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结构及其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0975发布日期:2023-09-20 20:0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芯结构及其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结构及其电池。


背景技术:

1、由于极片存在削薄区,卷芯收卷后,削薄区内极片上未设置有活性材料层,因而电芯在热压时,削薄区处的隔膜无法受力,导致无法受热定型。由此,削薄区内的电芯结构松散,在运输时会对电芯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其次,电芯中极耳也处于松动的状态,电芯在运输、使用时会出现极耳拉扯的情况,使极耳松弛,致使削薄区内的电芯结构松散的情况会加剧,会对电芯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影响产品使用,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结构及其电池,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池在运输、使用时,卷芯容易变形,影响产品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结构,其包括:电芯本体、位于电芯本体顶面上的两个极耳以及第一施胶部;所述顶面被位于顶面上且沿电芯本体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中轴线划分为两个顶面区域部;其中,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第一中轴线位于两个极耳之间,且第一中轴线到两个极耳的距离相等;所述电芯本体的顶面包括第一施胶面;所述第一施胶面包括两个第一施胶区,且两个第一施胶区分别位于两个顶面区域部内;在每个顶面区域部内,所述极耳在顶面上的投影具有沿电芯本体厚度方向延伸的极耳第一侧边和极耳第二侧边,且相较于所述极耳第二侧边,所述极耳第一侧边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线;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施胶区位于所述极耳第一侧边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施胶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施胶面上的第一胶层。

3、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顶面区域部内,所述第一施胶区包括沿电芯本体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极耳第一侧边邻接设置相互靠近不能重叠;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之间具有间距l1;在每个顶面区域部内,所述极耳第一侧边在电芯本体厚度的延长线将所述顶面区域部划分为第一顶面部和第二顶面部;所述第一顶面部内含有所述极耳,所述第二顶面部内不含有极耳;所述第二顶面部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具有一长度l2;所述l1≤l2。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施胶面还包括两个第二施胶区;且两个第二施胶区分别位于两个顶面区域部内;在每个顶面区域部内,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施胶区位于所述极耳第二侧边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侧;在每个顶面区域部内,所述第二施胶区包括沿电芯本体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三边和所述极耳第二侧边邻接设置;所述第三边和第四边之间具有间距l3;所述极耳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一中轴线具有间距l4;所述l3≤l4。

5、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顶面部均包括一个第一区域部和一个第二区域部;所述顶面包括沿电芯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顶面第一侧边和顶面第二侧边;所述极耳在顶面上的投影包括沿电芯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极耳第三侧边和极耳第四侧边;在每个顶面区域部内,所述极耳第一侧边在电芯本体厚度的延长线、所述极耳第二侧边在电芯本体厚度的延长线、顶面第一侧边、极耳第三侧边围设形成第一区域部;所述极耳第一侧边在电芯本体厚度的延长线、所述极耳第二侧边在电芯本体厚度的延长线、顶面第二侧边、极耳第四侧边围设形成第二区域部;所述第一施胶面还包括位于每个所述第一区域部内的第三施胶区,和/或,位于每个所述第二区域部内的第四施胶区。

6、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顶面区域部内,所述第三施胶区包括沿电芯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五边(2020)和第六边(2021),所述第五边(2020)和所述极耳第三侧边邻接;所述第五边(2020)和第六边(2021)之间具有间距l5;所述极耳第三侧边和所述顶面第一侧边(23)之间具有间距l6;所述l5≤l6;在每个顶面区域部内,所述第四施胶区包括沿电芯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七边(2030)和第八边(2031),所述第七边(2030)和极耳第四侧边邻接;所述第七边(2030)和第八边(2031)之间具有间距l7;极耳第四侧边和所述顶面第二侧边之间具有间距l8;所述l7≤l8。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结构的极片包括集流体、集流体上设置的活性材料层、以及自集流体的一端延伸的极耳单元;所述集流体的表面包括空箔区和涂覆区,涂覆区上设置活性材料层,所述空箔区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至少一个空箔区邻近极耳单元设置;每个极耳由多个极耳单元在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堆叠形成;所述第一施胶部还包括施胶层;沿电芯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施胶层位于第一胶层的下方;且所述施胶层沿电芯本体厚度方向的投影包括第九侧边和第十侧边,所述第九侧边和第十侧边沿电芯本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九侧边和所述顶面在电芯本体厚度方向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九侧边和第十侧边之间具有距离l9;靠近电芯本体顶面的所述空箔区包括远离所述极耳的空箔区第一侧边,空箔区第一侧边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顶面和空箔区第一侧边之间具有间距l10;其中l9≤l10。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本体的底面为第二施胶面,所述第二施胶面上涂覆有第二胶层。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表面涂覆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材质为陶瓷材料。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的材质包括pi、热熔胶、pet、pp、丙烯酸、pe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第一胶层胶水粘度为1000-10000mpa.s。

11、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其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电芯结构、以及转接片,所述转接片上设有与每个电芯结构上的极耳对应的极耳装配部,以使得每个极耳从所述极耳装配部穿过后经弯折与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电连接。

12、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结构及其电池,在第一施胶区涂胶,即能在一定程度上固化电芯顶面上的电芯结构,使得在运输时避免由于削薄区内的电芯结构松散导致的对电芯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的问题。其次,涂覆第一胶层后,未固化的第一胶层会渗透到削薄区内,并粘附极耳根部,使第一胶层将极耳根部与电芯本体粘连在一起,缓解了削薄区松散的问题,提高了电芯本体的定型效果,能避免电芯本体变形;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另外,电池热失控时隔膜容易收缩,通过涂覆第一胶层将顶面上的隔膜束缚,从而减小隔膜在热失控的热收缩程度。再者,在第一施胶区涂覆有第一胶层后,能减小了由于削薄区松散导致的正/负极极片的间距加大的问题,从而减少了金属异物进入电芯本体的风险,提高电池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芯本体(1)、位于电芯本体(1)顶面上的两个极耳(4)以及第一施胶部(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顶面部均包括一个第一区域部和一个第二区域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芯结构及其电池,其包括:电芯本体、位于电芯本体顶面上的两个极耳以及第一施胶部;其中,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第一中轴线位于两个极耳之间,且到两个极耳的距离相等;电芯本体的顶面包括第一施胶面;第一施胶面包括两个分别位于两个顶面区域部内的第一施胶区;在每个顶面区域部内,极耳在顶面上的投影具有沿电芯本体厚度方向延伸的极耳第一侧边和极耳第二侧边,且相较于极耳第二侧边,极耳第一侧边远离第一中轴线;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第一施胶区位于第一侧边远离第一中轴线的一侧;第一施胶部包括设置在第一施胶面上的第一胶层。本技术通过涂覆第一胶层将顶面上的隔膜束缚,从而减小对电芯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选,王刚庆,王兴东,余招宇,曹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