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4811发布日期:2023-08-18 08:2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配合固定且降低电连接器的导电件成型难度的电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如中国专利cn201510180054.5,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电连接器和一对接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主体和固持于所述主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焊接至一主电路板。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对接主体和固持于所述对接主体的若干对接端子,每一所述对接端子焊接至一对接电路板。其中,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和每一所述对接端子的接触部均是经多次扭曲弯折形成“n”形。如该专利的图6和图7所示,当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对接连接器相互配合时,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对接端子相互扣合并形成电性连接,如此,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和所述对接电路板之间,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对接连接器通过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对接端子而扣合固定。

2、所述电连接器组件的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对接端子需要同时兼顾信号传输性能和机械扣合匹配,两者难以同时兼顾设计,且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对接端子的成型难度高。而且,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对接端子经过多次扣合后,容易相互磨损变形,难以维持两者的信号传输性能和机械扣合的可靠度。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配合固定,将电连接器收容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围设的收容腔内并实现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之间的信号传输,无需通过两个连接器对接来实现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之间的信号传输,且无需所述电连接器的导电件与其它元件进行机械插拔扣合对接,降低所述导电件的设计难度和成型难度,且利于维持所述导电件的信号传输性能。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组件,用以沿上下方向连接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包括:一第一固定件,为一框体结构并用以固定于所述第一传输板;一第二固定件,为一框体结构并用以固定于所述第二传输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相接合固定,一收容腔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围设形成;一电连接器,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沿所述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板和所述第二传输板之间,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载体和设于所述绝缘载体的多个导电件,每一所述导电件具有一第一端子和位于所述第一端子上方的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基部和自所述第一基部朝下延伸的一第一弹臂,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基部和自所述第二基部朝上延伸的一第二弹臂,每一所述导电件中的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电性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绝缘载体,每一所述导电件通过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沿所述上下方向分别用以与所述第一传输板、所述第二传输板抵接并电性接触。

3、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相接合固定时,所述第一弹臂受所述第一传输板压接而向上弹性变形,所述第二弹臂受所述第二传输板压接而向下弹性变形,所述收容腔的内周面与所述绝缘载体的外周面相面对且两者之间存在空气间隙。

4、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是分体式成型结构,多个开口分别自所述绝缘载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凹设形成,所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从对应的所述开口显露出以分别接触所述第一传输板和所述第二传输板,所述第一基部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基部的上表面均被所述绝缘载体包覆。

5、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载体包括相互堆叠的第一绝缘体、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上方的第二绝缘体和夹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之间的第三绝缘体,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共同收容于所述第三绝缘体中,所述第一绝缘体包覆所述第一基部的下表面并设有所述开口以显露所述第一弹臂,所述第二绝缘体包覆所述第二基部的上表面并设有所述开口以显露所述第二弹臂;或者,所述绝缘载体包括相互堆叠的第一绝缘体和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上方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包覆所述第一基部的下表面并设有所述开口以显露所述第一弹臂,所述第二绝缘体包覆所述第二基部的上表面并设有所述开口以显露所述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共同收容于所述第一绝缘体或所述第二绝缘体中。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提供的一种电连接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配合固定并将所述电连接器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限制所述电连接器的位移并实现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板、所述第二传输板之间,无需通过两个连接器对接来实现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之间的信号传输,且无需所述电连接器的导电件与其它元件进行机械插拔扣合对接,降低所述导电件的设计难度和成型难度,且利于维持所述导电件的信号传输性能。另外,所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分别用以与所述第一传输板、所述第二传输板抵接并电性接触,接触方式更为简便,且由于导电件无需和其它连接器扣合对接,不需要增加导电件的高度来形成足够的空间以和其它元件扣合,导电件的高度设计更为灵活,能便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板和所述第二传输板的实际所需间距来对所述电连接器沿上下方向的高度进行设计,利于所述电连接器的薄型化设计。

7、相应的,为了实现上述相似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组件,用以沿上下方向连接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包括:一第一固定件,用以固定于所述第一传输板,其具有一绝缘座和设于所述绝缘座的至少一弹性夹持件,所述绝缘座具有围设形成一收容腔的第一周壁,所述弹性夹持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靠近于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收容腔通过所述第一周壁相隔离;一第二固定件,用以固定于所述第二传输板,所述第二固定件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以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固定;一电连接器,限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沿所述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之间,其具有一绝缘载体和固定于所述绝缘载体的多个导电件,每一所述导电件用以沿所述上下方向与所述第一传输板和所述第二传输板电性接触。

8、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固定件插入所述弹性夹持件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受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抵推力而朝靠近所述收容腔的方向弹性变形,所述第一周壁限制所述第一夹持部进入所述收容腔且限制所述电连接器移动。

9、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导电件具有用以与所述第一传输板弹性抵接的一第一弹臂和用以与所述第二传输板弹性抵接的一第二弹臂,当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配合固定时,所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分别受到所述第一传输板和所述第二传输板的压接力而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相向压缩变形,所述第一周壁的内周面与所述绝缘载体的外周面相面对且两者之间存在空气间隙。

10、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座具有安装于所述第一传输板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绝缘座还具有一沟槽和一第二周壁,所述第二周壁位于所述第一周壁的外周,所述沟槽自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且位于所述第一周壁和所述第二周壁之间,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所述沟槽的两侧,当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配合固定时,所述第二固定件收容于所述沟槽并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座设有用以固定所述弹性夹持件的固定槽,所述弹性夹持件具有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朝远离于所述收容腔的方向弯折延伸的一弯折部、自所述弯折部延伸的一固持部和自所述固持部延伸的一尾部,所述固持部和所述固定槽相固定,所述尾部用以和所述第一传输板相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件为金属材质的框体结构,所述弹性夹持件为金属材质,当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固定后,所述第二固定件环绕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外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槽的宽度,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宽度。

13、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导电件具有分体式成型的一第一端子和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上方,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基部和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下延伸的第一弹臂,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基部和自所述第二基部向上延伸的第二弹臂,每一所述导电件中的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电性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绝缘载体,每一所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显露于所述绝缘载体且分别用以沿所述上下方向抵接所述第一传输板和所述第二传输板,所述第一基部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基部的上表面均被所述绝缘载体包覆。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提供的一种电连接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夹持在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将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稳定配合固定,且将所述电连接器被所述第一周壁限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实现所述电连接器的定位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板、所述第二传输板之间,无需通过两个连接器对接来实现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之间的信号传输,且无需所述电连接器的导电件与其它元件进行机械插拔扣合对接,降低所述导电件的设计难度和成型难度,且利于维持所述导电件的信号传输性能。另外,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靠近于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收容腔通过所述第一周壁相隔离,能避免所述第一夹持部干涉所述电连接器,避免所述第一夹持部对所述电连接器的收容定位产生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