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绕式自锁LLC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10962发布日期:2024-04-01 14:1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绕式自锁LLC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llc变压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反绕式自锁llc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llc变压器绕线方式主要为初级先绕电感线圈,再绕变压器线圈,然后进行次级绕线,再回绕初级线圈的方法。绕线中需要使用胶带固定防止线散,绕线后还需要点胶固定。缺点是:胶带黏性不足不稳定,线圈长时间工作后会线散,而线散对磁路造成干扰,影响llc变压器性能的稳定性,另一缺点是浪费固定胶,固定胶的材料费用较贵,造成产品成本的上升,缺乏市场竞争力。为了避免这种现象,需要一种绕线方法,不使用胶带和固定胶,但是这样会增加绕线难度,线圈容易散开,绕线的起尾头无法固定。因此急需一种新的llc变压器线圈的绕线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反绕式自锁llc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反绕式自锁llc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方法,包括:

4、在变压器骨架上,将规定的第一n1线尾头先行绕制至规定圈数,预留回绕线;

5、将规定的n2线尾头先行绕制至规定圈数,将规定的n2线起头卡于llc的变压器骨架要求的位置固定;

6、将n1线的回绕线在llc的变压器骨架上回绕,到llc的变压器骨架与llc的电感器骨架接口处时,用n1线的回绕线将规定的第一n1线尾头和规定的n2线尾头压住,n1线的回绕线进入电感线圈;

7、n1线的回绕线进入电感线圈后,作为电感线圈的起始线,在电感线圈中绕制规定的圈数后,电感线圈的收尾线从电感线圈的起绕线下穿过llc的变压器骨架与llc的电感器骨架接口处,进入llc的变压器骨架,将规定的n2线起头卡于llc的变压器骨架要求的位置固定;

8、llc的变压器骨架上的四个卡扣位置分别将规定的n1线起头、规定的第一n1线尾头、规定的n2线起头、规定的n2线尾头固定,保证线圈的稳定性。

9、进一步的,第二n1线尾头与n2线尾头处压着n1线的回绕线和电感线圈的起绕线处,用起线压住线圈的尾线,保证变压器处线圈的稳定性。

10、进一步的,在变压器骨架和电感器骨架的接口处,n1线的回绕线和电感线圈的起绕线处压着电感线圈的收尾线处,用起线压住线圈的尾线,保证电感处线圈的稳定性。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反绕式自锁llc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2、本发明使用规定的n2回绕线压住规定的n2线尾头和规定的n1线尾头,保证了线圈中线的固定,实现线与线的自锁,增加了变压器线圈稳定性;电感的起绕线压着电感的绕线尾,避免了电感线圈的分散膨胀,使电感线圈绕线稳定牢固;打破常规的反绕式llc绕线方法,在达到线圈稳固的同时,保证了n1与n2线的制约性,又达到了设计规定的要求;采用的回绕线压线方式与电感线穿线压线方式,并未增加绕线空间,llc变压器的规定体积不变,有利于llc变压器在主机上的部署,降低设计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反绕式自锁llc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绕式自锁llc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n1线尾头(7)与n2线尾头(4)处压着n1线的回绕线和电感线圈的起绕线(9)处,用起线压住线圈的尾线,保证变压器处线圈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绕式自锁llc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变压器骨架(5)和电感器骨架(6)的接口处,n1线的回绕线和电感线圈的起绕线(9)处压着电感线圈的收尾线处,用起线压住线圈的尾线,保证电感处线圈的稳定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绕式自锁LLC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方法,在变压器骨架上,将规定的第一N1线尾头先行绕制至规定圈数,预留回绕线;将规定的N2线尾头先行绕制至规定圈数,将规定的N2线起头卡于LLC的变压器骨架要求的位置固定;将N1线的回绕线在LLC的变压器骨架上回绕,到LLC的变压器骨架与LLC的电感器骨架接口处时,用N1线的回绕线将规定的第一N1线尾头和规定的N2线尾头压住,N1线的回绕线进入电感线圈。本发明免去了胶带的使用,免去了绕线起尾头固定胶的使用,不增加绕线空间,绕线简便,防止线散,保证了线圈牢固结合,增加了LLC变压器的性能稳定性,并确保绕线易于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光,胡保国,靳大桢,王显坤,郝路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光电惠高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