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装置及其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29248发布日期:2024-02-02 21:5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储能装置及其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其外壳。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储能装置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电池包。为提高安全性,避免外壳出现漏电现象,有人提出在外壳上设置接地件,接地件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池包的第一对接件及位于外壳外部的接地网络电性连接,以形成回路。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接地件通常为采用车床加工出的零部件,并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于外壳上,接地件的结构设计相对较为复杂,不仅不利于自动化生产,且成本较高,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及其外壳,它能够使得结构简化,便于生产组装,降低成本,且占用空间更小。

2、一种储能装置的外壳,所述储能装置的外壳包括:

3、壳本体,所述壳本体设有通孔,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部;

4、接地转接组件,所述接地转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上,所述接地转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上的转接主体及连接于所述转接主体上的第一对接件与第二对接件,所述第一对接件穿设于所述通孔中;

5、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贯穿所述转接主体与所述支撑部对应相连;及

6、接地连接件,所述接地连接件设有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二对接件相连,所述接地连接件用于与电池包电性连接。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第一避让孔,所述转接主体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紧密抵接,所述第一对接件还穿设于所述第一避让孔中。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设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紧固件设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第一紧固件与各个所述支撑部对应设置;和/或,所述转接主体包括平面板;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对接件均装设于所述平面板上。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主体包括呈夹角设置并相互连接的第一转接板与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与所述支撑部相互抵接,所述第一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一转接板与所述支撑部对应相连;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支撑部相互抵接并与所述壳本体的内壁设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一对接件设于所述第二转接板上。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设为支撑柱或支撑块;所述支撑部设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通孔的相对两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和/或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二转接板上远离于所述第一转接板的侧部卡接固定于所述卡接部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包括第一壳壁及与所述第一壳壁相连并呈夹角设置的第二壳壁;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壳壁上,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壳壁相连。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壁设为所述壳本体的侧壁,所述第二壳壁设为所述壳本体的底壁,所述第二对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板上。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头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对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储能装置的外壳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接头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对接件上;

15、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对接件相应的第二避让孔,所述转接主体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紧密抵接,所述第二对接件还穿设于所述第二避让孔中。

16、一种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所述的储能装置的外壳,还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池包的接地部与所述接地连接件电性连接。

17、上述的储能装置及其外壳,电池包的接地部通过接地连接件与第二对接件电性连接,由接地转接组件的第一对接件接入到壳本体外部的接地网络,从而实现电池包接地设置。其中,在组装时,采用第一紧固件贯穿转接主体与支撑部对应相连,使接地转接组件连接于壳本体的内壁上,并使得第一对接件穿设于通孔中,由第一对接件与接地网络相连即可,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采用车床加工出的零部件并注塑成型于外壳上的方式,接地转接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便于生产与组装,使得成本降低,且接地转接组件的体积尺寸可以做到更小,使得占用空间更小。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的外壳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第一避让孔,所述转接主体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紧密抵接,所述第一对接件还穿设于所述第一避让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设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紧固件设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第一紧固件与各个所述支撑部对应设置;和/或,所述转接主体包括平面板;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对接件均装设于所述平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主体包括呈夹角设置并相互连接的第一转接板与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与所述支撑部相互抵接,所述第一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一转接板与所述支撑部对应相连;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支撑部相互抵接并与所述壳本体的内壁设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一对接件设于所述第二转接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设为支撑柱或支撑块;所述支撑部设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通孔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或所述壳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二转接板上远离于所述第一转接板的侧部卡接固定于所述卡接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包括第一壳壁及与所述第一壳壁相连并呈夹角设置的第二壳壁;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壳壁上,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壳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壁设为所述壳本体的侧壁,所述第二壳壁设为所述壳本体的底壁,所述第二对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对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储能装置的外壳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接头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对接件上;

10.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的外壳,还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池包的接地部与所述接地连接件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其外壳,储能装置的外壳包括壳本体、接地转接组件及接地连接件。电池包的接地部通过接地连接件与第二对接件电性连接,由接地转接组件的第一对接件接入到壳本体外部的接地网络,从而实现电池包接地设置。其中,在组装时,采用第一紧固件贯穿转接主体与支撑部对应相连,使接地转接组件连接于壳本体的内壁上,并使得第一对接件穿设于通孔中,由第一对接件与接地网络相连即可,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采用车床加工出的零部件并注塑成型于外壳上的方式,接地转接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便于生产与组装,使得成本降低,且接地转接组件的体积尺寸可以做到更小,使得占用空间更小。

技术研发人员:游永亮,秦赓,郭会生,曾华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