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6730发布日期:2023-12-29 23:3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适用于高频传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方便检测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多个端子,包覆绝缘本体外侧的屏蔽外壳,绝缘本体的后端两侧凸设两个肩部,端子具有焊接部,多个焊接部位于两个肩部之间并与电路板相焊接,一后屏蔽件卡接于屏蔽外壳且可相对屏蔽外壳位移,后屏蔽件位于两个肩部之间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选择性地显露或遮蔽多个焊接部。

2、当后屏蔽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后屏蔽件位于焊接部的前方,以便于操作人员能从上侧观察到多个焊接部并进行检测,但焊接部的侧面被绝缘本体两侧的肩部遮挡而不便于从侧面观测检修,造成了观测视角较单一,且为了方便后屏蔽件移动,后屏蔽件的底端会高于焊接部,使得后屏蔽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仅能遮蔽于多个焊接部的上侧而无法遮蔽焊接部的后侧,而多个焊接部的后侧未被遮蔽容易受到外侧杂音讯号的干扰,不利于电连接器传输高频,且屏蔽外壳与后屏蔽件均为金属材质制成,后屏蔽件与屏蔽外壳容易因变形而导致两者相配合的卡接结构失效。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针对背景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通过后屏蔽件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后侧并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后屏蔽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形成有上观测区和侧观测区以方便操作人员多角度观测多个焊接部,后屏蔽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后屏蔽件遮蔽于端子焊接部的后侧,降低后侧杂音讯号的干扰,使电连接器适于高频传输。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焊接部,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一绝缘本体,多个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多个所述焊接部露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并沿左右方向排成至少一排,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两侧分别向前凹设一容纳部,在左右方向上,两个所述容纳部分别位于一排所述焊接部的最外侧,每一所述容纳部的一侧设有限位结构;一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所述屏蔽壳包括一顶壁和连接于所述顶壁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壁,一排所述焊接部向后露出所述顶壁的后端和所述侧壁的后端;一后屏蔽件,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并可沿从后向前的方向从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所述后屏蔽件具有两个卡接臂,两个所述卡接臂对应插接于两个所述容纳部,每一所述卡接臂具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与所述限位结构配合实现使所述后屏蔽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后屏蔽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后屏蔽件的顶端与所述顶壁的后端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形成一上观测区,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一排所述焊接部显露于所述上观测区,所述后屏蔽件的左右两侧均凹设一侧观测区,且所述侧观测区位于所述侧壁的后方,侧向观察时一排所述焊接部显露于所述侧观测区,当所述后屏蔽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后屏蔽件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所述后屏蔽件沿前后方向的投影与一排所述焊接部沿前后方向的投影相重叠,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挡止所述后屏蔽件的前侧。

3、进一步,所述后屏蔽件的前端抵接所述屏蔽壳,所述后屏蔽件的下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路板。

4、进一步,所述后屏蔽件包括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垂直于所述顶壁,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两侧分别向前凹设一定位孔,两个所述定位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容纳部的下方且位于一排所述焊接部的最外侧,自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延伸一定位臂,两个所述定位臂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卡接臂的下方且位于一排所述焊接部的上方,两个所述定位臂分别对应插设于两个所述定位孔,每一所述定位臂的上下两侧抵接于其所对应的所述定位孔的上下内壁面,当所述后屏蔽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臂部分收容于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臂的下缘和所述主体部的侧缘构成所述侧观测区。

5、进一步,所述主体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体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高度,所述主体部凸设有至少一凸肋,所述凸肋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凸肋的两端邻近于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

6、进一步,所述后屏蔽件包括自所述主体部向上延伸的一上抵接部,所述上抵接部位于两个所述卡接臂之间且所述上抵接部的顶端高于每一所述卡接臂的顶面,自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一侧抵接部,两个所述卡接臂均位于两个所述侧抵接部之间,当所述后屏蔽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上抵接部抵接于所述顶壁,两个所述侧抵接部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侧壁。

7、进一步,自所述主体部向下并向后倾斜延伸一倾斜部,自所述倾斜部进一步延伸多个接地部,多个所述接地部用以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且至少两个所述接地部分别位于一排所述焊接部的最外侧。

8、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自后向前组装于所述屏蔽壳,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凸设一卡接块,自每一所述侧壁的后端向前凹设一卡接孔,所述卡接块卡持于所述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的前缘挡止所述卡接块的前侧,当后屏蔽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侧抵接部的下部挡止所述卡接块的后侧,所述侧抵接部的上部朝前倾斜抵接于所述侧壁的后端。

9、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自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对应每一所述容纳部向下凹设一第一限位槽和一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均向下连通对应的所述容纳部并被所述顶壁遮盖,所述卡接结构为自所述卡接臂向上凸设的一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从后向前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或所述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后壁面或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后壁面挡止所述卡接部的后端以将所述后屏蔽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10、进一步,所述容纳部的后端开口处向上并向前凹设有一导引槽,所述导引槽的上下两侧均具有倾斜的槽壁面,所述卡接臂具有位于所述卡接部前方的一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一导引面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导引面和所述导引槽的槽壁面共同引导所述卡接部从后向前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

11、进一步,所述卡接部为自所述卡接臂撕裂成型的弹片,且所述卡接部的前端与所述卡接臂相连,所述卡接部的后端为自由端,沿从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卡接部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一第二导引面,所述第二导引面引导所述卡接部向下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而插入所述第二限位槽。

12、进一步,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向前凹设一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向上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沿左右方向所述让位空间位于两个所述容纳部之间,所述让位空间的左右两壁面分别位于一排所述焊接部的外侧,所述让位空间的底壁面靠近所述焊接部处具有一减胶面,所述减胶面沿从前向后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所述减胶面的后端相较所述容纳部的后端更靠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屏蔽壳包括所述顶壁和左右两个所述侧壁以对多个所述端子的顶侧和左右两侧进行遮蔽,多个所述端子的多个所述焊接部焊接于电路板,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两侧分别向前凹设所述容纳部,所述后屏蔽件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并具有两个所述卡接臂能够对应插设于两个所述容纳部,每一所述容纳部与每一所述卡接臂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卡接结构,使得所述后屏蔽件能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并当所述后屏蔽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一排所述焊接部向后露出所述顶壁的后端和所述侧壁的后端,且所述后屏蔽件的顶端与所述顶壁的后端沿前后间隔设置,使得二者之间形成所述上观测区,故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一排所述焊接部显露于所述上观测区,故操作人员能透过所述上观测区观测多个所述焊接部,如多个所述焊接部是否存在脏污等问题,且由于沿左右方向上两个所述容纳部位于一排所述焊接部的最外侧,故沿左右方向两个所述卡接臂也分别位于一排所述焊接部的最外侧并进一步构成了所述上观测区的左右侧边缘,所述后屏蔽件的左右两侧均凹设一侧观测区,且所述侧观测区位于所述侧壁的后方,故沿侧向观察时一排所述焊接部显露于所述侧观测区,从而操作人员能够增加一侧视角以便于更仔细地观测所述焊接部,并在多个所述焊接部检测无误后,所述后屏蔽件向前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后屏蔽件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且所述后屏蔽件沿前后方向的投影与一排所述焊接部沿前后方向的投影相重叠,从而所述后屏蔽件能遮蔽一排所述焊接部的后侧以消除多个所述焊接部后侧的外部杂音信号干扰,所述后屏蔽件通过所述卡接结构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限位结构相配合更牢固,且装配简单,既方便了操作人员在所述后屏蔽件完全装配前就能检测多个焊接部,又进一步在所述后屏蔽件完全装配后提供了在所述端子后侧尤其是所述焊接部后侧处更完整的屏蔽,从而有利于电连接器的高频传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