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碳的回收方法、多孔碳材料、硅碳材料、包覆碳的硅碳材料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17397发布日期:2024-02-22 21:1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硬碳的回收方法、多孔碳材料、硅碳材料、包覆碳的硅碳材料及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碳的回收方法、多孔碳材料、硅碳材料、包覆碳的硅碳材料及应用。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技术革新,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下,随着碳排放和碳中和的行业要求的大力发展,目前电池产业链对打造产业链零碳新优势,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的目标;目前根据欧盟加速推进电池碳管理,包括2022年的欧盟碳边境调节税理事会通过;在原材料端形成资源利用循环化;

2、常规的锂离子电池目前发展已经相对完善,从原材料端到生产端进行量化,建立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从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到电池的报废,从动力电池的回收到原材料的再制造,建立了完整的电池系统,让能源电池实现绿色循环,做成持续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3、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多元化电池的行业也通过补充和改善,钠离子电池的产业也初见规模,目前在小动力电池和储能产品均有应用,但目前对于钠离子电池材料的负极回收未见相关研究报道,钠电负极材料目前采用的是硬碳为主,材料属性具备了较多的微孔特性,目前回收的硬碳中存在少量的钠金属,与常规锂离子电池相比活性更高,所以需要锂离子电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回收,常规锂离子电池以良好结晶性石墨为主,但钠离子电池的负极的硬碳材料以其高无序度,多孔形貌的结构存在,负极采用的集流体和粘结剂均与锂离子电不同,所以综合对比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回收不适用于硬碳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硬碳的回收方法、多孔碳材料、硅碳材料、包覆碳的硅碳材料及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硬碳的回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拆解电池,得到负极片;2)将负极片处理后得到待回收的负极材料,并分离出集流体;3)将负极材料进行破碎得到负极粉;4)负极粉加入钝化剂进行烧结得到多孔碳材料。

4、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将电池完全放电至空电状态后进行拆解;拆解后的电池分为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

5、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将得到的负极片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浸泡,溶解,然后进行过滤和烘干,烘干后的负极片采用冷激法,去除集流体;分离得到纯铝、含有碱金属的滤液和负极材料;

6、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dmc、甲醇、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一种或几种;

7、优选的,采用超声进行辅助溶解;

8、优选的,所述的冷激法为将烘干后的负极片放入温度小于10℃的冰水中;

9、优选的,对集流体、有机溶剂以及含有碱金属的滤液进行回收。

10、对步骤3)中负极粉的颗粒为6-15μm,优选为8-10μm;优选的,采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破碎。

11、步骤4)中钝化剂为lioh,li2co3,mg(oh)2,mg2co3,naoh,na2co3,nh3h2o中的至少一种;钝化剂的添加量占负极粉质量的1%-5%。

12、步骤4)中烧结的具体步骤为:惰性气体条件,400℃-500℃保温1-3h;升温至600℃-800℃保温3-5h。

13、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所述的回收方法得到的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为300-1000m2/g,孔体积为0.1-1cc/g,孔径分布控制为2-60nm;

14、优选的,所述的多孔碳材料孔径99%为50nm以下介孔,30%以上为5nm以下的微孔。

15、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硅碳材料采用下述步骤制备:所述的多孔碳材料通入硅烷加热得到;通入硅烷的流速为10-30m/s;温度控制在1000-1500℃,加热时间为8-12小时。

16、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包覆碳的硅碳材料,采用下述步骤制备:所述的硅碳材料通入碳源气体加热得到;通入碳源气体流速控制为5-15m/s,温度控制为900-1200℃,加热时间为4-6小时;所述的碳源气体为乙炔或甲烷。

17、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所述的硬碳材料、所述的多孔碳材料、所述的包覆碳的硅碳材料的应用,作为负极活性材料应用于电池的负极片;多孔碳材料制备的半电池的嵌锂克容量≥800mah/g;硅碳材料制备的半电池的嵌锂克容量

18、≥2300mah/g,首效≥84.5%;包覆碳的硅碳材料制备的半电池的嵌锂克容量

19、≥1900mah/g,首效≥93.0%。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目前钠离子电池所需要的本发明采用简单工艺对钠电电池进行拆解,分类处理,得到不同的原材料;本发明针对负极片进行回收研究,分离出铝箔集流体和负极材料,采用简单工艺对负极材料进行改性回收,得到多孔碳材料,利用多孔碳材料为基体,硅烷沉积合成高附加值的硅碳材料,以及碳包覆的硅碳材料,可用于高能量密度的产品。



技术特征:

1.一种硬碳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拆解电池,得到负极片;2)将负极片处理后得到待回收的负极材料,并分离出集流体;3)将负极材料进行破碎得到负极粉;4)负极粉加入钝化剂进行烧结得到多孔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将电池完全放电至空电状态后进行拆解;拆解后的电池分为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将得到的负极片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浸泡,溶解,然后进行过滤和烘干,烘干后的负极片采用冷激法,去除集流体;分离得到纯铝、含有碱金属的滤液和负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步骤3)中负极粉的颗粒为6-15μm,优选为8-10μm;优选的,采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破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钝化剂为lioh,li2co3,mg(oh)2,mg2co3,naoh,na2co3,nh3h2o中的至少一种;钝化剂的添加量占负极粉质量的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烧结的具体步骤为:惰性气体条件,400℃-500℃保温1-3h;升温至600℃-800℃保温3-5h。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回收方法得到的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比表面积为300-1000m2/g,孔体积为0.1-1cc/g,孔径分布控制为2-60nm;

8.一种硅碳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步骤制备: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碳通入硅烷加热得到;通入硅烷的流速为10-30m/s;温度控制在1000-1500℃,加热时间为8-12小时。

9.一种包覆碳的硅碳材料,其特征在于,用下述步骤制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硅碳材料通入碳源气体加热得到;通入碳源气体流速控制为5-15m/s,温度控制为900-1200℃,加热时间为4-6小时;所述的碳源气体为乙炔或甲烷。

10.一种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碳材料、权利要求8所述的硅碳材料、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覆碳的硅碳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负极材料活性物质应用于电池负极片,多孔碳材料制备的半电池的嵌锂克容量≥800mah/g;硅碳材料制备的半电池的嵌锂克容量≥2300mah/g,首效≥84.5%;包覆碳的硅碳材料制备的半电池的嵌锂克容量≥1900mah/g,首效≥93.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碳的回收方法、多孔碳材料、硅碳材料、包覆碳的硅碳材料及应用。包括下述步骤:1)拆解电池,得到负极片;2)将负极片处理后得到待回收的负极材料,并分离出集流体;3)将负极材料进行破碎得到负极粉;4)负极粉加入钝化剂进行烧结得到多孔碳材料。本发明针对负极片进行回收研究,分离出铝箔集流体和负极材料,采用简单工艺对负极材料进行改性回收,得到多孔碳材料,利用多孔碳材料为基体,硅烷沉积合成高附加值的硅碳材料,以及碳包覆的硅碳材料,可用于高能量密度的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屈广平,马洪运,陈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