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98874发布日期:2024-02-09 12:4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开关,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电器。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云配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与保护开关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控制与保护开关产品采用模块化的单一产品结构型式,集成了传统的断路器、接触器、过载保护继电器、隔离器等的主要功能,能够接通、承载并分断规定的非正常条件下的电路,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功能全面,相对来说结构较一般的开关更加复杂,为了便于生产和维修,模块化是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一大发展方向,而且各模块之间的装配也要简单可靠。

2、例如申请号为201621314174.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电开关的底座总装,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内活动设有多个触桥,所述触桥两侧设有动触点,所述盖板上设有对准动触点的静触点,所述触桥和底座之间设有弹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底部两端均设有开口槽和安装板,且底座底部可拆卸设有对准触桥的封口塞,所述安装板可拆卸的设置在开口槽内,且安装板可在开口槽内左右移动。这种触头结构在安装进底座时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将内部结构逐个安装,而且底座空间有限,安装费时费力。

3、例如申请号为202320496514.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驱动电磁铁,该驱动电磁铁包括静铁心、动铁心和线圈,静铁心呈上部具有一开口的框体状构造,线圈设置在静铁心腔内并且套置在动铁心上,所述动铁心包括柱体、柱头和颈部,柱体构成为所述动铁心的下端,颈部构成于柱体与柱头之间,而柱头构成为所述动铁心的上端并且位于所述静铁心腔的外部;在所述柱头上构成有一第一斜磁极面,而在所述静铁心上构成有与第一斜磁极面相配合的第二斜磁极面。这种电磁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动铁芯和静铁芯吸合和释放时静铁芯会产生颤动、震动,没有有效的缓冲结构,不仅降低了使用寿命,而且影响与动铁芯联动的结构的动作准确性和稳定性。

4、例如申请号为202121923683.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具有卡轨式安装结构的隔离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卡轨安装结构,卡轨安装结构包括沿横向贯穿设置在壳体底部的卡轨槽、设于卡轨槽一侧的固定扣和设于卡轨槽另一侧的活动扣;壳体底部设有沿所述活动扣可移动方向设置的限位滑槽,限位滑槽靠近卡轨槽的一端设有插口,远离卡轨槽的一端设有穿孔;活动扣为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由扣体和弹性体连接构成,扣体由插口插入并限制于限位滑槽内移动,扣体相应端部由穿孔穿出,弹性体弹性抵接于壳体上,产生的复位弹力使活动扣始终保持向卡轨槽内移动的趋势。类似这种卡轨安装结构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安装时需要两只手或借助其他工具操作,安装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更方便且结构简单稳定的开关电器。

2、为此,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开关电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和下壳,其特征是:所述下壳内设有触头模块,所述上壳内设有电磁模块和操作模块,且上壳一侧设有与电磁模块联动的辅助模块、另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触头模块与电磁模块、操作模块联动,所述触头模块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底座、多个壁隔架和一个外盖,所述第一底座和壁隔架之间、壁隔架和壁隔架之间、壁隔架和外盖之间分别形成单独的安装腔室。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壁隔架和外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腔室内设有动触桥、静触头和活动穿出安装腔室的触头推杆,所述动触桥通过轴承活动设于安装腔室内,且动触桥上设有动触点,所述静触头上设有对准动触点的静触点,所述触头推杆下端抵在动触桥上,所述安装腔室设有若干灭弧栅片,安装腔室和动触桥之间设有促使动触桥顺时针转动的拉簧,且安装腔室内设有电磁铁,电磁铁的第一动铁芯上设有锁扣,锁扣上设有第一扣孔,所述动触桥下端插入第一扣孔内,所述安装腔室内活动设有可挡住锁扣的限制件。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壁隔架和外盖的周边贯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穿设有螺栓,螺栓另一头螺接有螺母,所述第一底座和隔壁架的第一通孔外侧均设有定位插槽,所述隔壁架和外盖的第一通孔内侧均设有插入对应定位插槽内的定位凸环,所述外盖的第一通孔外侧设有容螺栓头部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一通孔内侧设有容螺母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限制件为穿出安装腔室上端的过流卡板,过流卡板下端和安装腔室之间设有第一弹簧,过流卡板设有容动触桥活动的第一中空部,且过流卡板上端前后两侧均设有可抵在安装腔室内上壁的第一限位台阶,所述锁扣左端前后侧均设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一中空部内壁下端前后侧设有可抵在锁扣下端的阻挡部,阻挡部可挡住第二限位台阶,所述安装腔室内设有容过流卡板上下活动的导向滑槽。

6、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模块包括第二底座和上盖,第二底座和上盖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动铁芯、线圈骨架和静铁芯,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所述静铁芯设于第二底座底部,所述第二底座底部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壁设有抵在静铁芯下端面的悬空板,所述第二通孔设于第二底座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悬空板由第二通孔内侧壁向外延伸,所述悬空板上设有抵在静铁芯上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底座和上盖通过多个第一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触头模块上端左右两侧设有多个第一支座,所述电磁模块下端设有可与第一支座前后对准的第二支座,左侧的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穿设有可抵在上壳内壁的第一限位轴,右侧的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穿设有可抵在上壳内壁的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前后两面均设有多个第三凹槽,相邻的第三凹槽之间形成加强筋,所述上盖一侧设有可与第二动铁芯联动的指示推杆,且上盖铰接有与指示推杆联动的第一指示摆臂,所述电磁模块还包括容动铁芯放置的第三支座,第三支座一侧设有与指示推杆下端抵接的第二凸台,且第三支座下端可抵在触头推杆上端,所述触头模块上铰接有复位杠杆,复位杠杆左侧可抵在过流卡板上端、右侧设有压块,所述指示推杆具有第二中空部,第二中空部内下端设有下座,所述上盖设有伸入第二中空部内的平板,平板下端设有对准下座的上座,上座和下座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指示摆臂下部向外设有第一立柱,所述指示推杆上部设有容第一立柱活动的第一横槽。

7、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模块包括通过多个第二卡扣可拆卸连接的壳座和盖板,壳座内底设有定位槽,定位槽插设有穿出壳座的转轴,转轴下部设有第三凸台,第三凸台上端设有弧形斜坡,所述壳座设有容复位杠杆插入且活动的第三通孔,复位杠杆另一侧下端设有可抵在弧形斜坡上的弧面部,复位杠杆套设于第二限位轴上,所述壳座穿设有可与过流卡板联动的脱扣推板,且壳座上端铰接有与脱扣推板联动第二指示摆臂,所述第二指示摆臂下部向外设有第二立柱,所述脱扣推板上部设有容第二立柱活动的第二横槽,脱扣推板下部设有容压块抵接的第一凸块,所述上壳上分别设有对准第一指示摆臂、第二指示摆臂的透明罩。

8、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模块上部通过一个第一螺钉和上壳紧固,辅助模块包括通过多个第二螺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辅助组和第二辅助组,所述第一辅助组底面前后两侧设有可抵在下壳前后内壁的定位卡块,所述第二辅助组左右两侧设有可抵在下壳前侧内壁的定位卡块,所述上壳设有定位立柱,所述第一辅助组设有容定位立柱插入的第四通孔,所述定位立柱上设有与第一螺钉螺接的内螺纹孔,所述上壳和下壳通过多个第三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转轴上端套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上设有多个第二扣孔,所述手柄下端设有可与第二扣孔扣接的第四卡扣,所述第二扣孔圆周等分设于连接套上,所述第四卡扣圆周等分设于手柄下端,所述上壳设有手柄下部插入且转动的第五通孔,所述连接套上端设有直径大于第五通孔直径的限位板,所述第五通孔内壁设有一插槽,所述手柄上活动设有隔离插条,隔离插条设有可插入插槽内的限位插块,隔离插条呈l型,限位插块位于隔离插条下端内侧,所述手柄上设有容隔离插条插入的第六通孔,隔离插条上设有锁孔,隔离插条外侧设有可抵在手柄外端面上的台阶。

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主板、显示板,外壳和上壳通过第五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和外壳抵接的侧部内沿设有导向定位凸片,外壳上设有容导向定位凸片插入的开口槽,导向定位凸片插入开口槽后上壳和外壳表面平齐,外壳下端设有多个可插入上壳内并抵在上壳内壁上的限位凸片,外壳内壁设有多个容显示板下端抵接的下导向定位凸台,且外壳内壁设有可抵在显示板模块上端的上导向定位凸台,下导向定位凸台数量为两个,设于外壳内侧壁的左右两侧,上导向定位凸台设于外壳内侧壁的中部,所述外壳体内上壁设有第三立柱,第三立柱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显示板上设有可对准内螺纹孔的第七通孔,第七通孔穿设有与内螺纹孔螺接的螺丝,所述上导向定位凸台的上端和下导向定位凸台的下端均设有加强筋,所述显示板上设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内设有多个与显示电路板连接的八联数码管,显示面板上还设有若干状态标志和按键开关,每个状态标志下方配备有一个与显示电路板连接的数码管,状态标志包括电源标志、消防标志、欠压标志、不平衡标志、过压标志、短路标志、曲线标志、漏电标志、电流标志和过载标志。

10、进一步的,所述下壳设有多个接线框,下壳设有与安装腔室相通的排气口,下壳上可拆卸设有与排气口连通的罩壳,所述罩壳下端设有多个透气孔,罩壳内设有隔弧板,隔弧板上设有若干第八通孔,且隔弧板设于透气孔上方,所述罩壳内左右两侧设有放置隔弧板的斜坡,斜坡上方的罩壳内壁设有容隔弧板上端抵触的限位凸条,罩壳内底设有斜向上延伸并抵在隔弧板上的定位片,罩壳通过第六卡扣和下壳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气口下端设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可拆卸设有可挡住排气口的弹性气帘,弹性气帘宽度大于横向通孔的宽度,且弹性气帘下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开口,两开口之间的弹性气帘宽度小于等于横向通孔的宽度,所述横向通孔的前侧内壁设有向内突出的弧形凸起,所述排气口内壁上端设有容弹性气帘抵接的第四凸台。

11、进一步的,所述下壳的底面可拆卸设有卡簧,卡簧的两端可抵在卡轨的上槽上,所述下壳设有多个对准卡簧且可插入卡轨下槽的卡块,下壳的底面设有设有上凸肋和下凸肋,下凸肋的左右两侧设有卡座,所述卡簧呈弧形,卡簧的上端至于上凸肋和下凸肋之间、两边抵在卡座内壁上,卡簧两边均设有至少一圈弹簧,卡簧两端具有弧形弯折,弧形弯折可抵在卡轨上,所述卡座为l型卡座。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触头安装结构由依次叠层设置的底座、多个壁隔架和一个外盖组成,触头结构提前依次安装在底座和壁隔架之间、壁隔架和壁隔架之间、壁隔架和外盖之间的安装腔室内,再通过螺栓和螺母完成紧固,最后将整个触头安装结构放入底座内即可,不用在空间有限的底座空间内逐个安装触头结构,装配过程更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