部贯穿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支架卡接。

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防爆阀中,还包括:

15、透气膜及环形支架;所述头部背离所述杆部的一侧设有圆形凹槽,所述透气膜设于所述圆形凹槽内并遮挡所述第一气孔,所述环形支架设于所述圆形凹槽内并压紧所述透气膜。

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防爆阀中,还包括:

17、上盖;所述头部的外周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上盖固定设置在所述头部背离所述杆部的一侧,所述头部背离所述杆部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通气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所述间隙通过所述第一通气凹槽连通。

1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防爆阀中,还包括:

19、磁性盘、柱形护罩及第三弹性件;所述磁性盘卡持在所述圆形凹槽内,且两侧分别与所述上盖及所述环形支架抵接,所述磁性盘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凹槽与圆形凹槽;所述支架包括连杆及圆环,所述连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间隔均匀的设于所述圆环的外周,多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孔的内壁,所述头部的一侧与所述容纳槽、连杆及所述圆环抵接,所述杆部贯穿所述圆环且杆部的外侧与圆环的内壁抵接;所述端盖设有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设有延边,所述第三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杆部上,且第三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延边及所述圆环抵接,所述柱形护罩一端开口,所述柱形护罩罩设在所述端盖、第三弹性件及杆部的外侧,且所述柱形护罩开口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圆环外侧并与所述连杆抵接,所述圆环的外侧设有第二通气凹槽,所述第二通气凹槽连通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柱形护罩内部。

2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防爆阀中,还包括:

21、第一密封圈;所述容纳槽中设有第一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内,所述头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接。

2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防爆阀中,还包括:

23、第二密封圈;所述防爆阀本体背离所述头部的一侧还设有第二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内。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25、在本发明中,所述卸压结构在使用时,活塞设有端盖的一端位于设备的密封腔中,活塞另一端位于外界并通过第一气孔与外界连通,当密封腔中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密封腔中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二通孔及第一通孔,然后进入第一通孔与内塞杆的缝隙中并推动内塞头,此时第二弹性件收缩且内塞头与压片之间形成空隙,密封腔中气体从空隙中流入外界,当内外气压达到平衡时内塞头及第二弹性件恢复原位;当外界气压大于密封腔中气压时,外界空气进入第一气孔并推动压片朝向端盖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压缩且压片与第一环形槽之间形成空隙,此时外界空气从空隙中进入密封腔内,当内外气压达到平衡时压片与第一弹性件恢复原位;所述卸压结构可以自动平衡内外气压差,无需手动操作,且当内外气压差平衡时,可通过压片及内塞头阻挡外界空气中的湿气进入密封腔中,以达到阻湿的保护效果,防止因湿气进入设备腔体内导致电池绝缘失效短路或起火。



技术特征:

1.一种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头部及杆部,所述杆部的前端与所述头部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气孔贯穿所述杆部两端及头部两侧,所述第一环形槽设于所述杆部后端的内壁上,所述端盖内置容纳腔的一端伸入所述杆部后端内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头与所述内塞杆相接一侧的周边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压片抵接且抵接时密封。

5.一种防爆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阀本体及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卸压结构,所述防爆阀本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有贯穿所述防爆阀本体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中设有支架,所述活塞的头部设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头部的一侧与所述容纳槽及所述支架抵接且密封所述第二气孔,所述杆部贯穿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支架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卸压结构及防爆阀,所述卸压结构包括:设有第一气孔的活塞,活塞一端内壁设有第一环形槽;设有第一通孔的压片,其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上;内置容纳腔的端盖,容纳腔的底侧设有第二通孔,端盖内置容纳腔的一端伸入活塞内并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设于容纳腔内,两端分别与容纳腔底侧及压片抵接;T型内塞、压环及第二弹性件,T型内塞包括内塞杆及设于内塞杆一端的内塞头,内塞头设于活塞内且与压片抵接,内塞杆贯穿第一通孔并伸入容纳腔中,其杆径小于第一通孔,压环设置在内塞杆的另一端,第二弹性件套设在内塞杆上且两端分别与压环及压片抵接。所述卸压结构可以自动平衡内外气压差,可通过压片及内塞头达到阻湿的保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屈虎,彭典明,明卫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