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刺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1338发布日期:2023-09-14 00:4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刺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回收,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刺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锂电池回收处理指的是将报废的锂电池集中回收,通过物理、化学等回收处理工艺循环利用电池或将电池中具备利用价值的金属元素如锂、钴、镍等提取出来。而锂电池回收破碎前需进行放电工作,放电有物理放电与化学放电两种方法,物理放电为短路放电,一般是对电池进行针刺放电。

2、现有的锂电池针刺放电操作一般是先将锂电池固定,再进行穿刺放电,同时使用液氮等进行冷却避免锂电池高温爆炸。但是该操作后锂电池内的电解液会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锂电池仍存在爆炸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刺放电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刺放电后锂电池仍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刺放电装置,包括:

3、水箱,其内部盛装冷却介质;

4、支撑单元,其设于所述水箱内,且连接于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冷却介质的液面具有一定距离,以使所述支撑单元支撑锂电池时,所述锂电池完全浸泡在所述冷却介质中;

5、针刺单元,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水箱内,用于使所述锂电池短路;

6、电解液收集单元,包括第一穿刺针、收集箱和负压装置,所述第一穿刺针和所述收集箱均设于所述水箱内部,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侧面上,所述收集箱在靠近所述支撑单元的外侧面设有阀门,所述第一穿刺针穿设所述阀门,使得所述第一穿刺针至少有一部分突出于所述收集箱的外侧面;所述负压装置设于所述水箱的外侧,所述负压装置连通所述收集箱并用于为所述收集箱提供负压;

7、推动结构,其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内壁上,所述推动结构用于推动所述锂电池向所述第一穿刺针所在的方向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针刺单元包括水平针刺结构和垂直针刺结构,所述水平针刺结构设于所述水箱上与所述第一穿刺针相对的内侧面,所述水平针刺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穿刺针,所述第二穿刺针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用于刺入所述锂电池;所述垂直针刺结构包括竖直连接于所述水箱顶部的第三穿刺针,所述第三穿刺针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并用于刺入所述锂电池。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底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锂电池的安装通道,且所述安装通道水平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推动结构包括第一移动平台、第一气缸和至少一根固定杆,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水箱的内壁,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端为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平台,各所述固定杆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平台,所述固定杆用于推动所述锂电池。

11、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针刺结构还具有第二移动平台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平台靠近所述支撑单元的侧面,所述第二气缸的另一端为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平台,所述第二穿刺针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平台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垂直针刺结构还具有第三移动平台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箱的顶部,所述第三气缸的另一端为第三驱动端,所述第三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平台,所述第三穿刺针连接于第三平台上。

13、进一步地,还具有循环冷却单元,其设于所述水箱的外部,所述循环冷却单元包括水管、水泵和冷却装置,所述水管连通所述冷却装置、所述水泵和所述水箱内部,并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冷却装置用于供所述冷却介质降温,所述水泵用于驱使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水管内循环流动。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刺针包括杆体部和位于所述杆体部一端的板体部,所述板体部位于所述收集箱的外部,所述板体部用于穿刺锂电池形成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还供所述杆体部穿过,所述杆体部远离所述板体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收集箱内。

15、进一步地,还具有气体收集装置,其设于所述水箱的内部顶侧。

16、进一步地,还具有防爆装置,所述水箱和所述负压装置均设于所述防爆装置的内部。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针刺放电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针刺放电装置设有电解液收集单元,其中,锂电池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上,推动结构向靠近第一穿刺针的方向推动锂电池,锂电池在支撑单元上移动并逐渐靠近第一穿刺针,使第一穿刺针插设于锂电池的注液孔内,直至收集箱紧贴锂电池,此时,锂电池被固定,阀门由闭合状态转为打开状态,负压装置开始为收集箱提供负压,收集箱吸取并收集锂电池内的电解液。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锂电池内的电解液,减小了放电后锂电池的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针刺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单元包括水平针刺结构和垂直针刺结构,所述水平针刺结构设于所述水箱上与所述第一穿刺针相对的内侧面,所述水平针刺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穿刺针,所述第二穿刺针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用于刺入所述锂电池;所述垂直针刺结构包括竖直连接于所述水箱顶部的第三穿刺针,所述第三穿刺针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并用于刺入所述锂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底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锂电池的安装通道,且所述安装通道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刺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结构包括第一移动平台、第一气缸和至少一根固定杆,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水箱的内壁,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端为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平台,各所述固定杆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平台,所述固定杆用于推动所述锂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刺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针刺结构还具有第二移动平台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平台靠近所述支撑单元的侧面,所述第二气缸的另一端为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平台,所述第二穿刺针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刺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针刺结构还具有第三移动平台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箱的顶部,所述第三气缸的另一端为第三驱动端,所述第三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平台,所述第三穿刺针连接于第三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循环冷却单元,其设于所述水箱的外部,所述循环冷却单元包括水管、水泵和冷却装置,所述水管连通所述冷却装置、所述水泵和所述水箱内部,并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冷却装置用于供所述冷却介质降温,所述水泵用于驱使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水管内循环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刺针包括杆体部和位于所述杆体部一端的板体部,所述板体部位于所述收集箱的外部,所述板体部用于穿刺锂电池形成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还供所述杆体部穿过,所述杆体部远离所述板体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收集箱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气体收集装置,其设于所述水箱的内部顶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防爆装置,所述水箱和所述负压装置均设于所述防爆装置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刺放电装置,其包括水箱、支撑单元、针刺单元、电解液收集单元和推动结构。支撑单元设于水箱内且连接于水箱的底部,针刺单元可移动地设于水箱内,电解液收集单元包括第一穿刺针、收集箱和负压装置,第一穿刺针和收集箱均设于水箱内部,收集箱在靠近支撑单元的外侧面设有阀门,第一穿刺针穿设阀门,负压装置设于水箱的外侧,负压装置连通收集箱,推动结构设置于水箱的内壁上,并用于推动锂电池向第一穿刺针所在的方向移动。本技术通过电解液收集单元减少锂电池内的电解液,减小了放电后锂电池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伦,李长东,阮丁山,周游,陈嵩,王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