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角度调节装置

文档序号:35173289发布日期:2023-08-18 17:0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角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天线,具体为一种天线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天线是一种传播的电磁波的装置,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为了更好的接收信号,天线往往需要配套角度调节装置,以调整天线的角度,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信号的接收。

2、在实际对天线角度的调整过程中,由于天线的角度发生变化,因此天线整体的重心发生变化,往往会向着一侧偏移,造成重心失衡,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是天线偏移加重,最终导致天线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天线角度调整过程中天线重心偏移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重心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位于所述重心调节装置之上,所述动力装置为位于所述重心调节装置和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一侧,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转动,以及联动带动所述重心调节装置移动,使所述重心调节装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反。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重心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调整丝杆、丝杆座和配重块;所述调整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一侧内壁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壁,并部分凸出,能够在所述壳体内转动;所述丝杆座套设在所述调整丝杆上,其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部的内壁贴合;所述配重块与所述丝杆座固定连接,其上表面与所述壳体顶部的内壁贴合,所述调整丝杆转动能够带动所述丝杆座和所述配重块在所述壳体内滑动,且滑动方向与天线板转动方向相反。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通槽;所述支撑架呈倒置的“凵”字状。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轴和蜗杆;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壁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壁,并部分凸出,能够相对于支撑架转动;所述蜗杆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卡接,所述第一连接轴能够带动所述蜗杆一同转动。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轴、涡轮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通槽内,能够在所述通槽内转动;所述涡轮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卡接,以及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卡接。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主动力装置,所述主动力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并与之固定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主要由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的从动力装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主动力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调整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所述主动力装置工作时,通过所述从动力装置能够带动所述调整丝杆转动。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重心调节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呈水平放置的“c”字状。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所述天线板,所述天线板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角度调节装置转动,以及联动带动重心调节装置移动,使重心调节装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保证天线在进行角度调整的过程中重心的稳定,避免天线角度调整后,因重心不稳定而倾倒,提高了天线放置的稳定性。

14、通过主动力装置带动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和涡轮啮合,涡轮带动第二连接轴转动,第二连接轴带动连接杆绕着其自身的轴心转动,连接杆带动天线板绕第二连接轴转动,调整天线板的角度。

15、在调整天线板的角度的同时,通过从动力装置带动调整丝杆转动,调整丝杆转动带动丝杆座在容纳腔体中滑动,以及丝杆座带动配重块向着天线板转动的相反方向滑动,从而保证角度调节装置内部中心的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心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位于所述重心调节装置之上,所述动力装置为位于所述重心调节装置和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一侧,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转动,以及联动带动所述重心调节装置移动,使所述重心调节装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调整丝杆、丝杆座和配重块;所述调整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一侧内壁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壁,并部分凸出,能够在所述壳体内转动;所述丝杆座套设在所述调整丝杆上,其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部的内壁贴合;所述配重块与所述丝杆座固定连接,其上表面与所述壳体顶部的内壁贴合,所述调整丝杆转动能够带动所述丝杆座和所述配重块在所述壳体内滑动,且滑动方向与天线板转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通槽;所述支撑架呈倒置的“凵”字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轴和蜗杆;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壁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壁,并部分凸出,能够相对于支撑架转动;所述蜗杆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卡接,所述第一连接轴能够带动所述蜗杆一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轴、涡轮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通槽内,能够在所述通槽内转动;所述涡轮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卡接,以及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主动力装置,所述主动力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并与之固定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主要由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的从动力装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主动力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调整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所述主动力装置工作时,通过所述从动力装置能够带动所述调整丝杆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重心调节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呈水平放置的“c”字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所述天线板,所述天线板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重心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位于所述重心调节装置之上,所述动力装置为位于所述重心调节装置和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一侧,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转动,以及联动带动所述重心调节装置移动,使所述重心调节装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本技术公开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能够保证天线调整角度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王锐,蒋明,吴正龙,赵忠实,马逸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