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模块及储能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3574发布日期:2023-09-13 20:5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储能模块及储能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能量储存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模块及储能模组。


背景技术:

1、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储能系统或电池组,上述储能系统或电池组一般采用多个储能模块进行层叠组成。

2、传统技术的对多个储能模块层叠的方式一般为将其装进层叠设置的安装箱内,再通过连接线依次连接。

3、然而,传统的层叠方式的线路连接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层叠方式线路连接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提供一种储能模块及储能模组。

2、一种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箱体外壳、电芯组件、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所述箱体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插接件及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电芯组件电连接并装设于所述箱体外壳内,所述第一插接件凸出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二插接件凸出于所述底板,当一个所述储能模块层叠于另一个所述储能模块时,一个所述储能模块的所述第一插接件与另一个所述储能模块的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配合。

3、上述储能模块通过设置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实现直接插接层叠,减少了杂乱的连接线,一方面有利于节省人工组装的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连接线带来的安全隐患。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外壳包括主壳体、侧盖及侧板,所述主壳体具有位于相邻侧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侧盖与所述主壳体相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侧板与所述主壳体相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外壳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装设于所述主壳体内,并与所述电芯组件相抵。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盖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插接件。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环绕所述第一插接件的周侧设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限位块,当一个所述储能模块层叠于另一个所述储能模块时,所述限位板与相邻的所述储能模块的所述限位块相抵。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周缘设有挡板,所述底板的周缘设有定位板,当至少2个所述储能模块层叠设置时,所述定位板与相邻的所述储能模块的所述挡板相抵。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设有支撑件,当至少2个所述储能模块层叠设置时,所述支撑件与相邻的所述储能模块的所述顶板相抵。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设有至少一个把手。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电芯体与线路集成板,所述电芯体与所述线路集成板相固定,并通过绝缘胶固定于所述箱体外壳内。

13、一种储能模组,包括多个如上述的储能模块,多个所述储能模块依次层叠设置,使得相邻的所述储能模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配合。

14、上述储能模组通过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实现了多个储能模块的插接层叠,减少了杂乱的连接线,一方面有利于节省人工组装的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连接线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箱体外壳、电芯组件、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所述箱体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插接件及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电芯组件电连接并装设于所述箱体外壳内,所述第一插接件凸出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二插接件凸出于所述底板,当一个所述储能模块层叠于另一个所述储能模块时,一个所述储能模块的所述第一插接件与另一个所述储能模块的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壳包括主壳体、侧盖及侧板,所述主壳体具有位于相邻侧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侧盖与所述主壳体相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侧板与所述主壳体相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壳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装设于所述主壳体内,并与所述电芯组件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插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环绕所述第一插接件的周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限位块,当一个所述储能模块层叠于另一个所述储能模块时,所述限位板与相邻的所述储能模块的所述限位块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周缘设有挡板,所述底板的周缘设有定位板,当至少2个所述储能模块层叠设置时,所述定位板与相邻的所述储能模块的所述挡板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支撑件,当至少2个所述储能模块层叠设置时,所述支撑件与相邻的所述储能模块的所述顶板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设有至少一个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电芯体与线路集成板,所述电芯体与所述线路集成板相固定,并通过绝缘胶固定于所述箱体外壳内。

11.一种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模块,多个所述储能模块依次层叠设置,使得相邻的所述储能模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能模块及储能模组。其中,储能模块包括箱体外壳、电芯组件、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箱体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第一插接件及第二插接件与电芯组件电连接并装设于箱体外壳内,第一插接件凸出于顶板,第二插接件凸出于底板,当一个储能模块层叠于另一个储能模块时,一个储能模块的第一插接件与另一个储能模块的第二插接件插接配合。上述储能模块通过设置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实现直接插接层叠,减少了杂乱的连接线,一方面有利于节省人工组装的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连接线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梁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广储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