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能座及能量补给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1565发布日期:2023-07-27 21:3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能座及能量补给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能量补给,尤其涉及一种补能座及具有其的能量补给站。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车辆补充能源的方式有了更丰富的拓展,例如采用换电技术替代将电池固定安装于车辆上的技术,又例如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的新能源车辆上的储氢瓶可快速更换等。然而无论是采用电能或者氢能作为能源给车辆提供动力,由于运用场景的需求不同,目前存在的补能接口并不统一,例如,在重卡换电领域,为了实现快速充换电,现有的电池包就存在单连接器版本和四连接器版本甚至更多类型的产品。

2、请参考2022年5月31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6636223u,其公开了一种电池存储底托,采用了可拆卸的充电接插件和转接盒,以便兼容不同规格的电池箱,但是对充电接插件及转接盒的拆卸与安装无法自行完成,在实施上较为费时费力,同时该现有技术也只解决充电兼容问题,没有考虑氢能或其他能量补充的兼容性,因此有必要对此缺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兼容不同型号能量包的补能座,提高补能座的利用率。

2、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补能座,用于给设有能量入口的能量包补能,所述补能座设有安装部及固定于安装部上的补能接口,所述补能接口与补能设备相连通,所述补能接口包括第一类接口及第二类接口,所述第一类接口与第二类接口被选择性地用于与不同型号的能量包上的能量入口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第一类接口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安装第二类接口的第二安装部,所述补能座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的底框。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固定安装于底框上,使第一类接口与第二类接口并分别与对应的能量包上的能量入口位置匹配。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第二安装部与底框活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接口与第二类接口分别具有工作位置和避让位置,所述第一类接口与第二类接口中的一个根据将要连接的能量包类型转换到工作位置时,另一个转移到避让位置。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通过安装驱动装置实现与底框的活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底框上设有与能量包匹配的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类接口和/或第二类接口分别设有与能量入口匹配的第二导向装置。

9、进一步地,所述补能座还包括冷却液快换接口,所述底框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冷却液快换接口的第三安装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部与底框活动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补给站,可以供不同规格的能量包进行补能,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量补给站包括有至少一个上述补能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通过在底框上安装不同类型的补能接口,并且采用固定安装和移动避让的方式实现对多种类型的能量包的兼容,可以实现在一个补能座中完成多种规格的能量包的补能,同时还可以实现减少对能量补给站的需求,也提升了对能量补给站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补能座(100),用于给设有能量入口的能量包补能,所述补能座(100)设有安装部(10)及固定于安装部(10)上的补能接口(20),所述补能接口(20)与补能设备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能接口(20)包括第一类接口(21)及第二类接口(22),所述第一类接口(21)与第二类接口(22)被选择性地用于与不同型号的能量包上的能量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0)包括用于安装第一类接口(21)的第一安装部(11)和用于安装第二类接口(22)的第二安装部(12),所述补能座(100)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安装部(11)与第二安装部(12)的底框(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与第二安装部(12)固定安装于底框(30)上,使第一类接口(21)与第二类接口(22)并分别与对应的能量包上的能量入口位置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和/或第二安装部(12)与底框(30)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接口(21)与第二类接口(22)分别具有工作位置和避让位置,所述第一类接口(21)与第二类接口(22)中的一个根据将要连接的能量包类型转换到工作位置时,另一个转移到避让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与第二安装部(12)通过安装驱动装置(14)实现与底框(30)的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30)上设有与能量包匹配的第一导向装置(302),所述第一类接口(21)和/或第二类接口(22)分别设有与能量入口匹配的第二导向装置(20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能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液快换接口(23),所述底框(30)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冷却液快换接口(23)的第三安装部(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补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部(13)与底框(30)活动连接。

10.一种能量补给站,其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补能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补能座及具有其的能量补给站,所述补能座用于给设有能量入口的能量包补能,所述补能座设有安装部及固定于安装部上的补能接口,所述补能接口与补能设备相连通,所述补能接口包括第一类接口及第二类接口,所述第一类接口与第二类接口被选择性地用于与不同型号的能量包上的能量入口连接,该补能座可用于给不同型号的能量包补能,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具有该补能座的能量补给站的功能较为丰富,利用率可显著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智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