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明治结构轻量化的动力电池底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9526发布日期:2023-08-04 00:3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明治结构轻量化的动力电池底护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底护板,尤其涉及一种三明治结构轻量化的动力电池底护板。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底护板主要的作用是保护汽车的动力电池包不受外界异物的入侵(石头、水、泥沙等异物),同时底护板还需要具备耐火烧、耐冲击等性能要求;

2、由于动力电池底护板是安装在汽车的底部,因此它的作用也是保护动力电池组。所以,底护板材料的就需要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耐火烧性能;基于以上2点要求,行业内多数都是选择钢板+耐火涂层的方案,但钢板方案的密度大,约在7.8g/cm³;(如:一个完整的动力电池底护板的尺寸约2200*1400mm即3m²;那么钢板的重量是15kg);防火喷涂材料的密度约在1.78g/cm³;(那么1mm厚的产品重量约5kg左右);因此整个产品的重量将会在20kg左右。因此,现有技术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底护板整体重量重,而且抗冲击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三明治结构轻量化的动力电池底护板。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三明治结构轻量化的动力电池底护板,包括克重为490g/m2~980g/m2且具有若干中空孔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正反两面分别粘接一层克重为400g/m2~2400g/m2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

4、其中,所述支撑层为聚丙烯蜂窝板、聚丙烯圆孔板、铝蜂窝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泡板、聚氨酯发泡板中的一种。

5、其中,支撑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的厚度为0.3~2mm。

6、其中,所述支撑层正反两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厚度相同,或者所述支撑层正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厚度大于支撑层反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厚度,或者所述支撑层正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厚度小于支撑层反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厚度。

7、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包括聚丙烯板和至少两层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包埋在聚丙烯板中,每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由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玻璃纤维束排布而成,任意两层相邻的玻璃纤维层中的玻璃纤维束之间形成45°或90°的夹角。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支撑层夹在两层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之间的三明治结构,当重物冲击一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时,具有若干中空孔的支撑层启到缓冲作用,消减一部分的冲击力,从而保护另一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不被重物冲破,保护动力电池不受到伤害;该动力电池底护板的重量轻、抗冲击性能好。



技术特征:

1.一种三明治结构轻量化的动力电池底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克重为490g/m2~980g/m2且具有若干中空孔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正反两面分别粘接一层克重为400g/m2~2400g/m2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为聚丙烯蜂窝板、聚丙烯圆孔板、铝蜂窝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泡板、聚氨酯发泡板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的厚度为0.3~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正反两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厚度相同,或者所述支撑层正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厚度大于支撑层反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厚度,或者所述支撑层正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厚度小于支撑层反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包括聚丙烯板和至少两层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包埋在聚丙烯板中,每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由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玻璃纤维束排布而成,任意两层相邻的玻璃纤维层中的玻璃纤维束之间形成45°或90°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底护板的厚度为8~1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明治结构轻量化的动力电池底护板,包括克重为490g/m<supgt;2</supgt;~980g/ m<supgt;2</supgt;且具有若干中空孔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正反两面分别粘接一层克重为400g/ m<supgt;2</supgt;~2400g/ m<supgt;2</supgt;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有益效果是:采用支撑层夹在两层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之间的三明治结构,当重物冲击一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时,具有若干中空孔的支撑层启到缓冲作用,消减一部分的冲击力,从而保护另一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不被重物冲破,保护动力电池不受到伤害;该动力电池底护板的重量轻、抗冲击性能好。

技术研发人员:赵宗慧,陈洁玲,熊凌鹏,王险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林骏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