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6740发布日期:2023-09-02 19:1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用户对智能电子设备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卡托是智能电子设备上一个重要的部件。卡托可以用于承载用户身份识别(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卡托也可以用来承载安全数码存储卡(secure digitalmemory card,sd card)。

2、用户对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手机的开口越来越小,这对卡托开口的大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于减小卡托开口的大小主要受制于一下原因:

3、一、卡托放置于卡座内后,为了防止卡托在受力下掉进壳体内,需要在壳体内与卡托相对的位置设置配合部,配合部可以是台阶部。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分别位于卡托的两侧,以将外观部限位于插卡口内。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为了满足卡托的支撑强度,自身需要一定的长度,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的长度缩小到极限值以下时,配合部将无法支撑卡托,进而会引起配合部扭曲变形、卡托脱出插卡口掉进壳体的问题。

4、二、通信卡为标准件结构,因此,通信卡的尺寸是固定的。用于固定通信卡的卡槽的尺寸也已经缩小到极限值,无法按进一步缩小。

5、三、通信卡的安装与取出需要捅针销钉的配合才能够实现,捅针销钉更稳固的驱动卡托弹出卡座,需要将捅针销钉靠近卡托设置。但是,捅针销钉与卡座之间需要留有一定的间隙。若此间隙小于极限值,便无法将捅针销钉限位在通信卡的插拔方向活动,会出现活动时歪斜、卡死等问题。

6、四、顶针推动捅针销钉活动,顶针的直径需要满足推动捅针销钉的大小,因此,捅针销钉的直径与顶针的直径一致,以便于传递顶针的推力。若此处直径小于极限值,会出现顶针的推力无法传递,卡托无法从卡座中弹出的问题。

7、综上所述,卡托的大小以及容纳卡托的插卡口的长度已经做到极限,无法进一步减小。但是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追求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平整性,所以减小卡托的大小以及卡托开口的大小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如何减小电子设备的卡托开口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卡托和捅针销钉,壳体上设有插卡口,壳体内设有卡座,卡座内设有容置槽,容置槽与插卡口连通。卡托经由插卡口可插拔连接于容置槽内。捅针销钉设置于壳体内且沿卡托的插拔方向延伸。捅针销钉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内端和外端,内端朝向壳体的内部,外端朝向壳体的外部。由内端至外端,捅针销钉向靠近卡座的方向倾斜。捅针销钉相对于壳体在捅针销钉的延伸方向上可活动。当捅针销钉向壳体内部活动时,卡托由卡座内弹出。

4、当用户需要将壳体内的卡托取出时,用户手持顶针将顶针插进壳体内以推动捅针销钉活动。顶针可以沿竖直方向推动捅针销钉。顶针还可以沿捅针销钉的倾斜方向推动捅针销钉。沿上述两个方向推动捅针销钉都可以使捅针销钉相对于壳体活动,捅针销钉向壳体的内部活动以驱动卡托弹出。本实施例中,捅针销钉的外端与卡座之间的距离得到进一步缩小,因此,捅针销钉的外端与卡托的总长度也得以缩小,进而壳体上与捅针销钉、卡托相对的开孔也可以缩小。壳体的外表面更加平整,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美观性。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包括滑孔,滑孔沿卡托的插拔方向延伸,滑孔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朝向壳体的内部,第二端朝向壳体的外部。由第一端至第二端,滑孔向靠近卡座的方向倾斜。捅针销钉设置于滑孔内且相对于滑孔可活动。在需要将卡托从壳体内取出时,顶针推动捅针销钉沿滑孔活动,滑孔为捅针销钉的活动起到导向作用,防止捅针销钉在活动时晃动或歪斜,保证捅针销钉的活动可以准确的把卡托弹出。并且,滑孔倾斜设置,滑孔的倾斜方向与捅针销钉一致,因此,无论顶针时沿竖直方向推动捅针销钉的外端,还是沿捅针销钉的倾斜方向推动捅针销钉的外端,都不会对捅针销钉的活动方向造成影响,保证了捅针销钉沿正确的活动路径弹出卡托。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捅针销钉包括头部和杆部,头部连接于杆部远离插卡口的一端,头部的宽度大于杆部的宽度。杆部设置于滑孔内且相对于滑孔可活动,头部位于支撑部远离插卡口的一侧。支撑部远离插卡口的表面为第一表面,头部朝向杆部的表面与第一表面接触。杆部相对于滑孔活动,杆部与滑孔的配合使捅针销钉沿设定的方向活动,滑孔为捅针销钉起到了导向作用。头部与支撑部第一表面的配合限定了捅针销钉活动的最大范围,避免捅针销钉在活动时脱出滑孔,滑孔将无法为捅针销钉起到导向作用。因此,捅针销钉设置头部、杆部与滑孔配合,可以保证捅针销钉的活动方向以及活动范围,确保捅针销钉能够将卡托弹出。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表面为平面且垂直于卡托的插拔方向,滑孔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表面倾斜。杆部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头部倾斜。杆部相对于头部的倾斜方向与滑孔的相对于第一表面的倾斜方向一致。第一表面设置为平面,支撑部的加工制造更加简单,也更加快速,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加工制造效率。与第一表面配合的头部也可以设置为平面,并且也垂直于卡托的插拔方向。如此一来,头部与驱动组件的配合面也可以是垂直于卡托的插拔方向,头部可以更稳固的传递捅针销钉向驱动组件施加的推力,用户可以更为省时省力的将卡托取出。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头部设置为非对称结构。通过非对称的头部可以识别出捅针销钉的安装方向,以便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安装效率,也可以避免电子设备安装时出错。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头部包括圆形部和方形部,杆部固定于圆形部上且位于圆形部的轴向上的一侧,杆部的中心轴相对于圆形部的中心轴倾斜,方形部设置于圆形部的径向上的一侧。在安装时,根据方形部的连接位置识别捅针销钉的安装方向,节省了辨别安装方向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装配效率。也可以避免捅针销钉在装配时发生错误,提高电子设备装配的准确性。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设置于第一表面,且限位部位于头部远离卡座的一侧。方形部的远离圆形部的侧面与限位部接触。在推动捅针销钉向壳体的内部活动时,杆部沿滑孔向壳体内部移动,头部的方形部沿限位部移动。杆部与滑孔的配合可以起到竖直导向的作用。方形部与限位部的配合不仅可以起到竖直导向的作用,也就是说,捅针销钉向壳体内部活动时,方形部与限位部的配合可以避免捅针销钉沿自身轴线转动。进一步提高捅针销钉与驱动组件配合的稳固性。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表面倾斜设置且垂直于滑孔的延伸方向,头部与杆部同轴设置。头部可以设置为为盘状,捅针销钉的结构与常规的销钉的形状一致,因此,制造加工时无需使用新的模具以及加工工艺,捅针销钉的制造加工更加简单快捷。将第一表面设置成与头部配合的斜面,在安装捅针销钉时,无需辨别头部的朝向,可以将捅针销钉直接安装于滑孔内,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装配效率。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捅针销钉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卡托插拔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或者等于2.5度,且小于或者等于3.5度。捅针销钉的倾斜角度在此范围内时,可以既保证缩小卡托长度以及插卡口的长度,还可以保证捅针销钉与卡座之间的间隙在极限值以上,进而保证支撑部的结构强度。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部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位于滑孔与卡座之间,第一部分在滑孔、卡座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0.25毫米。第一部分的长度满足上述范围时,既可以保证支撑部在第一部分的支撑强度,也可以满足缩小卡托长度以及插卡口的长度的要求。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且与头部接触;当捅针销钉向壳体的内部活动时,捅针销钉驱动驱动组件将卡托由卡座内弹出。头部上用于与驱动组件接触的部分设有防滑结构。在捅针销钉推动驱动组件时,防滑结构可以增加捅针销钉与驱动组件之间的摩擦,防止捅针销钉与驱动组件配合时出现打滑问题,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杆部的周壁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滑孔的内表面接触且相对于支撑部可滑动。密封圈设置为弹性结构,不会影响捅针销钉在滑孔内的活动,且可以封闭捅针销钉与滑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防止外界的灰尘、水渍等通过捅针销钉与滑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内,避免了电子设备进入灰尘、水渍等损坏的风险。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托包括外观部,外观部位于插卡口内,外观部上设有通孔,通孔与外端的端面相对。顶针可以经由通孔进入壳体内部与捅针销钉配合,以推动捅针销钉将卡托弹出。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端的端面设有顶针孔,顶针孔与通孔连通。顶针通过通孔后进入顶针孔内,进而顶针的推力传递至捅针销钉的内壁。通过顶针孔与顶针的配合,顶针孔可以为顶针起到导向与限位的作用,使得顶针的推力可以更加稳固的传递,进一步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托还包括主体部,主体部连接于外观部,主体部位于容置槽内。主体部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的排列方向与捅针销钉、卡座的排列方向一致。卡托还包括第一弹性筋和第二弹性筋,第一弹性筋设置于第一侧面,第二弹性筋设置于第二侧面。当第一弹性筋与第二弹性筋在自由状态下,卡托在第一弹性筋与第二弹性筋处的宽度大于容置槽的宽度。

19、第一弹性筋与第二弹性筋可以相对于卡座的内壁伸缩,在卡托安装至卡座内时,第一弹性筋与第二弹性筋收缩使卡托得以进入卡座内,并且,卡托进入卡座内后,第一弹性筋与第二弹性筋在自身弹性下挤压卡座的内壁,使得卡托与卡座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进一步增加卡托与卡座之间配合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卡托脱出卡座的问题,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